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第一章
-
第一节 辐射与可怕的肿瘤.
一、辐射会导致脑肿瘤吗一直传说在头部旁边使用手机很容易引发脑肿瘤。然而,传说毕竟是传说,这种说法有几分真几分假,事实真相到底如何?1996年4月15日,日本《报知新闻》做了这样的报道:英国报纸报道了一项动物实验,对老鼠实施手机电磁波辐射,发现这种电磁波会促使老鼠脑肿瘤的生长。英国报纸报道的题目颇具黑色幽默的味道:《危险:手机能够“烹调”你的大脑》。
关于手机电磁波是否会促进人体脑肿瘤的生长,最早发表研究结果的可能要数瑞典的科学家。1999年,瑞典的哈迪尔博士的论文指出,使用手机一侧的头部患脑肿瘤的比例与另一侧相比高出2.5倍之多,不使用手机的一侧几乎没有发生任何脑肿瘤的现象,所以哈迪尔博士推测认为,使用手机的头部一侧发生脑肿瘤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出自于手机的电磁波辐射。
这个研究结果被英国BBc广播电视台播放之后引起轩然大波,尽管哈迪尔博士的论文在数据统计等方面还不具备这方面完整的学术意义,但是已经给许许多多人带来了难以遏制的震惊。因为,迄今为止,在世界上的人们还没有开始使用手机之前,就已经有了众多的相关研究。例如,住在雷达基地附近的居民和使用雷达的军人中间脑肿瘤患者的发病人数就明显高于一般人群的发病人数。这样早期的研究结果对于今天搜集电磁波辐射是否与造成脑肿瘤发病有关的病疫学研究是很有借鉴参考作用的铺垫。已经有研究报告表明,仅仅是手机电磁波强度的1/10的微波就足以造成染色体基因出现异常。染色体基因的异变和癌细胞、肿瘤细胞的生成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早就被医学界公认的事实了。
2001年,哈迪尔博士又发表了另一篇论文,这一次,哈迪尔博士的调查研究是对瑞典国内20~80岁的1 617名脑肘-瘤患者与几乎相同的人数的非脑肿瘤患者的分析比较。
结果表明,使用模拟式手机时间长达1年以上与不使用者相比较,脑肿瘤发病率达到1.26倍之多;使用时间长达5年者发病率达到1.35倍;10年以上者达到1.77倍之多。因为当时数码式手机普及的时间还非常短暂,所以调查限于模拟式手机。共同参与研究的汉森。马尔多博士指出,随着数码式手机的普及和使用时间的增长,“脑肿瘤会慢慢地增大。在使用者没有超过10年的情况之下,是难以作出判断的”。
从免疫学角度来说,已经知道了脑肿瘤和白血病的病变期间在10~15年。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遭到原子弹爆炸辐射的受害者中间,白血病发病率高峰期到来是在10年之后。专家预测,当数码式手机普及时间达到10年以上时,这个世界上脑肿瘤、脑癌的发病率极有可能进入人类历史上的最高峰时期。
从动物实验上看,各国专家研究人员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1997年5月1日的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说,根据澳大利亚学者的实验,证明了给老鼠照射手机电磁波之后,致癌率高达2倍以上。从事这项研究的是目前负责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电磁波研究项目的负责人雷帕克里博士。实验对101只老鼠每天进行2小时的电磁波辐射,辐射的电磁波与手机是同一种类型和强度。在实验进行到第十个月时,尚未发现遭受辐射群与未遭受辐射的对照群之间有什么差异,可是,到了第十五个月时,就发现了差异,到了第十八个月时,遭受辐射群老鼠的淋巴癌相对对照群来说达到了2.4倍以上。
另外,还有实验证明电磁波会导致人体细胞致癌。这项实验是使用与手机电磁波同样的电磁波对白血球和淋巴细胞进行24小时辐射,这时,淋巴球出现了向癌细胞转换时候的染色体损伤,损伤率达到4倍以上,实验基准是按照5、V/kg人体组织。
二、年龄越小,危险性就越大日本电话公司2001年的调查报告显示,日本中小学生平均4人中就有1人使用手机。科学家指出,年龄越小越容易受到电磁波辐射的危害。这是因为与成年人相比,孩子们的头部要小得多,手机周围大量强电磁波会相对容易地被吸收到脑内。
美国的奥姆·甘地博士指出,5岁孩子头部组织平均1g的电磁波吸收量居然可以达到SAR的最高值50%。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的藤原修博士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
儿童的脑不仅比成年人小,而且质地也不同。由于质地不同导致更加容易受到电磁波危害的实验离子也在世界各地科学家研究中不断得到证实。英国的伽布里埃博士研究小组在动物实验中证实了老鼠的脑、头盖骨、皮肤等组织随着成长变化,对电磁波吸收从“容易受到危害”逐步向“比较不容易受到危害”变化发展。
同时,人体骨髓组织中存在着具有造血功能的红色组织和渐渐失去造血功能的黄色组织。红色组织的特征是水分较多,这个特征使得红色组织非常容易吸收电磁波。新生婴儿基本上都是红色组织,而成长到了20岁前后时,红色组织和黄色组织大约各占50%。从这一点上来看,伽布里埃博士指出:“不能简单地认为孩子就是缩小了的成人。”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米凯尔·肯地教授发出警告说:“头盖骨中的骨髓距离天线只有数毫米,已经预测到了更加容易受到电磁波影响的结果。然而,谁也没有测试过电磁波的吸收量。孩子们的头盖骨很薄,如果因此而导致骨髓更为容易受到电磁波辐射危害的话,这将是后果非常严重的问题。相对来说,人生初期更加容易发生恶性病变,也更加容易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
鉴于此,世界上已经有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正式发出警告,劝告不要让孩子们使用手机。
英国政府正式委托了著名的生化学者维利安姆-斯提阿德率领研究小组进行调查研究,并且于2000年5月向政府提交了报告。该报告指出:“对于孩子来说,神经组织处于发育阶段,容易受到电磁波辐射。基于上述的理由,孩子们存在着因为使用手机而容易在健康方面受到影响的可能性。因此,作为预防措施,应该劝阻孩子们不要使用手机。同时,通信公司要停止对孩子们进行使用手机的宣传。”此后,斯提阿德还在大学学会的发言中批判了手机生产商在销售宣传中把手机说成是在学校中必不可少的商品这种做法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并说:“我绝不让自己的孙儿们使用手机!”
英国政府卫生部在此基础上还编制了宣传材料,劝告未满16岁的孩子不要使用手机,并且把这个宣传材料分放在所有手机销售店内。
2000年7月,德国政府放射线防护委员会的沃尔方。奎宁委员长在发言中说道:“父母必须注意让孩子们远离手机。企业也不能把孩子作为宣传销售的对象。”
德国的小儿科医学协会于2000年12月公开发表了限制孩子使用手机的文告。
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使用移动电话的儿童容易出现记忆力丧失、睡眠紊乱和头痛等症状。
物理学家海兰德博士也对手机的电磁辐射提出了担忧。他说,18岁以下的在英国占移动电话用户中1/4的孩子更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还不是特别健全。他说:“辐射会影响人脑的活动规律,儿童尤其容易受到伤害。”他接着说:“微波的影响有点像对无线电收音机的干扰。它对人体细胞的稳定性会产生影响。’其主要影响是在神经系统方面,引起头痛、记忆力丧失还有睡眠紊乱。”他说移动电话潜在的危险还有许多不确定性。“如果移动电话是一种食物,那很简单,它们不会得到经营许可的,因为它的安全性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
英国政府组建了一个新的特别调查组确定移动电话的风险,海兰德是在参加这一特别小组后提出这些发现的。由英政府2007年5月份组织的一项对手机潜在危险的调查结果表明,应劝阻儿童使用移动电话。
尽管移动电话的电磁辐射是否会危害人体的健康还没有得到证实,但科学家同意这种电磁辐射会使脑组织发热的说法。但海兰德说,手机的真正风险来自于它的低强度辐射,即非发热型辐射,而不是使脑组织发热。
第二节 电磁辐射影响你的中枢神经.
中枢神经系统是微波辐射最敏感的部位。主要引起神经的障碍,甚至出现“脑震荡综合征”及帕金森病、肌肉萎缩等病症。长期从事通信业的工作者患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为对照组的3.22倍,职业性接触工频电磁场的女工老年性痴呆发病率也明显升高。大鼠Y迷官试验表明,在6 mW/cm2微波照射后,动物行动迟缓、逃避反射错误率增加、攻击行为下降、探究性行为降低、警戒性辨别行为低下,其中,脉冲微波对行为的影响比连续微波更为明显。脑部病变可累及各个脑区,尤其是海马、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和小脑皮层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神经细胞的营养不良性改变和超微结构损伤,神经突触变化多较明显,并常见神经胶质和髓磷脂的代谢紊乱,晚期则发生脑萎缩。
脑组织中多种酶活力下降,多巴胺受体系统、阿片受体系统、氨基酸受体系统等均发生障碍,并见五羟色胺转移酶活力下降。海马切片中腺嘌呤基和色氨酸活性表达异常。
越来越多的民用和军用电子设备使得电磁场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中枢神经系统对电磁辐射高度敏感,尤其是学习记忆的改变已成为热点研究领域。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电磁辐射可引起精神抑郁、失眠、头痛和记忆力下降等症状。学习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有关学习记忆的机制研究证明:神经回路、突触联系、神经元的形态生化成分和电活动特性等均有程度不等的可塑性。由于突触在信息传递和处理过程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因而突触可塑性是学习记忆的核心。神经信号的突触传递是由神经末梢释放递质,作为配体跨越突触问隙,作用于效应细胞的特异性受体而实现的。多种神经递质、调质以及受体问相互协调作用以完成复杂的生理功能。其中,乙酰胆碱和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等直接参与学习记忆过程;而有一些神经递质系统则是通过与其他递质的相互作用,间接影响学习记忆能力。下面以移动电话辐射为例对移动通信微波非热效应对人的认知能力与神经行为的影响,以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微波电磁辐射与神经衰弱、阿尔茨海默病和听神经瘤的相关性进行阐述。
低强度GSM微波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目前尚存有争议。GSM脉冲波及连续波暴露可导致大鼠血脑屏障对白蛋白的渗透增加,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神经元损伤,由于白蛋白渗透增加是在暴露8周后,提示初期白蛋白的泄漏可能导致血脑屏障的开放,并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血脑屏障长期开放,使脑组织对于各种毒素和有害物质高度敏感,并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
尽管实验观察到的神经元损伤对大脑功能无明显影响,但长期暴露于低强度的GSM微波辐射,可能导致人脑保留功能减退,继而在以后出现神经系统疾病,甚至可能在中年时期即出现快速衰老;低强度(900MHz)微波电磁辐射能够导致人内皮细胞的HSP27蛋白磷酸化及蛋白表达过度,这是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关键因素。而有些研究者报道,将小鼠暴露于898~l 439MHz微波电磁辐射60分钟,暴露强度为2~4w/kg,血脑屏障对白蛋白的通透性没有改变。
脑电图和脑血流图能比较客观地反映脑血管,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状态。长时间使用移动电话可能导致头痛、工作效率和记忆能力减退,也会影响人的脑电图及局部脑血流图。有研究结果表明,手机发射的902MHz微波对大脑的记忆反应有显著影响,GsM微波导致听觉记忆错误率明显增高,并影响4~6 Hz和6~8 Hz脑电活动;移动电话发射的脉冲电磁辐射(6—8 Hz和8~10 Hz)对与人记忆过程相关的脑电图有显著影响;健康男青年头部分别暴露于900 MHz(最大比吸收率为1 w/kg)的基站和手机脉冲电磁场30分钟后,暴露于基站脉冲电磁场的受试者脑血流量无明显变化,暴露于手机脉冲电磁场的受试者清醒时暴露侧颞叶前部的脑皮质局部脑血流显著增加;在志愿者视觉记忆测试中也观察到GsM移动电活能够导致受试者局部脑血流量显著减少。
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人的神经行为和认知能力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方法(NCTB),研究结果表明,移动通信等微波电磁辐射主要影响受试者的简单反应和反映大脑短时记忆能力的指标(数字跨度、数字译码和目标追踪等)。国内早期手机用户的调查结果表明,手机使用者的神经衰弱发生率明显增高。但是,移动电话对中枢神经系统认知能力的影响尚存在争议,有研究结果表明,对55名志愿者进行神经心理测验,未发现GSM移动电话对受试者认知能力有影响,受试者在暴露和恢复期间的信息处理能力、记忆力和注意力等认知能力均无明显改变,但可能影响乙酰胆碱酯酶等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密切相关的酶活性。尽管在移动电话微波电磁辐射对健康的影响方面尚存在争议,但大多数专家认为,由于不能证明移动电话微波对健康确实无害,因此还需谨慎预防。儿童对电磁辐射比成人更为敏感,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应积极开展移动电话电磁辐射对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及其将来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指人和动物获得外界知识的认知过程,记忆指将获得的知识储存和渎出的认知过程。学习和记忆是互为依存的,学习是记忆的前提,而新的学习又常常在已获得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目前认为,学习和记忆与海马、前额皮质、丘脑和杏仁核等密切相关,其中海马的作用尤为重要。海马的三维立体结构沿长轴分为4个区,分别为CA1、CA2、CA3和CA4区,它们与齿状回和下托一起构成3个环路。来自全身各处的信息进入海马,沿不同通道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发送到大脑皮质和其他有关中枢。
电磁辐射能够影响人的学习记忆功能很早就被发现。人们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电磁辐射可引起精神抑郁、失眠、头痛和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但对其发生的确切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揭示。随着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对学习记忆机制的不断深入认识,学者们对电磁辐射影响学习记忆的作用机制也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