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做好孩子的妈妈
-
孩子的心理障碍、人格扭曲、情感缺欠等问题,很多是因为家庭中母爱的扭曲和教育不得法。目前中国孩子最缺少同情心,这跟母爱的缺失有很大关系。母亲不经意在孩子心中埋下的仇恨、敌意的种子,在青春期会以各种形式爆发出来。
在长春,我接触到一位母亲,当着很多人说自己儿子不行。
开始以为她是中国式的谦虚,后来发现并非如此。我说,我跟你儿子聊过,你儿子有幽默感,有独立能力,爱学习,喜欢闯荡世界,这可是一个优秀人才必备的素质啊!那位母亲看了我一眼,不屑地说:那算什么本事,有本事考北大、清华,你看他考的是什么破学校。说到这里,妈妈眼里流露出不可抑制的抱怨,瞧了一眼站在她身边、把头垂得很低、身高1.8米的儿子。另一例是河北有个大学生告诉我:我最怕我妈不满的眼神,我总让她失望,不是我成心气她,是她无孔不入地提要求。比如她打来电话,我的声音如果不响亮,她马上不满。她下面要说的话和一脸怒气我都能想象出来。她痛苦的眼神和不满像一盆盆污水,劈头盖脸朝我泼过来,不分场合地点,让我自卑,让我觉得对不起她,那可真是一把看不见的软刀子,扎着我,让我流血却不敢喊疼……妈妈们总是拿一个理想的目标来套不断成长的孩子,可孩子是一个有思想、感情、独一无二的人。母亲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全部投到孩子身上,不顾及孩子成长的时刻表,不顾及孩子的个性特点,不自觉地重复着情绪化的、过激的行为,用各种方式催促孩子奔向那个目标。一旦孩子没达到目标,痛苦就会随时袭来。
为了摆脱痛苦,她们就迁怒于孩子,把责任归罪于孩子。
家庭教育中“女人式的痛苦”,就是主观想象和客观事实冲突造成的痛苦。这种女人式的痛苦,一直在媒体上有着明显的表现,公众反应是偏于情绪化的,而缺少真正的理性思考和自我反省。“徐力杀母”后,社会只把目光集中在徐力身上,而没有用理性的呼声来唤醒母亲们自身的反省。
我们听妈妈们说得最多的,就是对孩子的不满,全是孩子的毛病,她们想寻求解救孩子的方法。她们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应该考上什么大学,至于孩子到底达到达不到,不管;一旦达不到,就痛苦。
孩子不爱学习,一定是有原因的。成人也一样。任何人都是爱学习的,学习是人的本能。假如老师总打击他,家长总批评他,同学总排挤他,他一定会厌学的。
母亲的高标准、攀比心,失望和痛苦,虽然不说,但总会流露出来,孩子会有失败感,自责,失去自信,这对一个孩子的心灵损伤是很大的。带着这种心理长大的孩子j总是对自己不满意、不认同,成年后,就算他挣很多钱,当很大的官,精神上也不会快乐。
中国人的不快乐,已不是因为缺吃少穿,而是常常为自己没达到某个目标或没得到的某个东西而苦恼着、难过着,不断地自我折磨。
赵襄王向他的驭手学赶车,两人比赛,在奔跑中,赵襄王几次跑到前头,但最终还是他落后。他问驭手为什么最终还是他落后,驭手说:你驾车时,心里没有车、没有马,你的眼睛只盯着我,我跑前边,你着急;你跑前边,又怕我赶上,你的身心跟马是不和谐的,怎么能驾驭好马呢?这就是成语“争先恐后”的来由。
我们现代的教育应该教孩子学会全身心投人,不看前后左右,让自己处于最佳状态,这样才会做到最好。
在广州有这样一位妈妈,她说,几乎所有来广州的专家讲的教育课她都听了,教育书也买了,读了。为了让女儿受最好的教育,她在少年宫附近买了房。少年宫里开的课能学的都让女儿学了,可结果呢?从小特别聪明的女儿现在上中学了,学习成绩非常差,还不听话。我牺牲了这么多,付出了这么多,可适得其反,妈妈“呜呜”地哭开了。
这是典型的讨债心理。
实际上,这个妈妈对孩子的爱是扭曲的,是有代价的。孩子在她那里没得到真正的爱,没得到精神支撑,比如赞许、欣赏、满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很需要这些的。
爱是一种正面能量,能够激励孩子不断成长。可我们的妈妈们,用爱的旗号、爱的面孑L、爱的语言,把孩子推向反面,破坏了孩子的兴趣,破坏了孩子的梦想,破坏了孩子向上的热情和动力,他们的学、他们的做,仅仅是因为父母喜欢,为满足别人而做,并非内在需要和内心喜欢。
我们的教育太现实,也太痛苦,只看分数。我们好多家长在干什么呢?他们一定要孩子去干他们认为有饭碗的事,去干孩子感觉不到快乐的事,从而可能把孩子的一生误掉。因此,父母的责任更多的是发现、开发孩子的才能,多创造条件,最后把孩子的才能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
我们的教育很大问题就是对孩子的才能、成长规律、潜力都不了解,只是按照大人的主观愿望去规划孩子的未来。这是不尊重生命,不把孩子看成独立、与众不同的人。如果你发现不了孩子的才能,就多问问孩子,孩子最了解自己。感到学得吃力就有问题,学得轻松愉快就说明有兴趣。
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错误定位有:牺牲者、列‘债者、追赶者、鞭扣‘者。
表现出的焦虑症状有五怕:
一怕孩子闲着,把孩子时间占满了心里才踏实;二怕孩子玩耍,把孩子攥在手心里,冲突随着孩予的成长而不断激烈;三怕孩子出错,总盯着孩子的错误,放大孩子的错误,以反复提醒孩子的错误为教育手段;四怕孩子吃亏,教孩子一些错误的、大人的人际交往方法;五怕孩子失败,学习成绩、考试名次像戴在孩子头上的紧箍咒一样,让孩子每天战战兢兢地面对一切。
一个贵州的中学生告诉我:我现在特别1~白考试,每次考完,都提心吊胆地怕知道自已的名次。排到前面,我妈就千叮咛万嘱咐,下次还得继续往前冲;排到后面,我妈就换汤不换药地说,完了,排得这么靠后,能考上重点高中吗?考不上好高中,能考上重点大学吗?从小学到高中,12年下来,一个人一直听这样的唠叨,不怕考试才怪呢。更可怕的是,这种推理和提醒已经彻底地灌进了我脑子里,我现在不论做什么事,出一点儿差错都紧张得要命,会立刻联想出一大串可怕的后果。
焦虑,已经成了家庭教育里的一种自然氛围。母亲的焦虑,几乎天天在家庭里上演,而且,这种焦虑情绪不但在家庭里相互传染,也在社会上相互传染着。
妈妈用情感的线紧紧地缠绕着孩子,画地为牢,讨债啊、报恩啊、恐吓啊、诱惑啊,孩子始终不能独立,建立不起真正的自我,总是被动和不自主,逃避问题,一辈子也不可能真正快乐。
孩子没有自己的空间和自由,处在挣脱的痛苦之中,最极端的例子就是杀母,要不就是自杀。
可以说,女人把男人对自己的态度转嫁到了孩子身上,这就是社会链条。如果女人本身得不到爱和尊重,被当成附属品看待,她也不会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去尊重。
父亲如山,母亲如水,真山真水出真人。家庭生态好,一定会培养出好孩子。父如山,遮挡风雨,涵养水源,立在那儿,把孩子托起来看世界;母如水,处处环绕滋润着,是美的、动态的。假如山是荒芜的,寸草不生;水是污水,或干涸了,穷山恶水,能培养出好孩子吗?
听说在北京一所中学里搞过一个小调查:回家跟妈妈说一句“我爱你”,看她啥反应。
孩子一:“她在看杂志,没理我。我又说:妈妈,我真的爱你。妈妈才理我,说:你不爱我你爱谁?我整天给你吃、给你喝,大鱼大肉伺候你,鞍前马后照顾你,我容易吗?看看你这次考试成绩……”
孩子二:“我姆说:你从哪儿学得这么坏?”
孩子三:“她正一边看电视、一边嗑瓜子,我说第一次她没反应,听完第二遍,她把瓜子盘一放道:说吧,你要多少钱?”
我认为现在的孩子开放,表达感情直接。孩子尤其是在遇到痛苦和挫折时,非常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真心的爱。一个得不到爱滋润的人,脸上是没有光的,眼神也没光,肌肉会变形,不正眼看人,脸阴沉沉的,内心是胆怯的。
让妈妈成长的最好办法是:妈妈要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喜欢的事情,能找到自己为人的快乐。一句话就是独立。
人做事,需要脑力、体力、心力。哪个方面出问题,人就不算是健康的;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就等于母亲向社会这个庞大的肌体输送了一个健康的细胞。孩子最需要爱的时期是3岁之前,再大到7岁,妈妈一定要给足了。孩子一天天长大长高,对妈妈的需要越来越少。等孩子17岁,每天都有自己的安排,想关心都没机会了。
我曾经问过一个孩子:“你妈妈几岁了?”他告诉我说:“妈妈7岁了。”我一听奇怪了,妈妈怎么会7岁?孩子却更加奇怪地看着我说:“妈妈是生了我才做妈妈的,所以妈妈和我一样大。”
作为父母,担任爸爸妈妈这个角色的时间和孩子的年龄是相同的,要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和孩子沟通的手段、技巧都要注意。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