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第三章
-
三
如果有人以为超凡脱俗就是不食人间烟火,就是进入虚空的世界,那么这就大大的偏颇了。世界同时具有空和有两种性质,“空”是永恒不变的,“有”是短暂易逝的,这两种性质涵盖在万事万物之中,这就是宇宙的真理,无论佛家还是道家以至于世界上的一切圣智之人,都在揭示这样的真理。
只有最出世的才会是最入世的,因为她已无内无外任由自在了。透彻了生命之苦的人,才能珍惜生活的甘甜,也才能享用丰富的人生。就像一片自在的树叶漂浮在河流中,任由波涛汹涌或者是微起涟漪,任由清波如碧或者是浊浪滚滚,而这片自在的树叶只是随波荡漾,自在沉浮,欣赏着潮起潮落,欣赏着春秋冬夏,这样的自在舒适、保有纯真本心,便是宝钗对待命运的姿态。宝钗享用着这世间的一切,但又超然于这一切之上。
能够达到超然与脱俗境界的人,一定对凡俗的世间有更深刻的透彻。宝钗时时散发出成熟的魅力,这成熟的魅力正来自于宝钗对世间万象的透彻。
我们且从她的《螃蟹咏》中来看她对世人的讽刺: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斧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众人看毕,都说这是食螃蟹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43]
宝钗所做的这首诗是在宝玉和黛玉所作的《咏螃蟹》诗之后所作,人们常说宝玉和黛玉是黑暗现实的叛逆者,而宝钗则是黑暗现实的顺从者。这时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为何叛逆者对现实并没有顺从者认识得更透彻呢?而且小题目要寓大意才是大才,而这大才即不是宝玉,也不是黛玉,这大才偏偏是这个顺从者宝钗,这让我们怎能不深思呢?我们且看诗中讽喻的世人是怎样的,“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从古至今,大概每个时代都不乏这样的世人吧,他们霸道横行,满腹的春秋黑黄,踌躇满志,要在世间的名利场中叱咤风云。可是到头来又怎样呢?“于今落斧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想要赚取世界的人,除赔上自己之外一无所获,这实在是令人可叹可悲的!而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只有质朴的禾黍留有香味。那些曾经满腹春秋黑黄的世人,也只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44]那些曾经叱咤一时的人物,除了给这个世界制造了一些噪聒之外,于己于人均无利益。他们在人生的迷茫中,在纷乱与浮躁中将一生虚掷,这也就是我们所见到的世人。看穿了世人的庸俗与可悲,也便看到了黑暗现实的根本。面对这样的现实,这样懵懂的浊流,宝钗所采取的姿态是“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这是决不同流的时刻警醒,这是觉悟者的冷静。
宝钗对世人有了深刻的洞察,对黑暗的现实有了透彻的认识,拥有了警醒与冷静,然后再去看这个俗世,然后再去处理俗务,这样的智慧一定不是俗人可比的。我们在《红楼梦》中虽然只能看到她处理俗务的一点一滴,但正从她这些许的点滴中,可窥得她处理俗务的圆融周到与洒脱坦然的气度。
我们可从三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一回中看到宝钗处理世俗之事的指导思想:
宝钗笑道:“真真膏粱纨绔之谈。虽是千金小姐,原不知这事,但你们都念过书识字的,竟没看见朱夫子有一篇《不自弃文》不成?”探春笑道:“虽看过,那不过是勉人自励,虚比浮词,那里都真有的?”宝钗道:“朱子都有虚比浮词?那句句都是有的。你才办了两天时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把孔子也看虚了!”探春笑道:“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子书?《姬子》有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窃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宝钗笑道:“底下一句呢?”探春笑道:“如今只断章取义,念出底下一句,我自己骂我自己不成?”宝钗道:“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难为你是个聪敏人,这些正事大节目事竟没经历,也可惜迟了。”李纨笑道:“叫了人家来,不说正事,且你们对讲学问。”宝钗道:“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了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于世俗去了。”[45]
宝钗处理俗务的根本原则正是“学问中便是正事。此刻于小事上用学问一提,那小事越发作高了一层了。不拿学问提着,便都流于世俗去了。”这便是宝钗所主张的读书是为了明理的根本原因了。读书并非要读死书,书中的道理必定要在生活中实践运用,能将真理在实践中和谐的运用,这便是宝钗的圆融与高超。生活中最细小的事情都隐含着真理,而真理又能在生活中最细小的事物中体现出来。宝钗将高深的学问和生活的细微完全的统一起来,这样她便做到了出世与入世的同时拥有。她将这样的思想告诉探春,探春定能从中得到启示。王熙凤的聪明与能干是众人皆知的,可她却缺乏了这样的智慧,她和宝钗在处理俗务上完全是两个境界。人类的最高智慧便是对世界的一切现象不偏执于一端,进行狭隘的分辨。只有同时接受所有的存在,同时进入所有的存在,不偏执于出世也不偏执于入世,而是完全拥有世界的全部,这样的智慧才是人类的最高智慧。
有了这不偏执于一端的思想,宝钗便无须避世,她将会把自己的智慧运用在最细小的生活琐事中,因为她在生活里,智慧也在生活里。我们从第三十六回《时宝钗小惠全大体》中看到宝钗处理事物的细致周到、以及言语的恰到好处,还有她绵里藏针的威严。宝钗处理俗务时是洞彻万象的,所以能做到体贴周到,又无一处疏忽遗漏。我们仅从探春在选择由哪些婆子来管理大观园中的草木花果时,从宝钗的一句“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46]中,就可见她对世人了解的深透与处世的成熟,世人的一丝私欲都无法逃出她的眼睛,这可真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47]了。宝钗处理俗务,竟然达到了这么高超的境界,我们不得不赞叹圣智之人的慧眼无遮和圆融无碍了。俗人处理事务与超凡之人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在俗务上洞彻万象、游刃有余,但又时时保持警醒与超脱,不被俗务所缠,不流于世俗,这便是宝钗入世的姿态。这样的姿态让宝钗在俗世中仍然能持守住沉静的本心,这个俗世还有什么能将她污染?还有什么能伤害她的精神?宝钗这一人物确实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
我们接下来再来看第四十七回《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中薛蟠挨打后,宝钗对母亲的劝说:
……薛姨妈又是心疼,又是发恨,骂一回薛蟠,又骂一回柳湘莲,意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柳湘莲。宝钗忙劝道:“这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他们一处吃酒,酒后翻脸常情。谁醉了,多挨几下子打,也是有的。况且咱们家无法无天,也是人所共知的。妈不过是心疼的缘故。要出气也容易,等三五天哥哥养好了出的去时,那边珍大爷琏二爷这干人也未必白丢开了,自然备个东道,叫了那个人来,当着众人替哥哥赔不是认罪就是了。如今妈先当件大事告诉众人,倒显得妈偏心溺爱,纵容他生事招人,今儿偶然吃了一次亏,妈就这样兴师动众,倚着亲戚之势欺压常人。”薛姨妈听了道:“我的儿,到底是你想的到,我一时气糊涂了。”宝钗笑道:“这才好呢。他又不怕妈,又不听人劝,一天纵似一天,吃过两三个亏,他倒罢了。”[48]
在薛蟠挨打之后,宝钗却比她的母亲冷静很多,她没有被私情冲昏头脑,而是通过冷静的分析之后,提出了处理此事的方法,这个处理的方法体贴周到,无懈可击。遇到突发事件仍能保持沉着与冷静,这是生命的定力,这是凡人所不具备的生命力量。宝钗平时修心的作用在此刻都显露了,深深的沉静才是应对万变世事的根本力量。在这件事中宝钗始终保持着不被私情私欲控制的平常心,他没有赞同母亲仗势欺人的想法,而是将事态化小,她用平常心将此事作为一件平常事去处理,这也是她读懂了书中的道理而有的智慧。宝钗的这种智慧和修养是非同凡响的,因为我们何曾见过或听说过哪一个有钱有势的人吃了亏之后,不横行霸道、仗势欺人呢?如果仅仅听说过,我们也要直呼此人为圣人了,可这样的圣人我们又何曾见过!从此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宝钗的智慧、宝钗的沉静、宝钗的品质、更看到宝钗平等思想的光辉。拥有了圣智的宝钗不会认为坏事只坏,好事只好的,她能洞彻事物的每一层面,因此当她母亲又是心疼、又是发恨的时候,宝钗却说薛蟠因无人能管,在外面吃上两三次亏倒是好事。从坏事中看到好的一面,这需要一双慧眼,这双慧眼能洞彻世间一切磨难之后所隐藏的真理,也许这才是我们的真正得到。
真正的智慧是全然接受这个世界的存在,全然接受自己的存在,接受这个世界的白天和黑夜,接受自己命运的幸与不幸。只有全然的接受了,我们才懂得珍惜这短暂的生命,才能沉浸于其中享受生命所赐予的苦与乐,同时也才能拥有超然其上旁观的智慧。宝钗对生命的探索是深刻的,她所拥有的人生境界也是常人所无法达到的,因为她拥有了全然的世界,所以她无须喜欢白天而痛恨黑夜,她会在白天和黑夜里都任由自在而不失本心的。
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庄子的几句话,倒像是对宝钗的绝佳注解:
……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安化安不化,安与之相靡,必与之莫多。……圣人处务不伤物。不伤物者,物亦不能伤也。唯无所伤者,为能与人相将迎。[49]
了解了宝钗的从容入世和圆融无碍,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宝钗为何劝宝玉要留心经济学问了,宝钗是不伤物者、亦不被物所伤者,她是与物化者,她能对这个世间的一切都保持超然的进入,经济学问当然也不会例外。作为男人的宝玉是无法逃避在社会上立足的社会与家族责任的,既然无法逃避,宝钗当然会主张积极的进入了,她自然就会劝宝玉要留心经济学问。可是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境界,而两个人如果是在同一个精神境界,这就容易沟通,如果不在,那么就会有误会产生。宝钗和宝玉正是在此一问题上产生了误会。宝玉厌恶这个污浊的世界,他逍遥于大观园中,躲开那个浊臭的世界,保有自己的清白。他还没能进入宝钗所拥有的那个圆融无碍、无善无恶、无须分辨的完整世界。每一个人都只能透彻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那个较低的境界,而永远无法看懂自己还没有经历过的那个高超的境界。宝玉也不例外,宝玉还不懂得宝钗的高洁,他用分辨心去看待宝钗,以为宝钗是被经济学问污染了的女子。这样的误会,最终导致他们无法在心灵上完全沟通。身处不同境界的人,就是身处不同的世界,这不同的世界就是他们的距离,也是他们的不幸,这就有了那首《终身误》: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50]
宝玉是自误了,可这也是命运的安排,宝玉身陷其中又能怎样?宝玉终究无法和宝钗进入那个爱情的世界,这是因为黛玉之死让宝玉无法释怀,这是因为宝玉和宝钗对人生的探索在不同的两个层次、不同的两个境界所导致的。谁也没有错,每一个灵魂的探索都是孤独的,他们也不能例外。所以即使是“山中高士”对自己“齐眉举案”,但宝玉仍然只能“空对着”!这是生命最深刻的孤独!这也是二宝婚姻不幸的根源,这不幸具有人类普遍的意义,因此这不幸才让人们这么哀婉叹息、惆怅难解,这惆怅慨叹的正是灵魂深处那无可排遣的孤独!
如果我们以为具有了圣智之人是没有了七情六欲之人,那我们所知道的不过是死的圣人,而不是活的圣人。具有圣智之人,他的感情比凡人的更丰富更深沉,凡圣的不同正在于凡人被感情所控制,而圣人则有控制感情的力量,她用这种力量将感情升华,使它变得更加深沉纯粹。凡人被命运拖着走,圣人在命运之中漂泊、任其沉浮,同时又在命运之外观望,保有沉静的本心不变。人生的不幸会降临在每个人头上,无论你是凡是圣,不同的是凡者在不幸面前愁苦不堪、虚掷生命;圣者在不幸面前沉着冷静、超然旁观。我们无法看到《红楼梦》原著中宝钗婚后的生活,但我们却从第二十二回中宝钗所作的灯谜诗中看到了宝钗不幸婚姻的轮廓: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更无须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需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51]
宝钗是不幸的,即使她能够超然于命运之上,人生的大苦也不能逃脱,这不仅仅是宝钗不能逃脱,基督也不能逃脱,佛陀也不能逃脱。这是我们这个有坏有灭世界的局限,这也是整个人类的局限。宝钗这首灯谜前六句预示了他不幸的婚后生活,这不幸是一个女人情感的煎熬,这煎熬真是痛彻灵魂的,这痛彻是那个世上最多情的男子给她的。如果世上最怜香惜玉的男子,也能让一个女人这么痛苦,那么爱情又有什么可值得期盼的呢?宝钗是水做的女人,水做的女人有万种柔情,即使这柔情无人能懂,尽付东流,她也会涟漪款款、恣肆荡漾的。女人就是情感,情感就是女人,智慧只能让情感升华,却决不能让情感泯灭!宝钗将自己的情感锻造的成熟深沉,可惜宝玉却无缘读懂,这是女人最深的不幸,这痛又怎能不痛彻灵魂呢?面对这样的不幸,我们看到的是宝钗对自己的劝慰“光阴荏苒需当惜”,每一个人的归宿都是死亡,我们每一天都在奔向死亡,时光荏苒,我们不该在不幸中徘徊,还是应该珍惜当下的光阴,好好珍惜我们短暂的生命。有了这样的劝慰,宝钗就能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俯视自己命运的不幸了,她便得到了“风雨阴晴任变迁”的超然。这可真正是智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她在不幸的命运中得到了尽量多的宽慰和自由。
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52]
对待命运的不幸,我们除了子舆给我们所建议的方案之外,难道还有其它更好的方法吗?而那个超然物外,逍遥于江湖之上的庄子不是也在悲伤的慨叹:
哀乐之来,吾不能御,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为物逆旅耳!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知能而不知所不能。无知无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夫务免乎人之所不免者,岂不亦悲哉![53]
只要有肉体的存在我们就不能得到完全的自由,这是我们这个世界一切有情的局限,智慧的修炼只可让我们的精神进入广袤的宇宙,而只有挣脱了肉体的负累,才能得到完整的自由。这是永恒与短暂的问题,这是宗教的命题,进入了这样的命题也就进入了人类智慧的最高领域。我不得不赞叹宝钗对生命探索的无畏与深入,她给了我们后人一个指引,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生命的高度!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