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员工办事拖拉,效率低下
-
每个人在进入职场后,几乎都想努力做好每一件工作,逐步提高办事效率,早日做出业绩。可是,正在你不断地进步的过程中,偶尔有一天,一个妖魔忽然跳出来纠缠着你,使你慢慢停止了前进的脚步。如果你不把它从你身上赶走的话,你所做的努力将会付诸东流,你会情不自禁地退回到以前平庸的水平上,一生碌碌无为。
这个妖魔的名字叫拖延。
对每一个想将工作做到位的人来说,拖延都是最致命的。一旦遇事开始推、拖,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以至于很多工作根本没法施展。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顾眼前,得过且过。他们行动拖拖拉拉,做事情喜欢推诿,总是拖一天算一天,他们把一切行动拖延到明天、后天……这样一直拖下去,结果可想而知。
工作拖延到底有什么危害
当今职场中,许多人都有一个不好的工作作风——拖拉。本来可以随手处理的事,要拖几天甚至几周才去办;几天内可以办好的事,几个月都办不好;今天该做的事拖到明天完成;现在该打的电话等到一两个小时以后才打;这个月该完成的报表拖到下个月;这个季度应完成的进度要等到下一个季度……
还有的人对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踢皮球”,你踢向我,我踢向你,这样导致工作效率极低。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惰性,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拖延工作。“拖”是人的通病,它会拖掉人们成功的机会。假如你应该打一个电话给客户,但由于拖延的习惯,你没有打这个电话,你的工作可能因为没打这个电话而延误,你的公司也可能因为没打这个电话而蒙受损失。有时候,一个企业家会因为没能及时做出关键性的决定,错过了最佳时机而惨遭失败;一个病人延误了看病的最佳时间,会给生命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拖延绝不是一种无所谓的耽搁,它会使个人和企业永远与成功无缘。
老李是一家药厂质量监督部门的负责人,一直以来,工作谨慎细致,在他的监督下,药厂生产的药品很少出现质量问题,因此老李深受领导的赏识和器重。
一次,一批新感冒药经审核投放市场后,就不断有消费者打来电话投诉,说吃过该药后身体有不适反应。厂长让老李查明原因,给消费者一个答复,妥善处理好这批感冒药。
当时老李认为,药经过双重检查才出厂的,应该是没有质量问题的,即使有部分人服后出现不良反应也属正常现象,便没把此事太放在心上。他认为先把手头其他重要事做完后再来处理此事也没关系的。没想到几天时间,吃过此种感冒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人越来越多,已有人向药监部门投诉药厂了,经销商纷纷要求退货,已上架的药被要求下架,媒体也争相报道此事。这时,老李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后悔没有及时去解决,虽然尽力采取补救措施,但药厂的名誉还是受到了影响,药厂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厂长得知老李没有及时处理这件事之后,一气之下撤销了老李部门主任的职务,还罚了他一年的奖金。
本来,厂长打算提拔老李当副厂长的,出了这档子事,老李连现有的职务都不能保,还想当副厂长吗?虽然老李平时工作无可挑剔,曾经为药厂立过汗马功劳,但这并不能弥补他因拖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他一时的拖延,不仅拖掉了主任职务,连副厂长一职也被拖掉了,自己的大好前景毁了不说,差点把药厂也毁掉了。
拖延并不会使问题消失,它只会使问题由小变大、由简单变复杂,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使问题解决起来也越来越难,给工作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而且,没有任何人会为我们承担因拖延造成的损失,拖延的后果可想而知。
有心理学家指出,办事拖延、效率低下主要缘于这样的心态:
首先,拖延的人对完成工作过于自信。他们总会说:“着什么急啊,这个工作我做了几年了,总能完成。”至于这期间会不会发生变故,他们统统不考虑,于是能一天干完的活非分成几天干。
其次,工作愉悦感低。拥有这种心态的员工,就像动画片中的“不高兴”。由于某种原因,如厌倦工作、失去激情、任务难度大、人际关系紧张等,他们在接手工作时就已经把脑袋扭向了一边,心里嘀咕着“不高兴,不想做。”不快感浇灭了工作的热情,当然能拖一天算一天。
再次,对可能获得的奖励和酬劳的期望值低。我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按部就班地工作,完成了某项任务,获得多少回报基本上是固定的,也是人们所能预期的。只有少数特殊的工作才会给人带来更高的奖励。因此,人们在适应了惯常工作之后,就容易产生“早做晚做,薪水都一样”的想法,也会导致拖拉、效率低下。
拖延也是一种消极的心态,它来自于软弱、自私自利和犹豫不决。而这样的心态,往往会使问题的难度增加一百倍。
改掉拖延的恶习有助于把工作做好
在现代职场中,抱着“今天实在太苦太累太疲倦了,明天再来做吧”这种想法的人很多。殊不知,明天还有明天的新工作,所以这样积累下来的工作就会越来越多了。
小李是一家企业的技术员,做事喜欢拖拖拉拉。领导给他一项任务,规定他在三天内完成,哪怕第一天就可以完成,他也一定等到第三天才能去做。前两天他干别的事情,等到了第三天,他就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做,他认为这样做有种一气呵成的成就感。他还认为他的这种做法是合理利用时间。
有一次科长要他绘制一份设计图,在三天内绘好,准备下星期投标使用。小李接受任务以后,又按照以往的那套做法,前两天干别的,到第三天时再集中精力,哪怕加点班都无所谓。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天,企业遭遇大范围的停电,所有的数据都在电脑里无法调出来,根本无法着手工作。
科长对此很恼怒,恨铁不成钢地对他说:“你知道你在拖延这事上吃了多少亏吗?你的专业水平非常不错,如果你做事不拖延的话,早已当上了副科长,都提名了三次,就因为你办事拖延靠不住而被否定了。
拖延会使一个人前途黯淡,与晋升无缘。任何老板都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部下办事拖拉,不讲求实效,做不出什么业绩来。老板需要的是强有力的执行者,而不是拖拖拉拉的跟随者。
拖延是一种恶习,唯一的解决方法是:不要拖延,现在就去做!
克服拖延恶习的有效方法
你如果患上了拖延的恶习,就不要指望有一天它悄悄地自行消失,更不能轻视它,认为它对你不会构成什么威胁,不会妨碍你的正常工作。其实,要想成为一名高效的执行者非常简单,只要改掉拖延的习惯就可以了。
那么,应该如何根除拖延的陋习呢?我们需要从以下十个方面入手。
⑴勿“顺而不从”
很多人在领导布置任务时答应得非常爽快,而到了执行阶段,却迟迟不肯动手。表面顺从的他们实际对任务分工有着诸多不满,不满的情绪造成了表面顺从、内心反抗的现象,进而造成了任务执行不到位或者做事效率低下的结果。因此,对于领导安排的任务,首先应当以体谅的态度去理解,如果反抗的情绪实在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则应当私下和领导讨论任务安排的问题,而不应将情绪带入到工作中。“顺而不从”是一种非常不理智的职场行为。
⑵以拖延的严重后果警戒自己
拖延会侵蚀人的意志,消耗人的能量,阻碍人潜能的发挥。处于拖延状态的人,常常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这种恶性循环就是:拖延→低效能+情绪困扰→拖延。我们应该告诫自己,一旦我们养成拖延的习惯,就会经常陷入苦恼、自责、悔恨的情感状态中,不利于健康地发展自己的事业。
⑶找出造成你拖延的原因
造成一个人拖延的原因有很多,你通过自我核查确定造成自己拖延的原因后,你要把它写在你能经常看到的地方,如办公室的台历上,时时提醒自己,直到改掉为止。
⑷制订出科学的计划
在纸上写下自己的计划,为了督促自己践行,把计划贴在自己看得见的地方,或者告知朋友让他们来监督自己完成。我们在制订工作计划时,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要把目标定的太高,以免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导致可能会因为一两次完不成任务而遭受信心上的打击;另一方面,计划也不能订立得太容易,这样不易激发我们的斗志,工作水平也不能获得提高。
⑸整理规划
将要做的事进行规划安排,能马上做的就马上做,不能马上做的,定下明确的时间。
⑹限时完成任务,给自己一定的激励和约束
接受一项任务后,给自己限定完成时间,如果按时完成则给自己以奖励,如果不能完成任务则给自己惩罚。
⑺行事要果决
犹豫不决,其实是另一种拖延。所以,确定一件事,就要立即去做,不要为自己寻找任何借口。
⑻多想办法
将繁杂的工作,适当分解为许多小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任务。
⑼要善始善终,而不要半途而废
做事善始善终才会有结果,如果朝三暮四,不能盯准一个目标,每一次都半途而废,是没有任何成绩的。在工作的过程中,即使很普通的计划,如果有效执行,并且继续深入发展,都比半途而废的“完美”计划要好得多,因为前者会有所收获,后者只是前功尽弃。
⑽给自己挑战“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的勇气
恐惧导致拖延,而拖延则会导致更深的恐惧。拖延者常常被工作的分量和复杂性吓倒,他们害怕自己无法完成任务,结果就会不自觉地把工作一拖再拖。勇于向“不可能完成的工作”挑战,是事业成功的基础。西方有句名言:“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不敢向高难度的工作挑战,是对自己的潜能没有充分地挖掘。
只要你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你一定会改掉拖延的恶习,重新回到高效做事的轨道上,你也一定会持续不断地进步,一步步走向成功。
老板发了火,我们应该怎么做?
接到任务后,我们应该立即去做,一分钟也不拖延。很多成功者有一个普遍的现象,他们想到什么或是要做什么,就会立即去做。只要你养成“决不拖延,立即行动”的行为习惯,就能培养出自己超强的执行力!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