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节 经济危机下与黑社会之间的较量
-
在经历了“红色恐怖”和“禁酒令”事件之后,调查局可以说也经历了一场水深火热的考验。随着1924年的到来,调查局局长威廉•J•彭斯也完成了他保住调查局的使命,退出了调查局的舞台。而这一年,对于柯立芝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因为柯立芝是由于上届总统哈定突然中风死亡而以副总统的身份入主白宫的,所以说1924年的连任之路才是他被美国人民认可而选举产生的美国总统。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柯立芝不仅换掉了哈定时期的司法部部长哈里•M•多尔蒂,任命来自纽约州的哈伦•菲斯克•斯通为新的司法部部长,还任命埃得加•胡佛为调查局的新局长。
虽然埃德加•胡佛成为了调查局的局长,但调查局并没有因为这位日后成为叱咤美国联邦调查局甚至是左右着美国政坛近半个世纪的人物的到来,而有丝毫的改变。这主要还是来自于柯立芝“无为而治”的执政理念,尤其是在经济方面,柯立芝没有去干预美国的自由经济市场,使得美国经济得到了相当稳定和繁荣的发展。但在柯立芝执政的1927年,由于欧洲工业在一战后的快速繁荣,很多矛盾其实就已经潜伏下来。由于一战之后美国的经济小繁荣时期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一场即将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已经崭露出了头角,只不过在柯立芝政府的尾声中被所谓表面上的繁荣所遮掩了。然而,在柯立芝即将退出美国的政治舞台时,这场不可避免的世界经济危机实际上已经从美国的各个层面显露了出来。比如,因失业而导致的大批工人的游行,以及国民道德在经济危机中的沦丧,使得社会上的犯罪率呈现出了一种大幅度的飙升,一些本就对美国政府报有敌对情绪的势力开始肆无忌惮地抬头。
社会秩序的混乱,让调查局几乎成了维持交通秩序的交通警察,因为此时的调查局在埃德加•胡佛的治理之下,是完全有能力完成维护社会法制这一任务的。但从体制上来讲,这些诸如游行、罢工、抢劫等犯罪行为,大多是发生在美国的各个州,并没有涉及到司法部,以及违背联邦宪法,也没有危及到国家的安危,所以作为调查局的特工,他们只有在各州警察局的请求之下协助其完成任务,却没有权力直接干预。在美国这种高度民主制度之下,对于社会上出现的这种犯罪行为,调查局也只有干瞪眼的份。而另一个原因是新总统赫伯特•克拉克•胡佛的上台,这位唱着“让每个美国家庭的锅里每天都有一只鸡、车棚里有两辆车”的高调总统,一走进白宫就遇到了这场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从美国证券市场的崩溃开始,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总统一上台就处于一种被动局面,他做了一系列功效不大的应对措施。对于司法部来说,胡佛在上台后只匆匆将部长更换成了威廉•D•米切尔,便一头扎进了挽救资本主义的经济怪圈里,对于作为司法部下属机构的调查局,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根本没时间也没有精力去看一眼。
被总统和司法部长忽视的调查局在此期间简直就成了为美国各个州警察局打下手的杂工,只有发生了比较大的暴乱,各个州的警察局才会请调查局的特工人员来帮他们维持一下秩序。作为这些受过严格特殊训练的调查局特工人员来说,政府允许他们在帮助州警察局处理案件时配带枪支,但却要在州警察局的授意之下才能开枪。这一点对于调查局的那些特工人员来说,简直有点窝囊,所以但凡遇到地方政府的求助,很多调查局的特工都不愿去参加这种费力又不讨好的事情。一直持续到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政府的晚期,一件让美国人民备感意外的事情发生了,调查局的特工才有了用武之地。但在联邦体制之下,他们依然有很大的限制。然而,一场经济危机的到来,却成为了调查局改变命运的时机,而且调查局的特工们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甚至是出乎了一直韬光养晦的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的意料。
在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总统执政的1929年到1933年里,美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甚至还波及到了整个世界。对于调查局来讲,在安全渡过了柯立芝政府时期削减政府机构之后,又由于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政府因经济的萧条而无暇顾及政府部门的改革而有幸得以保全了下来,因此可以说,这场影响到美国所有行业的经济危机,实际上成为了调查局的一把保护伞。如果站在调查局及其局长埃德加•胡佛的角度来看,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对调查局的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作为美国政府的一个情报职能部门,调查局并不仅仅是作为一个联邦体制下的帮手出现在公众眼里,“禁酒令”修正案的次生危害也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调查局配合着联邦禁酒事务小组的工作,维持着国家的法纪。与此同时,美国黑手党在这一时期也表现得比之前任何一段时间都猖狂,尤其是有着“黑帮教父”之称的阿尔•卡彭,他利用柯立芝向赫伯特•克拉克•胡佛交接政权的这一混乱时期,以及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在1929年实施了他统一芝加哥黑帮的宏愿,并制造出了一系列的疯狂杀人案件。但是阿尔•卡彭却忘记了一个游戏规则,美国政府历来都不害怕黑帮的存在,政府可以无视黑手党的存在,其前提条件只有一个:在完全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的的联邦政府统治之下,无论是什么行业,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来纳税。然而,猖狂的阿尔•卡彭却忘记了这一点,在面对如此严峻甚至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的情况之下,美国政府绝不允许有像阿尔•卡彭这样有钱却不纳税或者说少纳税的税收大户出现,于是在白宫的授意之下,调查局介入了这个秘密任务之中。
对于埃德加•胡佛而言,这是他自“红色恐怖”事件之后所执行的第二个重要任务。所不同的是,此时的埃德加•胡佛已成为了调查局的局长,在经过调查局特工两年的调查后的1931年,调查局掌握到了在阿尔•卡彭名下的数家赌场存在着严重的偷税漏税情况,随即所有的证据便被转移到了联邦税务部门,一场由调查局实际侦测转而由联邦税务部门出面的抓捕行动彻底展开了——阿尔•卡彭和69名黑手党成员被推上了联邦法院。虽然阿尔•卡彭此刻才明白过来,准备拿出500万美元来弥补这一切,但一切都已经晚了,联邦法官的正义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在这场与黑社会组织的较量中,埃德加•胡佛所领导的调查局虽然出了很大的力,但却一直被隐藏在了幕后。可是对于埃德加•胡佛来说,这让他开始明白了如何为调查局争取权力。只可惜一切都被这场旷日持久的经济危机给淹灭了,随着1933年的到来,赫伯特•克拉克•胡佛退出了美国的政坛。
一场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整整持续了4年之久,在整个美国经济都处于一种大衰竭的背景之下,调查局在FBI之父埃德加•胡佛的领导之下,像一只幽灵之船不断前进,偶尔在美国人民面前露出一点点轮廓和影像。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