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鲍鹏山品水浒 > 第 8 章 《鲍鹏山品水浒》之《宋江篇》片段
第4节 侠义江湖之有私情,无公德

  宋江岂止对何涛不义,他还对县令不忠。
  
  我们常说一个词,叫忠肝义胆。宋江在这件事上,即使我们承认他表现出了义胆,却没有忠肝。
  
  郓城县令时文彬,对宋江颇为关照,后来宋江杀了阎婆惜,因为“知县却和宋江最好”,他还千方百计为宋江开脱。
  
  但是,当知县拆开公文,要马上差人去捉晁盖时,宋江怎么说的?他说:“日间去,只怕走了消息,只可差人就夜去捉。拿得晁保正来,那六人便有下落。”
  
  这看起来理由很充分,和抓白胜一样,怕走漏了消息,半夜去捉,然后再连夜审讯,接着捉下一个。
  
  但是,宋江实际上知道,除了阮氏三兄弟外,其他吴用、公孙胜、刘唐都在晁盖庄上,从县城到晁盖的东溪村,不过半个时辰的路程,马上去捉,即使有人报信,那消息走漏的速度也不会快过缉捕人员行动的速度,即使偶然脱逃,大白天也易于抓捕。
  
  宋江这是明摆着愚弄知县。
  
  但问题是,这样明摆的事,为什么县令不明白呢?
  
  不是县令糊涂,而是县令太相信宋江。
  
  于是他真的就听从了宋江的建议,一直等到夜里,才派人去抓捕,结果是晁盖等人,全部逃脱。


  
  我们知道,济州知府由于没有捕获晁盖等人,而被撤职,回东京听从处罚,政治前程被葬送了。实际上,如果照此处理,晁盖等正贼七人从郓城县脱逃,而且是郓城县延误时机,县令时文彬能逃脱处罚吗?如果他的官场前程被毁,难道不是拜他平时“最好”的宋江所赐吗?
  
  大家注意这一回的回目,是“宋公明私放晁天王”。什么是“私放”?也就是徇私舞弊,也就是“大私无公”,也就是出于私心,不是出于公心;出于个人私情,不是出于社会公德。
  
  所以,宋江办的这件事,从不同的角度,我们会得到不同的评价。
  
  从晁盖的立场上看,那真是义薄云天。
  
  但是,换一个角度,情况就大不相同。
  
  私放晁盖,藐视国法,蒙蔽上官,不忠;
  
  欺骗何涛,致人残废,不义。    
  
  因此,出场第一案,我们就发现,宋江是一个胆大包天的人物,只要他想做,什么朝廷之法,什么为吏之责,他都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后来他终于逸出了正常生活轨道,落草为盗,是合乎逻辑的。


  
  晁盖等人逃出东溪村以后,在石碣村全歼何涛带来的五百多官兵,五百多做公的,合计一千多人命丧黄泉,何涛也被阮小七割了双耳,成了残废。这场造成一千多人死伤的惨案发生后,宋江是怎么想的,我们不得而知。
  
  晁盖等人上了梁山后,火并了王伦,晁盖成为新的山寨之主,接着又大败团练使黄安,歼灭近两千人,生擒黄安,梁山声名大振。
  
  济州府太守因此被撤职,回东京听罪,新上任府尹招兵买马,集草屯粮,招募悍勇民夫,智谋贤士,准备收捕梁山泊好汉;一面申呈中书省,一面又下文所属州县,着令守御本境。
  
  文书到达郓城县时,宋江看到了。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他心内寻思道:“晁盖等众人,不想做下这般大事,犯了大罪,劫了生辰纲,杀了做公的,伤了何观察,又损害了许多官军人马,又把黄安活捉上山。如此之罪,是灭九族的勾当。虽是被人逼迫,事非得已,于法度上却饶不得。倘有疏失,如之奈何?”自家一个心中纳闷。
  
  对晁盖,他担心他们将来的命运。
  
  但是,对近三千无辜丧命的人,宋江有无负罪感呢?
  
  对下场如此悲惨的何涛,他有无歉疚呢?
  
  但是,他的郁闷并不长久,因为,他马上就交了桃花运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