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序

献给:

我的戏剧启蒙者谢恩辉(1914-1991)

为本书做出贡献的王明存(1944-2010)

以及那些年一起看戏的你们

序言:情人眼里出真知

日复一日的工作,脚步匆匆,太匆匆。要不是看到王毅这部书稿,我几乎想不起曾经过那样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与数十位当代话剧艺术家们纵论舞台、语带机锋。

对于任何一个热爱戏剧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机缘不偏不倚:话剧百年,媒体钟情,读者关注,商家垂青,万千宠爱汇集一身——当年那个名叫王毅的《北京青年》周刊主笔是幸运的,他打碎了这个彩蛋。

幸运是外部世界的赐福,才华是内心世界的修炼。当这样一个机会扑面而来时,王毅早已准备好了胸有成竹。作为一个狂热的舞台剧爱好者和票友,也作为一个从《北京青年报》中学生通讯社起步的媒体人,在机遇降临之前,他似乎已经为此准备了十几年。

在此还需要强调一个背景:王毅那一代记者的采访生涯是在文化市场最不繁荣甚至是最低谷时期度过的。 那时的电影院门庭冷落,只有个别进口大片偶尔“狼来了”热闹一回;那时的剧场萧条凋敝,不仅唤回观众很难,很多影剧院还改成了歌厅和台球厅。但是那时报纸的版面还叫“文化版”而不是“娱乐版”,那时这个行业的报道者还叫“文化记者”而不是“狗仔队”,那时的他们还有相当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面对那样的“市”道,还能满腔热情、秉笔直书,堪称不离不弃。

但也正是在那样的“市”道里,才能看出坚守者的勇气与毅力。当我们今天看到剧场门庭若市、观众摩肩接踵、记者争先恐后的热烈景象时,无法想象当年的记者们如何用自己的热情去一点点融化那冰冷的市场,并一步步走到繁荣的今天。就从王毅这一篇篇采访的字里行间,读者依然可以感受到话剧人的诚恳与热忱,而支撑着这份诚恳与热忱的是对话双方对于话剧共同的热爱。

这种热爱超越了现实利益的盘算,就像超越了功利色彩的情人之爱。情人眼里不仅出西施,情人眼里也出真知。关于中国话剧一百年来的发展史,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反思与探索,这里记录很多宝贵的思想火花。我相信,很久以后,这依然是一本对于研究这个时代的话剧历史很有参考价值的书。

余韶文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