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节 方舟的光源
-
方舟里外用松香涂上,每个缝隙都被堵住后,此时,大洪水发生之前方舟内部应该只是一片昏暗。但并不是如此,因为:“方舟中挂了一颗大的珠子,它的光芒照在所有的创造物上发出。”
在这里先加两个令人惊叹的旁注:《摩门经》是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的圣经,此教会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宗教团体。据说这本经书由一位天使交给摩门教堂的创始人约翰•史密斯(1805~1844)。按照摩门教徒的说法,这本经书以金属物的形式被藏在一个小山丘中几千年。借助约翰•史密斯从天使摩罗乃得到两块的翻译石头,他把这些古老的文字译成英语。书中记载被称为耶锐代特民族的故事:巴比伦时期,他们离开古老的故乡并乘坐很多艘船来到南美洲。这些船像容器一样不透气,当所有的门都关上时,它们就像容器一样不透气。
可是在船里却不是一片漆黑,因为主赠给耶锐代特人十六块发光的石头,每个船上两块,这些石头为三百四十四天的连续航行,提供了充足的明亮的光线。这可能与诺亚方舟中的石头是同一个秘密光源。按照犹太人的流传,上帝亲自给诺亚画了方舟的图纸,上帝用手指勾出轮廓并对他说:“看,船应该像这样。”
摩门经中也有相似的记载。《尼腓书上》中记载:“你应该按照我告知的方式造一艘船,这样我就可以用它使你的人民在水上航行。”
难道是摩门教徒抄袭了犹太人的传说?还是犹太人抄袭了苏美尔的《吉尔伽美什史诗》或是巴比伦的创世史诗《埃努玛•埃利什》?《埃努玛•埃利什》记录了别样的大洪水和不同的幸存者阿塔•哈瑞斯,—但故事情节都是雷同的,神告诉他造一艘没有缝隙的船。船中既有指南针也有光源。
我们无法解答谁抄袭谁的问题。即使为了保持传奇和圣书细节的一致,剽窃同样是不必要的。我们凭借什么确信,《摩门经》的原稿不是刻在金属板上呢?这只是基督—犹太教的独断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大洪水的故事被赋予不同的名字,并且不断重复演绎。但这还是不能证明,犹太人一定抄袭了它们。毕竟洪水后幸存的后代们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
若干传奇的 曾经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洲,有着不同的文化和宗教。那时还没有新闻载体,洲际之间的旅行也不是常事。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且数不清来源的传奇,它们几乎是在叙述同一件事情。难道在这些 的脑子中都蛰伏着同一个圣灵?难道他们都被同一个想法所纠缠?
不应如此!某些事情是不能虚构的。几千年前,世界不同角落的人绝不可能有同一个幻想。这些内容相似的传奇应该基于某个原古时期的真实事件。最初,传奇只是如实记载,谁经历了何事。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这些事件变得扑朔迷离并同民族英雄和先知紧紧联系在一起,但故事的中心始终是某个发生过的重大真实事件。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