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一战成名:林白之子绑架案的侦破
-
在埃德加•胡佛重新执掌调查局不久,因为林白之子被绑架并遭到撕票的事一直未能得到平息,所以,美国政府便对全国发表了一份声明,声明中称,鉴于林白之子绑架案已非弗吉尼亚州及新泽西州所能够独立完成,所以新成立的调查局将针对此案再次进行全力侦测。同时,司法部还正式向外界发表了一份特殊声明,宣布调查局在调查和处理林白之子绑架案时拥有排他性的管辖权。这就等于是司法部再一次通告美国人民,只要案件涉及到了危害美国宪法或国家安危,那么,作为新合并的调查局来说,就有权去接手处理这一案件。调查局的权力,在这一刻得到了美国的公开确认。
美国政府的这一宣告,其实只是司法部部长卡明斯继发生在堪萨斯城的那起劫匪与调查局特工枪战之后的再一次取信于民之举,但这一举动,实际上也成为了调查局合并之后所面临的一次真正的考验。此时的埃德加•胡佛早已不在乎这一案件是否会再次成为一件费劲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大局已定,司法部部长卡明斯不仅助他稳稳坐上了合并后的新调查局局长的宝座,并且在埃德加•胡佛的要求之下,罗斯福总统还特意为调查局批了专款,这让他得以有财力在调查局内部展开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针对在押运罪犯弗兰克•那什中的那位特工的死亡,埃德加•胡佛再次强调特工办案时应具备一定的智慧,并因此而成立了不少技术实验室,比如关于汽车轮胎、水印、武器等各个专项的档案室,以及各种精密的用以分析特工从作案现场所得到的物证的分析仪器。后来,事实进一步证明,埃德加•胡佛的这种改革,其实也正暗合了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新政改革的脚步。虽然在短时间内花费了不少财力,但是对日后调查局特工侦破案件时不仅节约了办案时间提高了效率,而且为办案提供了很多靠原始的人力所无法达到的效果。尤其是在新调查局组建后所接手的林白之子绑架案的后续调查中,在最初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过程中,这些仪器所分析出来的结果成为了特工们撬开犯罪嫌疑人嘴巴的有力武器。此时,林白之子绑架案这个看似无头苍蝇的“烂尾工程”,在得到排他性的管辖权之后的调查局特工手里,竟然鬼使神差地又活了起来。
在埃德加•胡佛局长的部署之下,调查局的特工只好再次回到了一年前的调查之中,但事隔多时再去查,让调查局的特工们根本无从下手。因为很多在当时他们看来十分重要的线索,由于没有得到地方警察局和当事人的重视,如今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但是在1934年9月18日,事情突然出现了一丝转机。这一天,位于布朗克斯区的一家银行在清点现金时,突然发现了两张上面印有当时在林白交给绑匪的赎金上所做的记号的金圆券,而且有一张上面还写了一个车牌号码。经过调查,这两张金圆券来自于银行附近的一家加油站。调查局的特工很快找到了这家加油站,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因为当时那位车主加油时只加了不到100美分的油,却给了一张100美元的钞票,为了以防是假钞,所以工作人员顺手将对方的车牌号记在了这张纸币上。
顺着这一线索,调查局的特工们很快就找到了金圆券上记录的车牌号的车主。车主叫理查德•霍普特曼,是一名德国后裔,而且他住的地方离当时中间人康登与约翰会见时的地点很近,离他们第二次见面的地点也只有四五英里远,这一点符合了犯罪心理学上的就近作案。调查局的特工们即刻对理查德•霍普特曼实施了逮捕,并对他的房屋进行了搜查,结果在他的车库里发现了一万两千元的金圆券。这一发现令调查局的特工们欣喜不已,因为这些金圆券上都有着当时他们标上的记号,说明这些金圆券无疑都是来自于那名绑匪。在继续搜查中,特工们又在这名车主家中搜出了一张林白家木梯的示意图,以及林白位于堪萨斯城郊那间别墅的房屋结构图,上面清晰地标注着林白儿子所住的那间屋的位置,还有到达这间屋子所要经过的路线。由此特工们即刻断定,这个人即便不是林白之子绑架案的主谋,也必定是帮凶。在之后更为详细的证据搜查中,一个大的工具箱再次引起了调查局特工的注意,里面有一个专门用来撬窗户的凿子。同时,在理查德家里的门后面,特工们还发现了一行已经模糊难辨的字迹。虽然特工们对这一行笔迹做了仔细观察,但依然无法看清,只知道这一行字是用铅笔写的。于是,几名特工毫不犹豫地将这扇门拆卸了下来,和其他证物一同带回了调查局。
查找证据的工作完成后,特工们得出一个初步的意见:从金圆券的发现及林白别墅的房屋结构图分析,这个人有着重大的嫌疑。接下来,便是特工们施展他们审讯犯罪嫌疑人的表演了,但这名犯罪嫌疑人十分狡猾。两周过去了,特工们不仅一点进展也没有,反而被这名犯罪嫌疑人搞得很是头痛。这时候,埃德加•胡佛成立的那几间实验室为特工们打开了审讯的思路,犯罪嫌疑人工具箱里的凿子上留有与林白家木梯同样的细小木屑成分,而且另一组特工也从德国警方那里得到了这名犯罪嫌疑人前些年曾在德国有过多次的撬窗入室的偷窃行为。而另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再次传来,通过化验室的笔迹专家的努力认证,那行被犯罪嫌疑人用铅笔写在门板上的字,原来标注的是“康登”家的地址,还有伍德朗公墓和雷蒙兹公墓。康登就是当时主动出来担任林白与绑匪之间联系的那名中间人,而伍德朗公墓是康登与那名叫做约翰的绑匪第一次接头见面时的地点,雷蒙兹公墓则是康登在林白的要求之下避开当时的警方与调查局人员直接去和绑匪会面交赎金的地点。
这一个人名和两个地点,毫无疑问都将这名犯罪嫌疑人齐齐指向了林白之子绑架案,让犯罪嫌疑人再也无法抵赖。然而,他只承认了林白之子的绑架案确实是他做的,至于林白家的保姆是否也参与了其中,霍普特曼一直拒绝交待,甚至是林白之子是如何死的,他也是只字不提。尽管犯罪嫌疑人霍普特曼依然抱着不太合作的态度,但对于联邦法院来说,即便是他不承认自己犯有绑架林白之子的罪行,都已经无关紧要了。因为在后来的对林白之子绑架案的公开审判中,调查局的工作人员向法院提交了将近381份证据,这些证据都从某个细小的方面佐证着犯罪嫌疑人霍普特曼对林白之子实施绑架过程中所留下的蛛丝马迹,并且调查局的特工还找到了162名证人出庭作证。由于林白之子绑架案影响太大,所以为了谨慎起见,法院经过了29次开庭,陪审团经过了长达11个小时的激烈讨论,最后达成了一致的结论:霍普特曼谋杀罪名成立。而依照新泽西州的法律,霍普特曼最终在监狱里被执行了电刑。
在调查局的档案里,林白之子绑架案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虽然这时已经是1935年4月,但其实从联邦政府宣布由调查局出面接手这起案子的1933年10月19日开始,到1934年9月18日抓住霍普特曼,总共也不过花费了不足一年的时间。对于这样一起离奇的绑架案,调查局的特工已经算是神速了。林白之子绑架案的破解,固然有着调查局特工的努力,但从破解整个案件的关键线索来看,还要归功于金圆券上的证据。然而提起金圆券,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仍然是罗斯福新政,因为在新政推行后的1933年,罗斯福政府便决定美国的货币将脱离金本位制,政府规定:凡是面值超过一百美元的金圆券都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上交给银行,然后由银行兑换成同等面值的银圆券。可以说,罗斯福新政中对于货币改革的这一举措,无形之中帮了调查局特工的忙——拿到赎金的绑匪霍普特曼不得不在美国政府的这一规定时间内一点点出手这些金圆券,这才露出了马脚,促成了调查局对这起案件的侦破。由此可见,很多事情往往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调查局的高效破案,也让美国人民看到了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总统在上台后的雷霆手段,同时也增加了对罗斯福新政的支持和拥护,为罗斯福新政的顺利进行起到了辅助性的作用。
从成立之初的1908年到1934年,历经26年发展的调查局,通过林白之子绑架案的快速侦破,终于第一次以完全正面的形象站立在了美国人民面前,尤其是新泽西州法院对犯罪嫌疑人霍普特曼多达29次的开庭公审,这种谨慎的态度展现出了调查局的特工们在办案中不同于一般的手段,从而成为美国人民和媒体所津津乐道的话题。在告别经济危机、迎接罗斯福新政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埃德加•胡佛和他领导的调查局特工们可以说就像当年林白驾驶飞机跨越大西洋一样,由于林白之子绑架案的告破而一战成名,成为了当时美国人民心目中维护联邦法律的英雄。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