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悬疑推理 > 你不知道的FBI:美国联邦调查局机密档案 > 第 3 章 生死考验,一战成名:罗斯福时期的FBI
第7节 “窃听”风暴令罗斯福有口难言

  提起美国的“窃听”风暴,虽然影响最大的是尼克松政府时期的“水门事件”,但真正授予特工这项特权的却是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1940年,当时正处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背景之下,罗斯福总统提出解禁窃听个人电话这一法案后即刻遭到了国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否定。但在非常时期,他用自己高于一切的特权顶住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重新将“允许联邦调查局特工出于任务需要而窃听犯罪嫌疑人的电话”这一特权赋予了联邦调查局。
  
  罗斯福当时的理由是,为了维护联邦宪法,出于“国家安全”的角度,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在执行任务时,如果能够窃听到犯罪嫌疑人的电话,就可以据此而迅速破案。站在一切为了“美国利益”和“国家安全”的角度上,罗斯福总统义无反顾地签署了这一非常时期的特权文件。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也在国会众多议员们面前信誓旦旦地表示,联邦调查局绝不会滥用这一特权,如果一旦发现有特工在执行任务时触及到了美国公民或政府官员的隐私权和人身自由的权利,定会对涉案特工进行惩治。
  
  在庄严的美国国会上,总统罗斯福和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给那些美国议员们唱了一出双簧,他们一个义正言辞,一个信誓旦旦,可实际上做起事情来,胡佛从来就没有如他在国会议员面前所保证的那样要求过每一名联邦调查局的特工。而且,在他的特别授意下,这些特工们反而做起了胡佛在国会上表示绝不会做的那些事情。


  
  起初,胡佛再次运用当年他处理“红色恐怖”事件时的雷霆手段,逮捕了有着共产党思想倾向的哈里•布里基斯,因为联邦调查局的特工在窃听过他的多次电话记录后,认为他就是一名共产党嫌疑人。后来经过特工们的审讯,最后证实了这一判断,胡佛也因此成为了维护美国国家安全的有功之臣。但是不久之后,一个细心的记者却从自己的电话机里找到了窃听器,原来联邦调查特工在对他进行秘密跟踪和调查。这件事一经媒体披露出来,即刻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而在很多媒体记者的竞相跟踪中,联邦调查局特工的这种窃听把戏不时地在上演着各种新的版本,以致后来反响太大,美国参议院的司法委员会不得不去质问司法部部长弗朗西斯•比德尔。然而,这位上任不久的司法部部长却对此全然不知,之后他只好叫上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去见罗斯福总统。对于这一现象,罗斯福总统不但不过问、不指责,反而表示如果联邦调查局的局长胡佛做了什么不好摆平的事情,他会主动站出来帮其将事情摆平。因为联邦调查局的这一特权,本来就是他特意申请下来让对方帮自己稳固政权的。
  
  但令罗斯福总统头痛不已的是,胡佛竟然打着肃清左翼和右倾分子的名义调查他的夫人安娜•埃利诺。说起来,胡佛其实很不喜欢他的妻子安娜•埃利诺,因为她竟然在幕后参与到罗斯福的政治工作中,而胡佛也最讨厌这种有着女权主义思想的女人,于是他暗地里便让几名特工对第一夫人进行了跟踪,然后将收集到的资料交给了罗斯福总统。
  
  紧接着,胡佛又发现,这位第一夫人还和一个激进的反法西斯团体的领导人拉希来往过密。拉希虽说思想激进,却并不是共产党,但胡佛却命令特工潜入拉西所在的美国表彰大会,偷偷拍到了很多拉西与埃利诺之间的照片。恰巧,拉希打算加入海军参战,而胡佛却从中作梗。埃利诺得知后很是愤怒,即刻给司法部长写信质问联邦调查局为什么要对拉希进行调查,可司法部部长在问到胡佛时,他却装作不知情。既然司法部长无法对付胡佛,但他却有办法让拉希加入陆军。可不料,胡佛却又插手进来,他以联邦调查局的名义希望陆军的情报部门能够特别留意一下拉希,因为有迹象表明,他极有可能是一名共产党。
  
  事关国家安全的问题,陆军方面也不得不提高了警惕。只是这些陆军的间谍人员一点也没有查到拉希与共产党的关系,却通过跟踪发现了拉希与埃利诺在芝加哥的一家酒店里见面,因为他们对拉希入住的房间安装了窃听器,两人所有的谈话,都被清晰地录了下来。为此,罗斯福总统心里很是气恼,在白宫与埃利诺展开了一次激烈的争吵,但吵到最后,罗斯福总统终于醒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陆军情报部门送来资料,但如果没有胡佛的“交待”,陆军的情报部门又怎么会想到去查拉希呢?从种种事情来看,胡佛虽然一直处于幕后,但这件事必定完全出自于他的主意。此时的罗斯福总统才感觉到了胡佛对自己已经构成了很大的威胁,他也曾想过将胡佛踢出政治舞台,但他发现已经晚了——当他试图与胡佛进行交流时,胡佛却用一种比较含蓄的言辞告诉罗斯福,他的手里掌握着第一夫人不便向外界公开的照片。
  
  对于一名聪明的政客来说,只要手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就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既然拔不掉胡佛这根钉子,那么也只能与其共舞了。这也就是罗斯福总统总是一直对胡佛及其联邦调查局保持着一种高度宽容的原因。
  
  在这场政治交锋中,无论是胡佛,还是罗斯福总统,他们都是政治的胜利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可以说是罗斯福总统缔造了美国联邦调查局历史上的铁腕人物埃德加•胡佛。但是站在罗斯福总统的立场上来看,如果没有胡佛和联邦调查局的保驾护航,也不可能出现美国历史上这位伟大的唯一一位蝉联四届的总统。只是胡佛没有想到,这位刚刚63岁的罗斯福总统,仅在他的第四届总统任上工作了73天,便于1945年4月12日因突发脑溢血而去世了。如果没有突发脑溢血,罗斯福将执掌美国白宫整整16年,甚至会更长。而令胡佛更加意料不到的是,只做了82天副总统的哈里•杜鲁门,竟然在继任总统后,便将自己和联邦调查局打入了冷宫。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