- 第5节 “中情局”横空出世,FBI不得不低头
-
正在杜鲁门总统与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相互之间僵持和对峙时,一个人的突然出现,让杜鲁门总统看到了一股可以与联邦调查局相抗衡的力量,那个人就是威廉•约瑟夫•多诺万。
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拉下了帷幕,一向以节约而著称的杜鲁门总统从减少军队开支的角度出发,即刻开始着手对军队部门的削减,可以说,一切都按照当年杜鲁门委员会时的模式进行着。一天,一名叫做威廉•约瑟夫•多诺万的少将突然闯进了白宫的总统办公室。在此之前,多诺万根本就没有想到,他这次的突然“硬闯”白宫,竟然会收到如此大的成效。
多诺万少将带给杜鲁门总统一份厚厚的报告,接着就是他滔滔不绝的一番谈话。杜鲁门总统心平气和地听完威廉•约瑟夫•多诺万将军的汇报后,轻轻挥了挥手,留下了那份报告。事实上,多诺万将军所谈的是关于杜鲁门总统下令解散战略情报局的事情。要知道,身为战略情报局的局长,多诺万自然不愿意政府解散这个部门,所以他重点强调了情报局存在的重要性。其中,他指出不能解散战略情报局的最主要的理由是,美国战略情报局原称美国情报协调局,是罗斯福总统在1941年亲手创办的,主要负责德国与苏联之间的谍报工作。可是一提起间谍,杜鲁门总统便感到十分头痛。军方已经有情报部门了,无需这么多的重复机构,然而总统的命令又岂能朝令夕改?
当杜鲁门总统正在为这些事烦恼时,他最不想看到的人出现了,这个人自然就是联邦调查局的局长埃德加•胡佛。与威廉•约瑟夫•多诺万少将不同的是,埃德加•胡佛的到来并不是要和他谈什么,而是亲自给杜鲁门总统送来了一份档案资料,然后就毕恭毕敬地退了出去。结果,气头上的杜鲁门总统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了看那份资料,然后就将它锁进了保险柜里。可是没过几天,在白宫杜鲁门总统的办公桌上,类似的密封档案袋却接二连三地出现了。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几次埃德加•胡佛没再亲自来,但这些密封的档案袋是如何来到了总统办公室的桌子上呢?杜鲁门总统责问过负责白宫安全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回答是:联邦调查局的局长并没有来过白宫,也没有派他的手下来过。这更加激怒了杜鲁门总统,他认为埃德加•胡佛简直是无法无天了,他竟然将联邦调查局的秘密特工安插到白宫来。
面对这种情况,杜鲁门总统愤怒到了极点,他即刻打电话命令司法部部长马上赶到白宫来,因为杜鲁门在那一刻决定,一定要把埃德加•胡佛从联邦调查局局长的位置上拿下来。可是,当他放下电话翻看起这些资料时,心里就更气了,其中有一份资料是关于当年罗斯福总统时期一个叫做汤姆•科科伦的政客的电话窃听资料,时间、地点、电话内容等全都记录在案,并且还附有一份录音拷贝。然后再往下去看,杜鲁门总统的额头不禁冒出了一层冷汗,因为后面所记录的就是这名汤姆•科科伦的个人档案了。此时的杜鲁门总统早已经忘了追究联邦调查局是用什么方式将这些材料拿到手的了,而是被汤姆•科科伦的政治身份所镇住了。因为汤姆•科科伦原来本是和罗斯福总统站在同一个政治联盟里的,可是后来随着局势的变化,当罗斯福再次谋求连任总统时,科科伦却突然背叛了他,并将很多对罗斯福不利的情报透露给了他的政敌。杜鲁门总统越看心里越是心惊肉跳,进而他恍然间明白了一切。罗斯福总统之所以能够在美国总统的位子上保持着十几年的长胜不衰,埃德加•胡佛和联邦调查局可谓是功不可没。如果不是罗斯福总统的突发脑溢血而死,那么他至少可以在美国总统的宝座上坐够整整16年,甚至还要更长。因为只要有埃德加•胡佛在,就有联邦调查局的特工们在前面为罗斯福总统铲除政敌。
此时,一向以做事谨慎而著称的杜鲁门总统在这时突然对联邦调查局和埃德加•胡佛有了新的认识,但这种全新的认识也让他越来越感觉到可怕,一个拥有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美国总统却要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司法部下属的调查局局长来把控,这简直有些可笑。然而,这并不是杜鲁门总统想怎样就怎样的,因为随后赶来的司法部部长在见到杜鲁门总统后,便换了一种委婉的方式讲述了他就任司法部部长后对联邦调查局所展开的工作调查,这与当初他被杜鲁门总统派去时简单是判若两人。到这时,杜鲁门总统才算是彻底醒悟了过来,看来如果真的要想将埃德加•胡佛从联邦调查局局长任上拿下来,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二十多年来,埃德加•胡佛的根早已深深扎到了白宫的最深处。
可以说,司法部部长克拉克的工作汇报深深刺痛了杜鲁门心灵深处的那根神经,并让他明白了联邦调查局对于一名美国总统的重要性。但杜鲁门总统却依然不愿意与联邦调查局“同流合污”,因为他认为那是对自己的一种玷污。这时候,多诺万少将的身影从杜鲁门眼前冒了出来,他马上找出了多诺万少将带来的那份报告,详细阅读之后,杜鲁门总统突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解散美国战略情报局的决定不变,但考虑到自己无法应付越来越多的来自政府各个部门的情报,有必要再成立一个新的国家情报局。于是在1947年9月18日,美国中央情报局正式成立了。但在此之前,杜鲁门总统签署了一份《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在这份法案里,政府明确规定出了中央情报局的职责和工作权限,其所有的行动都必须符合“没有警察、传票或执法力量或国内安全职责”的规定。杜鲁门总统签署的这一法案,虽然初看是给中央情报局的工作划定了一个特定的圈,但实际上却是在国防部和联邦调查局的眼里插上了一根针,以致在日后的很多年里,国防部与中央情报局,尤其是联邦调查局与中央情报局之间,因此而生出了许多的矛盾和仇恨,甚至有时候闹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但与联邦调查局不同的是,中央情报局不是内阁下设的一个专业局,而是美国总统直属的一个情报机构,它既不归国务院管辖,也不归军方领导,而是由国家安全委员会直接领导。另外,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就在于,中央情报局从一出场就被杜鲁门总统明确了它的职责和根本目的——通过情报工作来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它所针对的就是那些收集情报的工作,也就是间谍与反间谍活动。
中央情报局的出现,对于杜鲁门总统来说,是想寻求一个能够与联邦调查局相抗衡的部门,这对埃德加•胡佛来说是一种约束。因为早在罗斯福总统当政期间,埃德加•胡佛就曾与多诺万由于联邦调查局与美国情报协调局(中央情报局的前身)而闹得不可开交——胡佛动用特工将美国情报协调局的特工一直跟踪的密探抓回了联邦调查局,结果气得多诺万拉着胡佛闹到了罗斯福总统的办公室。结果自然不言而喻,罗斯福总统手里的指南针偏向了联邦调查局。
如今时隔六年之后,当埃德加•胡佛通过特工人员得到这个消息后,心里也是一阵火起。其实早在多诺万走进白宫去找杜鲁门总统的时候,胡佛就已经意识到了多诺万一定是想说服杜鲁门总统保留住美国战略情报局,只是没想到,杜鲁门总统解散了美国战略情报局,却很快又成立了一个中央情报局。从其工作内容来看,这些都是当初罗斯福总统执政期间所明确提出给予联邦调查局的工作,如今在杜鲁门总统期间,却在法律的层面上被归于了中央情报局。对此,埃德加•胡佛只好动用手下的特工,和他那些“秘密档案”里的“神秘人物”的社会关系,以及他潜入到军方的特工去进行阻挠。在多方的努力破坏下,杜鲁门总统最终没能顶住压力,将多诺万从中央情报局局长的宝座拉下来,派了一位与联邦调查局和白宫之间没什么瓜葛的海军少将罗斯科•希伦科特出任了局长。仅从这一点上,即可看出当时的埃德加•胡佛所拥有的个人影响力有多大,虽然当时他仅仅是司法部下属的联邦调查局的局长,却完全可以做到动摇由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部长、财政部部长等人组成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所做出的决策。
只不过,埃德加•胡佛虽然改变了中央情报局局长的人选,可是最终他还是要将握在自己手中的一部分权力交给中央情报局,尽管埃德加•胡佛有一千个不甘心,一万个不愿意,但还是不得不分一块蛋糕给中央情报局。但是,在向中央情报局移交那些国际间谍的情报档案时,埃德加•胡佛不仅烧掉了其中很多档案,还一直以各种理由拒绝交出前几年的情报档案。可以说,站在杜鲁门总统的屋檐之下,埃德加•胡佛及其领导下的联邦调查局不得不暂时低下了他们那曾经是那么高昂的头。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