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第三章

全面而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

人生最大的难题莫过于:知道你自己!许多人谈论某位企业家、某·位世界冠军、某位著名电影明星时,总是赞不绝口,可是一联系到自己,便一生长叹:“我不是成才的料!”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出息,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理由是:“生来比别人笨”,“没有高级文凭”,“没有好的运气”,“缺乏可依赖的社会关系”,“没有资金”等等。而要获得成功就必须要正确认识自己,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严重的自卑感扼杀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另外,它还可以形成恶性循环:由于自卑感严重,不敢干或者干起来缩手缩脚、没有魄:匀,这样就显得无所作为或作为不大;旁人会因此说你无能,旁人的议论又会加重你的自卑感。因此必须一开始就打断它,丢掉自卑感,大胆干起来。

谦虚是一种美德,但是缺点往往是优点的过分延伸。过于谦虚,或者由于自卑而谦虚,都是不应该的。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是非常自信的人。自信,可以使你精神振奋、勇于进攻、战胜困难。所以,必须积极寻找自我解脱之路,走出自卑的心理误区。

当然,在自我评价时,不妨把分打低点,对自己严厉一些。这样以低姿态朝前冲,如果结局超过了估计,你会欣喜的。低姿态就是为自己准备一份惊喜机会;如果自我过分膨胀,必然翻船。

每个人都有弱点、缺点。既然知道自己的短处,就要去改正。若一味地畏惧他人直言指出你的短处,那就永远不知道问题出在何处而没法进步了。对每个人而言,知道他人如何评价肯定自己的工作表现,是非常重要的事。若想今后博得他人更多的重视和评价,却不能察觉到问题的存在而加以纠正、避免,那就只能屈居第三流人物了。对危机不了解,可能造成极大的损失。

客观地认识你自己这当然是困难的,然而作为一个想正正经经做一番事业的人,对自己先要有个正确的认识。

人在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然而,传统观念使人们注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而不注意对成功的研究。所以,失败在人的心理上留下的印痕更深。倘若一个人失败的次数多了,就容易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

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自我认识应该包括成功和失败两部分。自卑者一旦把视野拓宽或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突然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

请记住心理学家罗伯特·安东尼的下面这段话:“将自己的每一条优点都列出来,以赞赏的眼光看看他们。经常看,最好背下来。将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优点,你会在心里树立信心:你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与众不同的人。无论什么时候,你只要做对一件事,就要提醒自己记住这一点,甚至为此酬谢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

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重要。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了解,他又怎能作好人生的战略部署呢?兵法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看清楚自己的模样,才能和别人进行对比。不了解自己,即使了解了别人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失去了了解别人的必要。

认识自己往往比认识别人更难。认识别人,你是站在客观的角度以客观的标准去衡量的;但认识自己却不一样,认识自我受到主观意识的支配,增加了认识的难度。

了解自己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其实,能真正认识到自身优点和缺点的人并不多。自卑者常常看不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而自负者也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了解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就掌握了正确规划人生的第一手材料,这是赢得成功人生的基础。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呢?

(1)借助于外力。

认识自己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就如同照镜子一样,人在没有外力帮助的情况下无法看清自己的面貌;一旦给他一面镜子,他就能清楚地看清自己的模样。同样,你可以通过别人对你真实、客观的评价了解自己。

(2)主动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完全站在客观的角度分析自己,解剖自己。

把自己的思想、言行独立于己身,自己作为一个陌生人对已分离的自己进行评价。

“人贵有自知之明”,勇敢地承认自己的优点,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缺点,借自己的慧眼先把自己看清楚,才能明确努力的方向。

(3)留一点儿时间反省。

许多人终日忙忙碌碌,到处奔波劳累,奋斗不息。想没想过稍稍停下来留一点儿时间思考?你每天和同事、朋友、家人打交道,有没有时间和自己进行一次对话?不要说没时间,不要吝惜你的时间,留一点儿时间反省自己益处多多。

俗话说:批评别人易,反省自身难。人们常常喜欢在别人身上挑毛病,这样也不好,那样也做得不对。出现问题,总是别人的错误造成的,而自己好像一点儿错也没有,殊不知,反省自我,以自身作为对象进行突破,产生的结果是让自己进步更快一点儿,离成功更近一些。

看重自己,相信自己。

一位面临毕业的学生向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代工商业社会,是标准的学历社会,一个人往往会因为自己所读的大学不怎样,而整个将来也就这样被决定了。因为,先人为主的观念,已深植在一般人的脑海之中。这实在是件无可奈何的事,常令人感到愤愤不平。老师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

老师答道:“如果你真的相信是这样的话,你很可能就会变成那样。

你如果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毕业生,你就注定要一辈子过着三流的人生。相反的,如果你心中认为:我虽然只是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学生,可是我才不甘愿成为一个三流的人,更不愿意一辈子过着三流的生活。果真能这么想,你就可以过着一流的生活了。”

这位学生歪斜着脑袋,显然是不太理解教师话中的意思,老师也仿佛看到他的脸上写着:“真的是这样简单吗?老师的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吧!”

于是,老师接着说:“社会并不是如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见得一流大学的第一名毕业生,就一定有光明璀璨的前途在等待着他。在人生的旅途上,也绝不会有特快车可将你尽早送达目的地;同样反过来说,也不会有特慢车的存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常有著名的杨柳青学府毕业的大学生,一辈子庸庸碌碌,过着平淡的人生;也有小学毕业的人,虽然只是个小工厂的老板,却也能做一个成功的经营者,每天过着充实而富有活力的生活。这些例子,不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吗?”

可是,这位学生还不是非常地心悦诚服,他说:“我常常听到人家都这么劝我、勉励我。可是,我觉得这些都是十分例外的例子。像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他不是大学毕业,可是仍然当上了首相,甚至还称为庶民宰相。可是,在你说话的口气中,不是也暗示着,大部分的首相,还是一流大学毕业的;大部分工厂的经营者,也还是一流大学毕业的。不是吗?”

老师点点头说:“对,你说的没错,问题也就在这里。的确,在我们的社会上,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的确都很活跃,也很吃香,原因在哪里?

差别又在哪里呢?在参加大学考试时,往往只是一分之差的成绩,便被分配到二流学校的人很多,然而这并不能证明他们之间能力的差别就会很大。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曾经说过:普通大学毕业的人,是很好管理的人。言下之意,仿佛对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大有敬而远之之意。老实说,关键就在于此。

“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很早就在无意中研究过思考的方法,他们都拥有‘天真的想法’,也就是认为‘自己是一流大学毕业的,所以将来一定会有光辉的前途’。正因为有这种意识的存在,反而可以使自己成为真正活跃、有能力的人。”

学生又问:“什么是思考方法?”

“就是相信自己必定会成功。也就是说即使是没有学历的人,只要学会了这种思考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一流大学毕业的人,在社会上如此活跃,可以证明这种思想是正确的。”

这种“思考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自信心。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做事的各种能力上,自信心都占据着基石性的支持地位。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探索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其能力自然要得到约束。

一位教育专家曾做了一个实验,将学习成绩较差的班级的学生当作学习优秀班的学生来对待,而将一个成绩优秀的班级当作问题班来教。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情况发生了变化:原来成绩距离相差甚远的两个班级,在实验结束后的总结测验中,平均成绩竟然相差无几。原因就是老师们不明真相,用对待好学生的态度来对待差班的学生,使学生们的自信心得到鼓励,因而学习积极性大增,而原来的优秀班学生受到老师的怀疑态度的影响,信心受挫,致使学习态度转变,影响了学习成绩。

心理学中还有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一个女孩长相很丑,因此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不爱打扮自己,整天邋邋遢遢的,做事也不求上进。

心理学家为了改变她的心理状态,让大家每天都对丑女孩说“你真漂亮”、“你真能干”、“今天表现不错”等赞扬性的话语。经过一段时问的努力,人们惊奇地发现,女孩真的变漂亮了。其实,她的长相并没有变,而是精神状态发生了变化。她不再邋遢了,变得爱打扮、做事积极、爱表现自己了。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其根源正在于自信心。因为女孩对自己有了自信,所以使大家觉得她比以前漂亮了许多。

相信你自己!对你的能力要有信心!如果对你自己的力量没有最起码的、适度的信心;你是根本不可能获得成功或快乐的。有恰当的自信心,你才会成功。有自卑感和有心理缺陷,会妨碍希望的实现,但是,自信却能引导人自我实现和获得成功。

可惜的是,许多人对自己“信心不足”。一位 指出,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人营养不良,差别只是程度不同。同样地,世界上信心不足的人也有三分之二,也只是有着程度的不同。营养不良,使人的身体无法-正常发育;信心不足,则使人的潜能无法发挥。

正因为这种生活态度非常重要,所以,一个人想要发挥自己内在的潜力,获得成功,首先必须充分相信自己。

自信心就像能力的催化剂一样,它可以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进到最佳状态。在许多成功者的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这些事业取得成功的人,在自信心的驱动下,敢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在失败的时候看到希望,最终获得成功。

纵观历史上众多的成功者,你也会发现,许多人开始时甚至比你起步的条件更糟,但他们成功了。原因是他们自信心十足,有成功的愿望。林肯认为:“一个人决定实现某种幸福,他就一定会得到这种幸福。”也就是说:成功的条件只需要有一个,你就注定有成功的希望,它就是:你希望成功,并始终相信自己会成功,永远都不停止努力!

许多人在一些细微的地方总是费尽心思,但却没有较大的目标。

这种目光短浅的人,在生活中远不如有雄才大志者有竞争力。

当我们考虑到成功的时候,我们不会以大学学位、家庭背景及其他情况为标准,我们是以思想的远大与渺小为准绳的,我们的思想的尺寸将决定成功的大小。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思想趋向远大。

你是否问过自己:“什么是我最大的弱点?”也许,人类最大的弱点便是自我贬值——自己瞧不起自己。自我贬值的表现多种多样。比如说:某人在报纸上看到一个招聘广告,那正是他朝思暮想的位置。但是,他什么也没有干,因为他想:“我不够格干这事,为什么要去自寻烦恼?”或者想与喜欢的姑娘约会,但却不敢打电话给她,因为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她。自古以来,哲学家们便已给我们一个极重要的忠告:认识你自己!但是大部分人,看上去,把这一劝告译成是仅仅了解消极的自我。他们过多地看到自己的错误、短处和无能。

知道自己的先天不足是一件好事,因为我们自己毕竟还有缺陷。

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知道我们消极本质的一面,情况就很糟了。这就会使我们觉得,我们的生活价值不大。

下面是几个帮助衡量你真正价值的办法:

(1)了解你的五个主要的长处。请几个客观的朋友来帮助寻找优点,他们将给予你其实的看法(最常见的优点多与教育、经验、技术、长相、和谐的家庭生活、态度、性格和主动性等有关)。

(2)在每个优点之下,写下三个人的名字,而这三个都是你认识的,已取得极大成功的人;但在这几个方面,他们却比不上你做得好。

当你结束这一练习时,你会发现你至少在某个方面超越了许多成功者。

你只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比你想象中的自我要伟大得多。为此,让你的思想跟上真正的你,再不要瞧不起你自己!

(3)把自己当作世界上最重要的人。认清你对你自己的重要性。

你必须明白,当你了解自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时,那并非自大。当你排除掉生活中琐屑无关的事,而为你内心的“我”,注以应得的关注时,并非是自负或是自私。

对于“看重自己”这句话,你不该解释成自我崇拜。那是全神贯注于自己,而将别人排除的自我迷恋。你只需顺着可能发展的方向,耐心地做你自己的工作,使自己成长,并且接受你的成长——因为你是重要的。然后你应该出去见见世面,和别人共享你的成就,而使世界充满温馨。每天这样的磨炼,会使你看重自己真实的一面;当有所需时,产生呼之即来的创造力。

当你每天不断地尝试,努力,再度激发你诚挚的热情,加强你的自信,进而接纳你自己,使你与自己更接近时,你得到了什么?你得到的是:看重自己。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