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第四章

9、风光之后的此一时彼一时

此一时,彼一时,

长江后浪推前浪,曾经的花旦哪去了?

中国最早的婚恋节目主持人杨光去了哪里?

《元元说话》里的元元为什么不火了?

北京台花旦余声怎么没影没声了?

我们熟悉的老一拨主持人都去那里了?

早些年,我还在某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工作时,带过好几位刚刚从广播学院毕业的播音系学生(几乎每年都有),有男生有女生,我对他们都说过一句话:“你们以后都会比老师出名,但你们会记得第一次带你们在电视台实习的是我这个老师!”他们都会说:“肯定会记住您这个启蒙老师的。”多年后,这些做主持人的孩子果然一个个都成名主持了!有感恩之心的、讲情意的孩子每年节假日还没忘给我发个祝福短信。

主持人肯定是电视台最容易出名的工种,刚进电视台还是乳臭未干的“丑小鸭”,没两年就成了电视上天天出镜的美女主播、帅哥主持人了。但大家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走进电视荧屏的小美女、小帅哥们都能“火”起来,都能成为名主持人。有的美女帅哥没多久就不见了,或虽然还在电视台出镜,但是在一些播出时段很不好的节目出现,一直也火不起来。

主持人什么是“火”?

有人给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看着眼熟。老百姓见了会说:“这人好像是个主持人哎!”

第二阶段,老百姓见了会说“这人是电视台的主持人”,还能说出节目名,但说不出主持人的名字。

第三阶段,人们在某地一遇到就说:“您不是电视台那XX节目的谁谁谁吗?能跟您合张影吗?您再给我签个名!”

借用小沈阳一句台词“这是为什么呢?”

前边我们讲过,主持人要具备多种素质。个性风格、知识底蕴、亲和力,还要经过长期的记者素质训练与积累等等。说实话,从中央台到地方台,所有被大家记住和喜爱的主持人都是经过长期的磨砺和积淀的,当他们找到合适的机遇,一下子“爆发”成名的。固然,机会是至关重要的,可你没有底蕴、没有素质,说别人写的话、用别人的脑袋想事,带装饰眼镜框装斯文、装有学问的主持人,给你机会,让你上一个好节目,你也“火”不起来。相反,原来不是大学学播音主持专业的,原来是幕后的记者或编导,抓住一次“赶鸭子上架”的机会,倒一下子“火起来”了。

还以优秀主持人崔永元为例子,原来在节目组当策划和编导的他,被制片人和同僚们当作“替补”试一试,没想到,他的不同于一般的“亲和幽默的语言、平民化主持风格”,颠覆了人们对以往主持人的印象,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邻居大妈的儿子”。崔永元的成功看似偶然,其实也是必然。他初登台也紧张、也磕巴,但他很快做回了自己。他凭借十一年的职业记者经验,在现场和嘉宾说真心话,并且像自己原来做记者时的真心倾听,这些做专业采访时的经验和做记者时训练出的思维,使他一点儿都不做作。再加上他生活经验丰富、知识底蕴充足、语言风格轻松幽默,这些都是促成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和崔永元相似的成功例子,还有央视的白岩松、水均益,北京电视台的徐滔、元元、长盛,江苏电视台的孟非,湖南电视台的汪涵。

那为什么有很多主持人,在电视台里露了很长时间的脸,却没人记住他,叫不上名字呢?

除了上面说到的素质,如做记者的经历、亲和力、幽默感等,还有就是和好节目的很好结合,好节目给了主持人一个好的舞台,同时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与节目定位和风格有机的结合,相得益彰,互相衬托。好的节目把主持人托起来了,好的主持人又让节目更加精彩,主持人也成了这个节目的符号和标识。不优秀的主持人可以把一个原本很有知名度、好品牌的节目做的越来越不好看,没人看了,主持人自然也出不了名,“火”不起来。

好节目不是等来的,是争取来的、做出来的。等,就如同守株待兔,弄不好就意味会慢慢饿死。在这方面,“野生的”的主持人们竞争力是最强的,他们的危机意识也强,不像“圈养动物们”有人“喂食”,不居安思危。

说到董路,其实很多人想探求一下人家是怎么“火”起来的。

圈内熟悉他、与他合作过的制片人、编导,我认识不少,聊起他,大家不愿评论“董老师”其他方面如何如何,我也不想妄加议论。但说到董路为什么能在北京台占据那么多栏目的主持位置,能被多个制片人、频道负责人选中认可,这一点,大家的共识是这哥们确实有他的优势。各节目制片人用他的理由,大都是因为这哥们“嘴好使”、“知识面宽”、“应变能力强,反应快”、“经常能抖机灵,搞点小幽默”。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人家有多年记者从业经历和素质,是个不错的记者型主持人。当然,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在2009~2010年底,董路处于“树品牌,打知名度、要让更多人认识”阶段,他的主持费属于“薄利多销型”,价格实惠,性价比较高。

再说说那些从“火”到“衰”或由“衰”再度“火”的主持人。从中央台到地方台,年纪较大的电视观众都还记得央视的赵忠祥、陈铎、宋世雄、倪萍、肖晓琳;北京电视台的杨光、元元、胡紫薇、余声、赵宁这些名字。

中国的媒体人(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的从业人员),所在的单位都是国家“事业单位”,都和其他行业的事业单位一样,都有一个标准的“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像赵忠祥、陈铎这样的60岁以上的著名主持人,自然一到年龄线就退休。你看到他们在本台已经很少出镜,偶尔被请回来,大多数被外台聘请去当客座主持了。

我想说的是,这种著名资深的主持人到点退休的情况,在媒体产业发达的欧美国家是不会发生的。人家有的资深新闻主播、访谈节目主持人,可以干到70岁甚至80岁。只要他的逻辑思维依然清晰、语言表达一如既往,那他能干到多少岁就会让他干到多少岁。因为,他们的面孔就是一个栏目的标志和品牌,一个栏目有被人们熟悉和喜欢的主持人,才有可能被观众忠实地看下去。电视台老板怎么可能放弃一个给电视台带来忠诚度、美誉度的成熟且优秀的电视主持人?再说,虽然年纪大些,可丰富的社会经历、阅历,常年积淀的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评价和判断能力,正是他们的魅力所在,也是他们的公信力所在。

而肖晓琳(央视)、余声(北京台),是由于另一类原因淡出人们的视线。那就是被认为“芳华已逝”,不管是自己认为,还是电视台的节目组这么认为。其实这都是中国电视业的误区,资深主持人的经验和品牌应该比美貌更重要。

全球身价最高的主持人之一奥普拉,是一位既不年轻也不漂亮的黑人女性,她却创造了美国电视史上收视率最高的脱口秀节目。而曾经“才貌双全”的肖晓琳,却走到了幕后!其实她应该继续做下去,她一直是很好的。至于又做新闻又做大型晚会的播报型主持人余声,还曾经以自己著名主持人的优势,被选为北京市人大代表(后又当过政协委员),近些年,可能还是觉得自身年龄偏大,外形开始变化,自己和台里的导演都缺乏了信心,所以逐渐退居幕后。

当下,湖南卫视、江苏卫视等台因婚恋交友节目而红火起来后又遭抨击。其实,最早办火婚恋交友节目的是北京电视台,那个节目的主持人还被一些60后、70后观众依稀记得,她就是——杨光。

北京电视台《今晚我们相识》,应该是全国最早最火的婚恋交友节目,属于《非诚勿扰》的“爷爷级”。至今40岁上下的北京人还会记得它的主题歌词:“人生的孤独不会太久,人海里知音不难求……”然而,这个栏目的主持人兼制片人——杨光,因出国和结婚生子等原因,脱离了电视圈。2010年,北京电视台想在“五一”推出关于八、九十年代婚姻的特别节目,里边提到《今晚我们相识》节目,有导演想请已从国外回到北京生活的杨光,但被她婉拒。原因之一,就是杨光担心人们已经认不出那个青春貌美、活力四射的“小红娘”了。她还是希望保留人们记忆中的形象吧!

其实,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电视主持人,这一本来在国外越老越吃香的职业,在我们这里,成了吃“青春饭”的职业了。

当然,一些主持人被闲置或淘汰,与其自身缺乏与时俱进的竞争意识、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密切关系。

还有一种情况,由于某种原因离开了“组织”(主流媒体平台),没有了强大的依托,也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十年前,曾经在北京家喻户晓的节目《元元说话》(后改为《第七日》)主持人兼制片人——刘元元,她的知名度一点儿不亚于当时最红的歌星、影星。很多北京的大爷大妈每天定时定点的守在电视机前等着“元元”说话,他们爱听元元的家长里短式的、带点小讽刺的新闻事件点评。元元拥有好多“粉丝”。当时,能与元元和她的节目叫板的,只有徐滔和她的《法治进行时》。这两人是当时北京电视台最有影响力的主持人和制片人,而且两人之前还是早间新闻节目《北京您早》的同事。

然而,离开了“组织”,就好比鱼儿离开了湖水。2004年,从北师大读完博士的元元,想在台里开辟一档新的社会新闻栏目未获批准,之后元元的新栏目创意被某教育电视台看中,并许以资金、政策、时段的支持。元元终下决心,离开了她服务多年的北京电视台(此时她已是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的副主任),自己成立电视制作公司当起了老板,和该教育电视台合作。她制作的新节目,于2005年1月在该教育电视台播出。但是,平台不同,虽然也是北京民生类新闻节目,可播出效果和影响力就差之千里了。元元也并没有能把她过去的粉丝带到新的播出平台来。她的公司所制作和经营的其他项目也没能火起来。现在,“元元”这个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已大大缩水。虽然,她和她的公司自2010年开始与北京台财经频道开始合作,她本人就曾在《城市》和《北京议事厅》节目担任过客串主持人,但她再也不会像在台里时那样的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被各级负责人重视和支持了。离开主流电视媒体这个大“湖”,她这条会游泳的“鱼”,在“小河沟、小溪里”也游不起来。她的再度辉煌可能要等到“三网融合”所带来的下一轮视频时代大潮的到来了吧!

相信凭借实力,元元会在新的视频革命浪潮中“东山再起”。

中国电视小百科:

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正式成立并试播。11月2日,开始口播《简明新闻》,每次5分钟,稿件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供,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员代播,不出图像。年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组沈力调入电视台,播报新闻,成为我国第一位正式电视播音员。

1960年元旦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设立《电视新闻》专栏,每周三次,每次10分钟,播出新闻和纪录片。1960年2月赵忠祥进入北京电视台,成为新中国第一位男电视播音员。

1978年1月1日,中国电视台《新闻联播》开播,时长20分钟。1980年,国际新闻并入《新闻联播》时长30分钟。

1980年7月,中国第一档新闻评论类节目《观察与思考》开播(1988年更名《观察思考》)。

1981年7月28日,中央电视台《北京中学生智力竞赛》,第一次把赵忠祥冠以“节目主持人”。

1983年,中央电视台《为您服务》开播,沈力成为固定栏目主持人。

20世纪70~80年代,中国第一代播音主持人,有沈力、赵忠祥、李娟、吕大瑜、罗京、张宏民、邢质斌、李瑞英等。

10、非科班的优等生

各路英雄聚荧屏,

起点不在高和低,

出身五花八门最终殊途同归,

英雄不问出处。

电视主持人里的相声、小品演员多

70后的观众可能还记央视《正大综艺》开播时的画面和情景。每当这个节目开场时,一男一女两位主持人,对着电视观众都会说出:“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

说这两句话的主持人,一位是杨澜,一位就是相声演员姜昆。

现在,一留心你就会发现,活跃在中央台、地方台荧屏上的主持人很多是相声演员出身,他们中有的是客串、兼职,有的则成了电视台的专职主持人。

列举几位有代表性的。

姜昆,如今的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党组书记,是最早客串电视主持人的相声演员。1990年,他和北京外国语学院毕业的杨澜成为央视《正大综艺》节目的第一任主持人。

朱军,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的主持人,曾是兰州军区的相声演员,和郭德纲是一个师爷。

郭德纲,是先火相声界又火电视荧屏的相声演员,曾在北京电视台《星夜故事秀》、天津电视台《今夜有戏》、辽宁电视台《到底是谁?》、江苏卫视《非常了得》等多家台多个节目里担当主持人。

李菁、何云伟搭档,他们郭德纲的师弟和徒弟,在北京电视台《星夜故事秀》里做了两年多嘉宾主持人。

赵宝乐,曾是中国广播艺术团的相声演员,相声名家师胜杰的搭档。1998年,一个偶然机会,到上海东方电视台《快乐大转盘》试镜。首次尝试做主持人的他,竟然以他独有的相声式幽默、灵敏的反应和轻松活泼的主持风格博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为他今后的主持人生涯奠定了自信。同年,他被中央电视台邀请主持节目,后陆续担当了央视综艺频道《与您相约》,国际频道《欢聚一堂》《中国文艺》,戏曲频道《青春戏苑》等节目的主持人。2010年还加盟山东卫视《中华达人》节目,做嘉宾主持。

侯耀华,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的次子,曾主持北京电视台的《东芝动物乐园》《非常接触》。

大兵,湖南乡土相声演员,当过湖南卫视《谁是英雄》《全家一起上》《以一敌百》多个节目的主持人。

李然,奥运期间北京台《现在行动》节目里的“小胖子主持人”,也是专业相声演员,曾是全国相声小品大赛的优胜者。后来在北京电视台《身边》等多个栏目担当主持人。

高小潘、尤宪超,他们是80后相声团体“嘻哈包袱铺”的掌门人,由于他们的相声在京城青年白领中的火爆,从2010初开始,被北京电视台多个电视节目邀请担当嘉宾主持人。

电视主持人中的小品演员也不少,如总政歌舞团孙涛(北京台《东芝动物乐园》)、买红妹(北京台《非常父母》)、叮当(央视《挑战主持人》)。

那么,为什么电视台爱用相声、小品演员?

相声演员的很多优势大家可以想象的到的。首先,他们的“嘴” 好使;二是他们的亲和力、反应能力强、有很好的临场经验,自然松弛;三是他们的幽默和在观众中的“认知度”高(脸熟)。

本人参与策划的栏目也使用过相声演员做嘉宾主持(就是副主持),我也咨询过其他节目的导演朋友和我做编导的学生们,他们和我的感觉一样,这些相声演员和电视台的“专业主持人”配合起来,很有效果。尤其是综艺节目、谈话节目、晚会类节目、游戏类节目(除新闻类外),他们随机性的发挥,精彩、幽默、反应快,把节目现场气氛搞得很活跃,大大弥补了专业主持人“太程式化”而缺少轻松幽默的不足。基本上每个好的、成熟的、聪明的、有些知识面的相声演员主持人,都是“毕福剑、李咏”。

郭德纲自己就说到过:“说相声的做主持人,最大的优势就是会以抖包袱为主,谈话为辅,会使嘉宾也很轻松,观众看起来也开心。”

看过天津卫视综艺脱口秀节目《非常有戏》的观众,你就会觉得郭德纲在现场的主持,的确是收放自如、轻松幽默,与嘉宾的交流水乳交融、亲切自然,整台节目被郭德纲“搞得”就像一场相声剧,他是逗哏,来的嘉宾都是来给他捧哏的。这个节目是天津卫视专门按照郭德纲的特点为他量身打造的。该节目的收视率是天津台里最高的,也是全国卫视中同时段排名很靠前的。

相声演员当主持人的越来越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自己也愿意经常上上电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像郭德纲这样的相声界大腕和老板,除了能在电视台拿一大笔劳务费,还可以把自己的徒弟们推上电视(《非常有戏》就在节目后边加了一个小版块,专门由德云社的弟子说一段相声),把自己的德云社搭上宣传了一把,真是一举多得。

电视台频繁使用他们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借力打势,用一些已经很有名的相声演员(如郭德纲、周立波)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可以拉动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影响力。

名嘴们五花八门的出身

十几年前,一个上24小时班,休息48小时,再上24小时班的印刷厂工人,唯一想做的,就是改变自己现在的工作处境。他一边倒班,一边上夜大拿大学文凭,准备“跳槽”找个舒服点儿的工作。但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十几年后,他成了万人瞩目的一档国内最火爆、收视率全国名列前茅的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他就是光头孟非,他主持的节目,就是引起全国巨大反响,又褒贬不一的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

电视主持人中,有很多人像孟非一样,出身五花八门,但却“殊途同归”地走上了主持台。

主持人的出身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当然是“传媒大学”及其他大学的“播音主持专业”,属于科班出身。

第二类,编辑、记者出身的,如王小丫、水均益、崔永元、白岩松、毕福剑、敬一丹、徐滔、元元。

第三类,电视台辅助工种,近水楼台误打误撞成了主持人的。比如,湖南电视台一哥汪涵(当初从负责观众热场、管盒饭的剧务干起,然后成了编导,最后抓住一个试镜的机会成为主持人)。江苏电视台以《南京零距离》和后来颇受争议的《非诚勿扰》而闻名的主持人孟非,原来在广播电视报印刷厂做印刷工,后进入电视台干摄像,慢慢做了记者、编辑、制片人,也是偶然的机会坐上了主持台,成了名嘴。

第四类,电视台主持人大赛遴选出的优胜者。如张泽群、沈冰、刘芳菲、胡蝶、撒贝宁等。

第五类,电台主持人跳槽到电视台,以及以大学老师身份去兼职主持人。

何炅,北京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教师,担任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我们约会吧》《我是大美人》《背后的故事》《勇往直前》《快乐男声》多个节目的主持人,除此之外他在旅游卫视和吉林卫视还有两档节目,一个人手上八档收视率极高的节目,有人戏称何炅就是“主持界的劳模”。

张绍刚,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老师,兼职央视《今日说法》、天津卫视《非你莫属》主持人,有时被邀在北京电视台担任大型活动主持人。

阿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电视传媒学副教授,兼职多家电视台节目的策划、主持人。他从北大中文系毕业后到日化工厂厂办当过秘书,辞职进入电视圈做策划、撰稿,后登上主持台,又被北京大学“招安”当了老师。

马斌,中国传媒大学老师,最早在北京电视台财经节目中心做新闻主持人,后兼职央视《马斌读报》主持人,后转入凤凰卫视继续做新闻节目主持人。

高潮东,大学工科毕业后在北京雪莲羊绒厂工作,后自费上成人大学,进广播电台当主持人,被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看重挖来做电视节目主持人。

第六类,演员、导演出身的主持人。

陈铎老师,央视老一代主持人,原是电视剧演员出身,后做过记者、编辑、导演、配音、摄影多个工种,后参加《话说长江》解说主持一举成名。

英达,电影、电视剧的导演、演员,多个谈话类节目主持人。

还有前边提到的歌星、笑星兼职或客串的,如韩红、蔡国庆、孙国庆、成方圆、戴军、买红妹……他们中有的已经不再唱歌,而成为职业主持人,像孙国庆、戴军两人,已成为电视制作公司所制作节目里的“职业主持人”。

像在江苏卫视《女人百分百》《超级震撼》及在北京台等多家电视台播出的《超级访问》节目担任主持人的戴军,早年当过印刷厂工人、装卸工、营业员、电器修理工、服装设计师,还曾在海洋馆做过一年的海豚教练,最后从歌手转行当上了访谈节目主持人。

第七类,玩票玩成的专业主持人。

董路,北京工业大学毕业,学理工科的。他先是在一家国企铁路公司当女总经理的男秘书,后热爱足球评论,考进电台当业余主持和评论员,后进报纸当足球评论主笔,后被北京台财经频道一制片人看中出镜,之后一发不可收。

袁岳,海归,零点调查公司董事长,能言善辩,玩票成了业余主持人,主持东方卫视一档叫《财智风暴》的节目。

英雄不论出处,被称为“野路子”出身的这些主持人,他们的成功都与他们的个性和天赋分不开,没科班学过不要紧,社会经历多,受过磨炼,爱钻研,爱学习,知识面宽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原因。

他们将来会像“球员”一样职业化

在2006年央视的世界杯转播解说中,著名体育解说员黄健翔,在忘情地高呼“意大利万岁”等一连串过激言辞后不久,就因诸多原因辞职离开了央视。但和当初离开央视的女主持人曹颖一样,黄健翔并没有离开电视荧屏和主持台。离开了央视,没了铁饭碗,很快就有一个大金块“砸”向他——被著名的智联招聘公司聘为“形象代言人”,黄健翔马上就找了一份挣钱的“工作”。智联招聘的电视广告一时间铺天盖地。自从做了这个电视广告,他自己也很快找到了许多份工作(黄健翔的价值被很多媒体和企业挖掘利用):开博客,联想手机广告登陆他的新浪博客;坐镇湖南卫视《名声大震》,当评委点评明星;签约加盟凤凰卫视,在凤凰卫视午间日播节目《天天运动会》担当主播(据说这档节目是凤凰卫视专门为他量身打造的);演电影,在贺岁电影《爱情呼叫转移》中客串售楼先生。

我举黄健翔的例子,是想表达,过去央视这个全中国电视主持人都向往的“神圣的地方”,开始有人“不珍惜了”,央视从过去的单向流动——调入,到后来开始也有人陆续跳槽了。这个行当日益市场化、职业化了。

先后从央视辞职的有:

杨澜,央视《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1995年出国留学,回国后加盟凤凰卫视,2000年创办阳光卫视频道;

程前,央视《正大综艺》节目主持人,离开央视的程前加入了欢乐传媒综艺节目《欢乐总动员》担当主持人,后涉足影视界;

倪萍,跳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重操演戏本行;

曹颖,央视《综艺大观》《半边天》《万家灯火》主持人,辞职后,成为影视歌三栖演员,加盟湖南卫视担当《智勇大冲关》《80、90》《芒果训练营》等多档节目主持人,还主持湖南台的多场大型晚会。

赵琳,央视财经频道《生活》主持人,现名赵子琪,2002年从央视辞职进入影视圈;

文清,央视文艺频道《音画时尚》主持人,2005年辞去央视主持工作,进入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电视剧公司当演员;

方宏进,央视《焦点访谈》主持人,因人事关系屡次无法调进央视,当了多年“临时工”后,离开央视到上海东方卫视担当《东方夜新闻》主播;

骆新,原央视《当代工人》节目主持人,离开央视到上海东方卫视担当《东方夜新闻》主播。

邱启明,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主持人,2012年7月被湖南卫视挖走,接替何炅主持改版后的婚恋交友节目《我们约会吧》。

2012年8月,湖南卫视推出一档知识揭秘性节目《谁与争锋》,就动起了挖央视名嘴的主意,他们拟请柴静做主持人,柴静在去央视前,曾经是湖南卫视《新青年》的主持人。

2013年3月,央视的著名主持人李咏、白燕升、王凯又从央视辞职。

过去只有央视到地方台“抢”人,很少有地方台反过来到央视挖人的情况。

有人分析,虽然原因有多种多样,但之所以出现一些著名主持人纷纷从央视辞职的离开央视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因为央视纪律严,央视规定主持人不能主持央视本台以外的节目,不能接拍商业广告,参与影视节目拍摄等;二是地方台这方面较为相对宽松的管理宽松(如果不与签约某电视台签约,做商业广告更无人限制管),并且在挖人时能够不惜重金;三是央视主持人多、相似节目多、竞争激烈,造成的发展空间小、压力大等。

和央视的少数辞职跳槽相比,电视圈给了“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主持人们更广阔的空间和流动的自由度。主持人的引进和使用更为“市场化”,这也是新的主持人体制给电视业带来的市场冲击。

近两年,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浙江卫视等几个机制灵活的地方卫视,轮番高薪挖人,也形成类似职业足球运动员转会制的情形。加上已经“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户外电视、手机电视等未来视频产业的竞争和人才争夺,中国职业化主持人的群体,将在不久后形成。

2012年,浙江卫视“一姐”朱丹先是被北京电视台请来,主持文艺频道的《每日文娱播报》,之后不久又在安徽卫视的选秀节目《势不可挡》中亮相;曹颖也离开湖南卫视,转投山东卫视;

何炅、黄健翔、元元、董路、曹颖、李湘、王芳、李斌、那威、董路、戴军、孙国庆等,这些在各家电视台得到“锻炼”、被导演们“培训”后羽毛丰满的主持人,完全有可能成为国内第一批“标明身价”的“职业电视主持人”。

11、光环背后的婚恋

看座驾、猜恋情,

嫁“两高”“一富”很正常。

找同行也不乏其人,

婚恋观念各不相同,每人一本经。

女主持人都嫁什么人?

电视台的男士们看着台里停车场上的好车常常感叹!这些香车、豪车全是配咱们台里这些美女的呀!

还有时看到一豪车从身边经过,忽然看到“那不谁谁谁吗?换车了?准又换人了!”

也有时看到一女主持人开一中低档车,就议论说:“这姐们现在还单着呢!要不就是找了一普通的男人。”

这几种感叹,是好多电视圈里的普通男女们酸不溜啾的感受。我自己在电视台工作时,和朋友们就是这样的感受。当然,这是前几年的情况,这两年,电视台有部分一般男女们,也有人开上了好车、名车,加上一些好得瑟、爱玩车的主儿,好车、名车已经不是大财富,而是“小财富”的象征了,开名车的也许就是疯狂“爱车、玩车”的时尚年轻人,不一定是富二代或住豪宅的“青年富豪”。

我想说的是,电视台的女主持人们,大多嫁得不错,或找到不错的男朋友!从她们开得车档次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女主持人,尤其是电视台知名栏目的名主持们,开几十万的豪车,也是人们预料之中,香车配美女吗!何况又是有档次、有气质的名人美女!

那电视台漂亮的女主持人们,找的都是什么样的郎君呢?

其实也无外乎以下几种类型:

嫁同行;

嫁高干;

嫁富商;

嫁高知。

12、妆彩的美与真实的脸

荧屏上光鲜亮丽的主持人们都是天生丽质吗?

他们整容吗?

电视上为什么人脸“怕白不白黑”、“怕宽不怕窄”

在电视台工作的人,在电梯里、职工食堂里、工作中看见那些在荧屏上美丽端庄、魅力四射的女主播们,已经没有眼前一亮和见了美女总想欣赏的感觉了。是不是见多了审美疲劳了?

有这种原因,但也不全是。

因为在工作中不仅经常看到她们,还要和她们接触交流,说节目谈本子,这些名主持人,在我们幕后的工作人员那里,其实是被“指挥和摆布”的对象(必须和她们交代节目的制作意图和要点等),自然她们在老百姓眼中的光环就没有了;再有她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如果不化妆(电视台播出效果的妆很重,和平时生活中女孩子的妆是有很大差距的,甚至和电影演员的妆也不同),你在电梯间近在咫尺的看她们,不但不觉得很漂亮,也许还会感觉还不如你的女友和老婆漂亮呢!

不少美女主播的脸,是化妆师(有的“名主持”还有自己的御用化妆师,这个我们会在后边谈到)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修饰出来的,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用两个小时。现实中,这是很普遍的情况。

不少美女主播是“精瘦精瘦”的“小黑丫头”。但为什么她们在荧屏上看着那么舒服、那么光彩照人呢?

电视有个特点:“怕白不怕黑”。就是说,在演播室顶棚的上百支各种灯的照射下,主持人们的脸是要有意识的化暗一些(打赭色的粉,如有在演播现场出境的男嘉宾也要打粉),打粉一是要“吸光”(不能脸上油光光的,那样在镜头里会反光),二是脸太白太油,在电视画面里就会“脸色很难看”,镜头也会“呲”(曝光过度)。“脸黑”(肤色深)的人正好,在电视里是看不出黑的。

我很熟悉的一位女主播,也是记者出身,后走上新闻主播席的,近距离观察时,能够看出她的眼角和太阳穴位置被化妆师贴上了好几条细细的肉色胶布,然后再在脸上打上厚厚的粉,但在屏幕上,你觉得她很端庄、很有气质,绝对是个形象不错的新闻女主播。

电视还有一个特点:“怕宽不怕窄”,是指主持人的脸型,窄的要优于宽的。平时生活中你的脸宽窄正合适,上了电视就会看着脸宽,在平时生活中脸较宽者,上了电视就会更宽。这一点和电影一样,这也是孩子们在报考播音主持专业和电影表演专业时,老师看形象,首先要考虑的先决条件。所以你会看到,科班出身的主持人,多是小窄脸型的,肤色白和黑无所谓。

除了依靠化妆,大家常提到的就是整容。

电视台的男女主持人,可能是中国接受整容的“队伍里”,最先驱的一批。在医学美容技术不断完善的今天,有更多的主持人接受“整容”这一手段,使自己变得更美。您不要问有谁整过容,而是要去仔细观察,哪位主持人没整过容。当然,整的程度有大有小。

前两年,我们做节目时和号称“中国医学整容第一刀”的陈焕然博士处得很熟,他高兴时就容易“泄密”,他曾透露,很多“名嘴”的整容手术都是他做的。我这里不一一列举出来谁谁整较厉害、较成功。但可以向您透露,多数男女主持人为了在荧屏上向您展示最好的形象,都得大大小小做点整容,有的还不止整一次。

他们整容的地方不外乎鼻、腮、眼睛、牙齿等。前几年就有人给我指认北京台某一身材高挑、美目传神的时尚女主播,愣是把自己上下十颗“四环素”牙全部磨掉,换成了十颗价值十几万的进口烤瓷牙。

在整容相当普及和盛行的当下,主持人们对自己的脸进行“残酷的改造”,忍受皮肉之苦,花费巨资,其实也是为了对得起我们的观众!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