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第二章
-
阿尔斯特夺牛之战拉开帷幕
战争造就英雄,库丘林亦不例外。
当时爱尔兰地区有赛牛的习俗,阿尔斯特的邻国康诺特的王后名叫梅芙,她为了让自己的丈夫能在赛牛比赛中胜出,便派人到处寻找最优秀的牛。他们在阿尔斯特找到了神牛,于是梅芙便派人向神牛的主人戴利借牛,许诺给予重酬,戴利高兴地接受了,并于当晚设宴招待使者。岂料使者醉酒后口出狂言,让戴利十分恼火,第二天天没亮就把使者赶出阿尔斯特,借牛之事就此告吹。
这件事让王后梅芙感觉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她联合另外两个国家组成联军出兵阿尔斯特,一场关于一头牛的战争就此拉开序幕。
作战之前,梅芙请来德鲁伊祭司占卜,一位女先知向她预示,这场战争将会非常艰难,一位名叫库丘林的英雄将会给她致命的一击。然而梅芙对此并不相信,她认为以三国的兵力足够对付埃尔斯特。但事实告诉她的是,不相信神的指示,不相信库丘林的实力,注定是要吃亏的。
梅芙行军途中就遭到了库丘林的进攻,库丘林仅凭一己之力,如神一般,悄无声息地袭击她的军队。每次只要库丘林出现在战场,都会让梅芙数百名战士失去生命。如此折腾几次后,梅芙的军队已经被搅乱得气势尽丧,听到库丘林的名字都闻风丧胆,甚至停止前进抑或绕道而行。
为了收买库丘林,梅芙许诺把女儿许配给库丘林,但遭到了库丘林的拒绝,他回复梅芙说:“每天派一个人来跟我交手,如此我就不会再阻挠你的进军。”别无他法的梅芙只好每天都派出一名或多名战士去跟库丘林交手,然而这些人鲜有活着回来的。
传说中,每天晚上当库丘林入睡后,他的父亲太阳神鲁格便会降临,为他疗伤,第二天,库丘林就能精神抖擞地投入战斗。眼看每天都有将士丧生于库丘林手下,梅芙终于按耐不住了,她明白,库丘林所说的不阻挠她进军只是暂时行为而已,当决战到来之际,库丘林一定不会冷眼旁观、放任她攻打阿尔斯特。无可奈何之下,梅芙请来一位巫师,商议后决定毒害库丘林。但是这这消息很快就被弗格斯得知,弗格斯是库丘林的养父,弗格斯是康诺特城各路军队的统帅,他不愿与故乡之人交战,更不愿意看到库丘林受到任何伤害,于是弗格斯悄悄地杀死了梅芙派出的巫师,并向库丘林发出了密报。
以为计谋得逞的梅芙在战场上与库丘林相遇时,她才明白灾难快要降临于她了。梅芙军队的士兵没有一人是库丘林的对手,她为此烦恼不已。就在这时,梅芙突然想到了一个关键人物——弗迪亚。
弗迪亚和库丘林曾经一同通过了影之国的试炼,一起经历了残酷的修炼,客服千难万险,在斯科扎奇手下学习武艺和魔法,并最终通过试炼。两人在试炼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弗迪亚得到梅芙的请求后,毅然予以拒绝,因为他不愿与自己的好友自相残杀。梅芙并未因此而放弃,几番请求都遭到弗迪亚的拒绝后,梅芙决定报复他,派人四处散布弗迪亚的谣言,说他害怕库丘林,是一只不敢应战的缩头乌龟。在那个荣誉高于一切的时代,身为战士的荣耀不容许弗迪亚再坐视不管,在被迫之下,弗迪亚答应出战。
弗迪亚与库丘林相约在小溪旁,进行最后的决战。这是两个优秀的战士,也是两位令人敬仰的英雄,他们之间的战争无论谁胜谁负,都将是一个悲剧。他们的战斗从早上一直打到晚上,难分高下的两人暂且罢手,一起吃饭,一起疗伤,一起入眠,就像曾经在影之国时一样。当黎明到来,他们继续投入战斗中来,只为战士的荣耀而骄傲。
两人激战了三天三夜后,双方依然不分伯仲,再这样消耗下去,两人只会落个两败俱伤的局面。到了第四天,弗迪亚奋力使出了一招必杀之技,眼看就要被击中的库丘林本能地使出了他的宝贝——魔枪。被魔枪贯穿身体的弗迪亚倒在了血泊中,临死前,他躺在库丘林的怀里说道:“这就是,魔枪吧……在死之前总算见识到它的威力了,师父斯科扎奇没有传授给我的……”说完,他带着心满意足的笑容离开了人世。
库丘林流着泪将好友埋葬在小溪旁,连续奋战了四天的他也已经伤痕累累。后来每当他回忆此事时都会深深感叹道:“与弗迪亚一战之后,之前的战斗都如同儿戏一般。”挚友死后,库丘林收藏住悲愤继续投入到战斗中。他更加积极地打击梅芙军队,这为康奇厄伯王迎来了足够的时间召集兵力前来应援,梅芙军队和康奇厄伯王大军交战终于正式上演了。
最初,阿尔斯特军队占据上风,直到库丘林的养父弗格斯出战,他手持魔剑卡拉德波加,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为梅芙的军队扳回了局面。为对付弗格斯,康奇厄伯王让库丘林前去迎战。在此之前,这对养父子早已约定好,一旦两人在战场上相遇,必须遵守“一胜一败”的原则,也就是每场战争必须有一个人假意撤退。而现在轮到弗格斯撤退。弗格斯果然遵守约定,将大军撤走,失去大将的梅芙犹如藤枝失去了大树的倚靠,瞬间失去了信心,库丘林也趁机杀到了梅芙的面前。但库丘林有一个做为战士的原则,那就是坚守“不杀女人”,库丘林也遵守了原则,并没有伤害梅芙,只是让她答应再不侵犯阿尔斯特。至此,这场战争以阿尔斯特的胜利结束,库丘林也因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自己英雄的地位。
仇恨带来的父子之战
时势造英雄,但英雄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的,事实上,在众多功勋和荣耀面前,英雄面临的诱惑更多,不少英雄甚至会因此而自我膨胀,刚愎自用,最终酿成大祸,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对英雄库丘林而言,这一生最大的错误莫过于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也许我们都在为他惋惜的同时,我们更多地是看到了英雄人性的一面。
库丘林在影之国试炼时,与影之国的女战士乌伊芙诞有一子,取名为肯拉克。当初,库丘林去影之国接受试炼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迎娶她心爱的姑娘埃梅尔,所以,从影之国归来后,他选择与埃梅尔成婚。这让肯拉克的母亲乌伊芙十分愤怒,嫉妒的火焰焚蚀着她的心,无法忍受背叛的她决定密谋报复库丘林。于是她悉心将肯拉克培养成一名优秀的战士,让他前往阿尔斯特,她想看到库丘林与肯拉克父子相互残杀的局面。
为了达到目的,乌伊芙让肯拉克发下三个誓言:一是不得再回来;二是不能拒绝任何人的挑战;三是不可以说出自己的身世。她料到好胜斗武的库丘林一定会与这位优秀的战士发生战斗,结果也正如她所料。
肯拉克来到库丘林的营地后,先是打败了库丘林的一名手下,这使得库丘林开始注意到他。于是库丘林将肯拉克找来,询问他的来意与身世,但为了遵守对母亲的誓言,肯拉克没有回答库丘林,这让库丘林十分恼火,于是两人打了起来。
战斗过程中,肯拉克意识到面前正与他交战的人是他的父亲,但迫于誓言他无法说出自己的身份,于是他决定将标枪投失,向库丘林发出暗示。然而斗意正浓的库丘林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暗示,愤怒的他再一次使出了他的魔枪,刺死了自己的儿子。临死前,肯拉克向库丘林说出了自己的身世,这让库丘林不仅意外也十分震惊。面对倒在血泊中被自己亲手刺死的儿子,库丘林悲愤交加,开始疯狂地攻击周围的一切,直到三天三夜后精疲力竭才停下来。
关于库丘林的感情故事,还有一段是关于他与死与破坏女神莫瑞甘之间的爱恨纠结。莫瑞甘对库丘林的英勇善战颇有爱慕之情,她披着红衣,驾着一辆红色的战车出现在库丘林的面前,以求得他的爱,并许诺能够在战争上为他带来胜利。倔强且自信的库丘林并未心动,他认为自己作战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尤其是来自女人的一臂之力。面对莫瑞甘热情的投怀送抱,库丘林投以轻蔑的反应,求爱不成反遭受伤的莫瑞甘转而变成库丘林致命的敌人,她给库丘林安排了悲惨的命运。尤其是当库丘林在战斗时,他会变成许多的动物来打乱库丘林作战,但都被库丘林赶跑。库丘林死后,有一只乌鸦飞到他的肩头,人们传说这只乌鸦就是莫瑞甘化身而成,她在一旁偷偷窃喜。
Geis(誓言)——英雄的宿命
Geis是一种誓言,但于我们口中所说的发誓而言,geis的程度更重,犹如发毒誓。关于geis在后文会有详细介绍。在库利牛争夺战结束后,失败的梅芙觉得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她打算报复库丘林,于是苦苦寻找各种机会。终于,他在库丘林许下的誓言中找到了突破口。
在那个信奉神明的社会,对神许下的誓言是十分庄重的,一旦打破便会失去神的守护。在库丘林许下的誓言中就包括如下三条:一是由于名字缘故,库丘林终生不得食用狗肉,不能近距离靠近火堆;其次,不能拒绝比自己身份低贱的人送上的食物;最后,不能拒绝吟游诗人的要求。
梅芙利用库丘林的誓言,打扮成一个老妇人,在路边烤狗肉。当库丘林路过时,梅芙假扮的老妇人邀请他吃狗肉,库丘林立即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不能吃狗肉,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拒绝身份低贱者送上的食物,无论是吃与不吃,库丘林都将失去神的庇护。而此时,早与梅芙有过密谋的吟游诗人里奥出现在库丘林的面前,让他交出他的魔枪,无奈之下,库丘林只好将魔枪交予他。之后,里奥手执魔枪,口中念着“王者之枪刺中王者!”的咒语,库丘林投出了三次魔枪。前两次投出魔枪分别刺死了库丘林的手下和爱马,而第三枪则贯穿了库丘林的身体。
刺穿自己的身体后,库丘林将掉出的内脏用水洗净,又塞回肚子中,然后扶着自己心爱的马把自己绑在石柱上望着自己祖国的方向,就算死亡也屹立不倒。临死前,库丘林的血液汩汩地流进了旁边的河水里,河水中的水獭贪婪地吮吸着。直到一只乌鸦落在他的肩头,人们才知道,这位受人敬重的英雄已经离开了人世,年仅27岁。
库丘林死后,敌军依然没有放过他,砍掉他的头颅和持剑的手。对此,阿尔斯特的英雄康诺尔十分愤怒,对敌人展开了血腥的抱负,把之前杀害库丘林的敌人全部杀尽。
第二节 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
亚瑟王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既是英格兰传说中的国王,也是圆桌骑士团的首领。罗马帝国瓦解后,亚瑟王带领圆桌骑士统一了不列颠岛。亚瑟王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其诞生也犹如一个谜一样。关于圆桌骑士的说法,很多人或许并不了解,这还得追溯到亚瑟王的婚礼谈起。婚礼当天,亚瑟王要求属下找到50位代表勇敢、值得尊敬的骑士参加婚宴,属下找来50位,后来从另一个地方又来了50位骑士,也就是说参加婚宴、坐在圆桌上向亚瑟王致敬的骑士共有100位,后来就有了圆桌骑士之说。据说所有的骑士都会发誓,诸如永不谋杀、永不施暴、永不冷酷,帮助少女和贤惠女子,只参加正义之战等等。
由私生子成为亚瑟王的美丽传说
亚瑟王的身份在史学界一直颇受争议,一些学者认为他并不真实存在,而是凯尔特神话中神灵的人格化。还有一部分学者则认为亚瑟是真实存在的,生活于公元5世纪末至六世纪期间,是抵抗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侵略的不列颠领袖。关于他的真实身份、权力的中心以及他的权力,至今一直被人争论。然而无论是哪一说法是真实的,亚瑟王已经成为凯尔特人心中当之无愧的大英雄。关于他的传说经久不衰,精明的商家甚至借用他的名字,开发起影视作品和网络游戏。
亚瑟王传说,最早是由凯尔特著名的吟游诗人开始传颂的。当时,不列颠岛一直处于动荡混乱的状态中,在这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亚瑟王的故事更让人们振奋。在杰弗里的纪录中,亚瑟王是英格兰第九十一位不列颠王。在随后的传说中,亚瑟王的形象被不断更新变化,最后演变成统一不列颠的王者,拥有至高荣誉的英雄。
传说,亚瑟王是尤瑟王的私生子,尤瑟王子嗣不多,他的正妻为他生下一名女婴,即亚瑟王的姐姐摩根。亚瑟是家族中唯一的男性子嗣,但只是一个私生子的名分,这对他继承王位带来了很多非议和困难,甚至那些别有用心之徒趁机暗害于他。著名的魔法师梅林建议他的父亲尤瑟王将亚瑟寄养在一个贵族家庭,取名为阿托利斯。当时,除了梅林和尤瑟王外,几乎无人知晓阿托利斯的真实身份,连寄养家庭的其他成员,包括阿托利斯自己都不知道。
日子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过着,但风平浪静的生活在尤瑟王过世时猛烈打破,为了王位的继承权,国内局势十分动荡。这时,知道秘密的梅林建议主教召集所有贵族骑士,用石中剑来选定王位继承人,在宝剑上刻有如下话“拔出此石中剑者,即为不列颠之王”,然而没有人能从岩石中拔出石中剑。无奈之下,骑士们决定通过比武的方式来确定王位的归属。那时的阿托利斯没有资格参加比武,而寄养他的贵族家庭的儿子凯决定参战。比武很快就要开始了,凯发现自己竟然忘记带佩剑,情急之下,他要求一旁观战的阿托利斯回家帮他取剑。阿托利斯赶回家时,家中无人,大门紧锁,而比武的鼓声即将就要敲响了。阿托利斯记得教堂前有一把剑,于是他迅速赶到教堂前,拔出石中剑,又迅速赶回比武现场。当赛场的人们看到阿托利斯拿着石中剑出现在眼前时,一个个都大惊失色。为了证明这剑确实是阿托里斯取出,大家又把剑插回石头里,但重复多次,仍然只有阿托利斯能将剑拔出。这惊人的事实被奉为是神的旨意,在人们的拥护下,阿托利斯顺利登上了王位,被人们尊称为亚瑟王。
即便阿托利斯顺利拔出了石中剑,但由于没人知晓阿托利斯的身世,很多骑士并不甘心以他为王,此时的梅林站出来,向大伙证实了亚瑟王的身世,人们对此心悦诚服。刚刚执政的亚瑟王对梅林相当依赖,在他的培养下,不列颠逐渐强大起来,加之亚瑟王好扶贫济弱,建立起了一个伟大的王国。
传奇武器——王者之剑
亚瑟王登基不久,就迎娶了格尼薇儿作为王后,格尼薇儿的父亲送给亚瑟王一张圆桌,这也是著名“圆桌骑士”一词的由来。除妻子外,亚瑟王也有情人,而他的情人竟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摩根,两人还育有一子——莫德雷德,而莫德雷德正是后来发动叛乱的人。
在亚瑟王的传说中,除了石中剑之外,还有另外一把传奇的武器——王者之剑。亚瑟王的石中剑在与King Pellinore交战时,由于他违背了骑士精神,石中剑一下被折断了,失去宝贝的亚瑟王非常后悔。在梅林的指引下,他来到一座圣湖旁,湖中居住着一位仙女,她手中握有一把宝剑。欣喜的亚瑟王划着船来到湖中,并如愿得到了这把宝剑。王者之剑是由精灵国的阿瓦隆打造而成,由黄金浇铸,剑上镶嵌着宝石,王者之剑锋利无比,削铁如泥。最神奇的是王者之剑的剑鞘拥有至高的魔法,只要佩戴它,亚瑟王便不会受伤。
一天,梅林问亚瑟王,剑身和剑鞘,他更加喜欢哪一个?亚瑟王想也未想回答说是锋利无比的剑身。梅林则在一旁叮嘱道,剑鞘的价值要高于剑身的十倍,千万不可丢失剑鞘。然而,亚瑟王的情妇,也就是他的姐姐摩根,趁他熟睡之机悄悄偷走了王者之剑的剑鞘,待亚瑟王发现后派人追赶时,无奈之下摩根将剑鞘投入了湖中,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见过这把剑鞘。
无论是亚瑟王登位之前所拔出的石中剑,还是后来所得的王者之剑,这两样宝贝都是亚瑟王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拔出了石中剑,让他顺利继位为王,拥有王者之剑,则令骑士俯首称臣,既为他赢得权力,也在众多的战役中大获全胜。只可惜当王者之剑的剑鞘丢失后,虽能勇猛杀敌,但被叛徒骑士也是亚瑟王的儿子莫德雷德所杀。
高贵骑士组织——圆桌骑士
圆桌骑士是传说中亚瑟王领导的高贵的骑士组织,其含义代表了“平等”和“团结”。亚瑟在与优秀的骑士们商讨要事时使用了与有主次关系的长条桌不同的圆桌,也就是他的岳父送给他的那张圆桌。在凯尔特人心中,圆桌骑士还象征了“正义”与“希望”。在那个充满野蛮、暴力与侵略的时代,骑士能够挺身而出,英勇地驱逐强敌,保卫不列颠人的领土和尊严。圆桌骑士们为正义而战,以友情相连,他们情如兄弟,生死相随。每次开会他们都不分身份地围着圆桌而坐,在圆桌骑士中人人都是平等的。讨论国家大事时,大家也毫无地位差异与君臣有别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言。
在萨克森人入侵大不列颠时,亚瑟王和圆桌骑士一起,率领着不列颠人民奋起反抗,他们将侵略者驱逐出自己的土地。之后又统一各部,为后来大英帝国的统一和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时至今日,“圆桌骑士”已成为“英勇”、“忠诚”和“信任”的代名词。
15世纪时,英国 托马斯·马洛礼为圆桌骑士写下如下条例,作为行为准则:
永不暴怒和谋杀;
永不背叛;
永不残忍;
予求降者以宽恕
总是给予女士以援助
永不胁迫女士
永不因爱或言辞卷入争吵而战争。
通过以上条例,我们也从中发掘到骑士除了应用作战的英雄本色外,还有良好的绅士风格和礼让精神。
圆桌骑士共百余名,除亚瑟王外,比较著名的有“第一骑士”之称的兰斯洛特,极具风度的优秀骑士,也是亚瑟王侄子的高文,具有“美掌公”之称的加雷斯,最纯洁的圆桌骑士,也是唯一一个能够捧起圣杯的格拉海德,以及武艺高强的兰马洛克和特里斯坦,诸如此类等等。他们的英雄事迹也在凯尔特人中流传,成为他们心中伟大的英雄。
寻找圣杯的骑士
当天下太平后,盛世中的亚瑟王将目光转向了寻找传说中的圣杯上,而圆桌骑士理所当然成为寻找圣杯的主要人选。传说中的圣杯是耶稣受难前日,在最后的晚餐时所用的杯子,它曾用这个杯子接住耶稣的血,即圣血。圣杯能够反映人心的善恶,只有纯洁无垢的人才能看见并且拿起它,得知圣杯故事后的圆桌骑士们纷纷出动寻找圣杯。
圆桌骑士寻找圣杯的道路并没有充斥太多的杀戮,但寻找之途充满了上帝的考验,只有对上帝忠诚不二的人才能寻得圣杯。亚瑟王的骑士被描绘成为正义的化身,在寻找圣杯的旅途中,更能为他们理想化这个目的,对亚瑟王而言,拥有圣杯也是一种对权力的象征。在众多骑士中,格拉海德心灵最为纯洁无瑕,他被称作“处子救星”。他拥有大卫王与圣杯第二代护卫者的高贵血统。在寻得圣杯后,纯洁的格拉海德将圣杯捧起,成为第三代护卫,并在找到圣杯后直接蒙主召唤,进入天堂。
另一个与圣杯有着不解之缘的圆桌骑士是珀西瓦尔, 他拥有“对上帝信念最虔诚的骑士”之称。珀西瓦尔不仅个性温柔,,同时武艺高强,在寻找圣杯的途中,恶魔曾经多次化为美女引诱他,但对上帝忠贞的珀西瓦击败了恶魔,经受住了考验,他也是以处子之身找到圣杯的。
随着大部分圆桌骑士加入寻找圣杯的队伍中,亚瑟王的圆桌骑士数量日益减少,不少骑士在寻找途中发生意外而命丧于此,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圆桌骑士的衰落也代表了亚瑟王实力逐渐走上了下坡路。更让亚瑟王愤怒的是,自己的王后格尼薇儿竟然与拥有“第一骑士”美名的兰斯洛特偷情。亚瑟王绝对对他不忠的妻子格尼薇儿处以火刑,成功出逃的兰斯洛特返回刑场,救出了格尼薇儿,并在法兰西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国。后因局势所迫,他只好将格尼薇儿送回亚瑟王处置。为了洗刷耻辱,亚瑟王决定发兵亲征法兰西,留下他的私生子莫德雷德管理国事。
然而亚瑟王错信了莫德雷德,虽然这是他的儿子,但没有跟他站在同一战线上。尤其是莫德雷德一直以来都是以亚瑟侄子的身份出现于各种场合。此次亚瑟王外出征伐,为莫德雷德叛乱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他的鼓动下发起了叛乱,并向班师回朝的亚瑟王发动了进攻。父子相争的结局只有一种下场,那就是两败俱伤。战斗时,亚瑟王用王者之剑杀死了莫德雷德,而丢失了剑鞘保护的亚瑟王也被儿子给予了致命的一击。
临死前,亚瑟王身边的圆桌骑士中只剩下了贝德维尔,亚瑟王请求贝德维尔将王者之剑扔入湖中,交还更湖中的仙女,以此表示卸下国家重任。贝德维尔知道一旦亚瑟王失去王者之剑,寓意着生命的终结,前两次他未能下定决心把剑扔入湖中,而是谎称已经丢入,但由于他不能清楚地描述出剑被湖中仙女收回的景象,被聪明的亚瑟王一眼识破。几番犹豫后,贝德维尔终于忍痛将王者之剑投入湖中。然后,他将亚瑟王送上了仙女赐给亚瑟王驶往理想之乡的船,据传说,亚瑟王最终葬在了那儿,刻着他的墓志铭,为“永恒之王亚瑟长眠于此”,在我们看来,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归属。
有趣的是,亚瑟王死后,兰斯洛特回过头来继续追求格尼薇儿,然而经历了世事变迁的格尼薇儿却不愿再涉足这些情仇,她选择了做一名修女。最后,兰斯洛特也做了修道士,由于他每天吃的东西特别少,变得骨瘦如柴,最终孤独死去,二人至死未见。人世间的爱恨情仇谁人能懂,这究竟是爱情的悲剧还是升华呢?
走到最后回过头来思索,谁也不是这场战争的赢者,所有人都输了。亚瑟王输了他的王国、他的儿子;兰斯洛特输了骑士的忠诚;格尼薇儿输了她所追求的爱情;莫德雷德输了父亲的爱;圆桌骑士们输了他们的傲骨。只有那个关于亚瑟王的传说,透过历史与时间的迷雾,至今依然在闪耀。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