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第二章
-
从韩先生的故事中可以看出,韩先生的价值在外企中和在民企中是不同的,主要的原因是外企具备品牌影响力,而韩先生在外企的努力也得到了民企的承认和重视。
那么,什么是职场中的价值呢?在经济学中,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是构成商品的因素之一,是商品经济特有的范畴。那么,职场中的价值则是指你在职场中值多少钱,也可以引申指一个人的身份或在社会中的地位。
价值(Value):人类对于自我发展的本质发现、创造与创新的要素本体,包括任意的物质形态。
高薪、高职位,是职场中每个人的梦想,但究竟能挣多少钱,得由你的职场价值决定。一个人的职场价值不仅指薪资、奖金、福利等显性报酬,还包括职场口碑、参与过的项目,所在行业或企业的美誉度、知名度等隐性因素。你的职场价值究竟有多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态势,当然,最关键的要看个人的努力和积累。
在职场中,有着各种各样关于职场价值的事例。例如,有的人起点并不高,既非名校毕业也没有学过很热门的专业。但是,他们拥有正确的职场发展规划。几年后,他们的职场价值就超过了当初起点比他们高的人。
某大型公司的财务总监汪女士,她是专科毕业。她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在十几年的财务生涯中,她的职位从出纳、会计、财务经理到财务总监,每个脚步走得都是非常扎实。而不少和她同龄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没有做到这样的成绩。正是由于她努力工作,付出了辛苦的劳动,最终获得了和市场价值匹配的薪酬。
相反,有一些高学历的职场人士价值并不是很大。有的人进了国企、政府机关后就一直消磨时光,没有得到发展,转行的成本也越来越大,这些人在职场中就很难有所作为。
当然,作为职场中理性的经济人,每个人都渴望提高自己的职场价值,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呢?我们在此总结了以下3种方法,读者们不妨试一试。
(1)通过跳槽提升职场价值
一般来说,跳槽是提高职场价值的最通行的做法。据相关调查显示,接近85%的职场人士认为通过跳槽可以实现自我提升,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跳槽的过程中,只要精心包装过去的工作成绩,充分展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提高自己的职场价值并非难事。不过,跳槽增值的基础是跳对方向。跳槽者要在充分了解职位的基础上,认真分析自身实力,如果发现自己和岗位的要求不太相符,就要当机立断,选择放弃。就个人发展而言,还是应该稳扎稳打、厚积薄发,等个人能力真正达到一定层次后,再寻找升值的机会。可以说,跳槽是一把打开提升职场价值大门的钥匙,但不是万能钥匙。
(2)通过晋升提高职场价值
职场价值有多高,不一定非要拿到市场上去衡量。如果方法得当、职业定位清晰,不需要太大变动也可以实现更高的职场价值。也就是说,在公司内部寻求晋升,提高公司对你的价值预期,也会令你的职场价值大幅增加。
利用内部晋升达到升值的目的,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其基础是才华出众、综合能力强,能形成核心竞争力。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明确职业定位;然后构建一个身价坐标图,分别制订出短期、中期、长期发展计划,从知识、技能、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升自己。总之,你在职场中的本领越高,就越值钱,这是跑赢其他人的前提。
(3)利用证书来镀金
考证恐怕是当今职场最热门的词汇之一。因此,证书不仅是进入职场的敲门砖,也是提高职场价值的另一捷径。用权威、知名度高的证书为自己镀金,是时下很多求职者偏爱的方式。而企业对求职者能力的判断,很大一部分也是以证书为依据的。
王先生是国内一所知名大学的会计学硕士,过去8年里一直从事财务工作,虽然已是部门主管,但工作表现一直平平。看到昔日的同学已经是某外企的财务总监,王先生心里既羡慕又伤感。同时,部门里的新人也给了他很大的威胁和压力。王先生很苦恼:自己好歹是会计学硕士、资深员工,对公司的财务流程也非常熟悉,可到而立之年,仍然只是部门主管,薪资待遇也不见涨,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事例中,王先生是会计学硕士,应该在专业领域里有所建树,这样职场价值才能跟着提升。但是,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财务是注重经验和证书的职业,如果没有一两张权威证书,就很难出人头地。事实表明,同等条件的两个人,招聘单位一定青睐拥有专业资格证书或者其证书含金量更高的人选。
在职场中,你的价值究竟有多少呢?通过阅读本节内容,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职场价值并不高,不妨采用以上3种方法,来快速提高你的职场价值!
3. 跳槽面试时的首因效应
由于申请加薪没有被领导批准,最近刘先生心里非常不快,打算换一份工作。他在网上投递简历之后,有几家单位打来了笔试和面试的电话。其中有一家大型的国有企业是刘先生最心仪的,他心里暗想一定要争取到这个职位。
事情进展得比较顺利,刘先生先参加了这家单位的笔试,在笔试中他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一周以后,用人单位打来电话,通知他参加面试。在面试的过程中,招聘经理说道:“请你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刘先生一看时机到了,一定要好好表现,于是侃侃而言:“我在大学时成绩优异,多次在演讲比赛中得奖。我有着丰富的实习经历,有一家大公司曾想和我签约,但我觉得在该公司升迁缓慢,不利于我的个人发展……”自信满满的刘先生在面试时,充分展现自己的口才,希望可以捞足“印象分”。
招聘经理眉头一皱,继续问道:“请你告诉我一次失败的经历。”刘先生略微思考之后,回答道:“我想不起我曾经失败过。” 招聘经理又问:“那你有何优缺点?”“我可以胜任一切工作。”刘先生信心十足地回答道。
最终,外形、能力出众的刘先生被招聘经理拒之门外。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的原因在于,他并没有给招聘经理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更重要的是,刘先生的高谈阔论,可能使招聘经理对他的印象非常糟糕。
曾经有人这样说过:“你永远没有第二次机会树立第一印象。”在面试或者聚会时,我们会根据与人见面后的最初几秒或几分钟,迅速对他人做出判断,这种最先的印象对人影响强烈,可见第一印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术语专门用来形容第一印象,这个术语是“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称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影响。一般来说,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
根据权威的调查显示,在招聘面试中,考官对求职者的第一印象会影响其决策,而在日常人际互动中所说的“一见如故”、“一见倾心”,也都是“首因效应”的体现。
当然,首因效应让人获得机遇,也可让人产生误解。中国古代就有这样的故事。三国时期的“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孙仲谋(孙权)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等人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众所周知,礼节、相貌与才华绝无必然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孙权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