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第一章

敬业就是尊崇自己的职业,其具体表现在工作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其中糅台了一种使命感和道德责任感。敬业精神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也是员工生存、发展所必需具备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任何公司都欢迎敬业的员工的加盟,同时也会给予现有员工必要的激励以使其更加敬业。

敬业,优秀的起点敬业,顾名思义就是敬畏并重视自己的职业,把工作当成事业,为之付出全身心的努力。抱着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态度,克服各种困难,即使付出更多的代价也心甘情愿,做到完美无缺。

一个人即使没有一流的能力,但只要拥有敬业的精神,同样也会取得不菲的成就;相反,即使你的能力无人能比,却缺乏敬业精神,那么,也不会做出什么业绩。

一个人在工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要战胜困难就要有敬业精神。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代社会,亳不夸张地说,一个组织的生死存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成员的敬业程度。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只有员工具备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忠于职守的职业道德,才有可能创造出优质的产品,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当敬业意识深植于职工脑海里,那么他工作起来就会积极主动,并会从中体会到工作的快乐,从而获得更多的工作经验和更大的成就。当然,要取得成功需要一定的努力,虽然努力不一定立竿见影,迅速奏效,但如果不具备敬业精神,那连成功的可能也没有了。

有一位成功大师在谈到“敬业精神”时说:“有许多非常优秀的大学生,在学业有成步入职场后,却对工作缺乏敬业精神,往往抓不住成功的机会,结果非常遗感。”他的话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知道,一棵树如果缺少了水的浇灌便会慢慢枯萎。其实成功就像一棵树,也需要水的浇灌,那就是敬业精神。没有了敬业精神,树的生长就会受到阻碍,枝叶就会逐渐萎缩凋零,最终干枯而死。而对于作为大地和土壤的组织来说,如果植根于其上的树木凋零了,失去了根的归附,没有了绿阴的遮盖,它也会变得越来越贫瘠。

我们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就像一棵树一样,如果养育它的这片土地贫瘠,那么,树就会生长不良甚至枯萎。而组织的情形稍微好些,一棵树的枯萎还不致对其造成致命的伤害;但如果整片土地上的树木成片枯萎的话,那它也会遭受土壤风化、水土流失等危险。这说明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保持敬业精神来对待工作,首先受益的必定是自己,其次才是组织。

敬业精神应成为职业人士的特质,缺乏敬业精神的员工将最终被组织淘汰出局。但是,一些现代职业人士还缺乏对敬业的意义和价值的理解。这些人总是以为提倡敬业是领导为了更好地调动员工积极性而施的诡计,是对员工的一种彻头彻尾的道德愚弄。但事实并非如此。员工缺乏敬业精神当然会对组织造成莫大的损害,任何一个组织的领导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形的发生,但缺乏敬业精神首先毁掉的一定是员工自己的前程。

我们不论从事什么职业,拥有多高的聪明才智,掌握多少知识技能,只有以高度的敬业精神,把工作当回事儿,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工作,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出色的成绩,才能在自己的领域里出类拔萃。

麦克从某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研究所。这个研究所绝大部分工作人员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只有本科学历的麦克感到压力很大,可是他也很快发觉大部分工作人员对工作都很不认真,甚至在上班时间闲聊、打扑克,整天在所里混日子。

充满工作热情的麦克没有随波逐流,他一头扎在工作中。为了工作方便,他干脆住在办公室,从早到晚埋头苦干,下班以后还常常加班加点。对于同学、朋友的邀请他也很少参加。他的工作能力很快提高上去了,在经济研究方面他成为研究所的主力,并逐渐受到所长的重用。所长还对他多次进行物质奖励。快到退休年龄了,所长一心想着要培养麦克做他的接班人……麦克成功的事例说明:敬业是优秀的起点,是驶向成功彼岸的必由之路。

即使我们原来底子薄、水平差、能力低,但通过努力敬业,我们也可以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就像麦克那样成为优秀的职业人士。因此,每位想追求事业成功的人首先要具备的便是敬业。

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敬业是一种使命,是职业人士应具备的职业道德。把敬业当戍一种习惯的人,能够从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把敬业当成习惯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就。

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的人在工作中会尽职尽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

其精神也能感染他人,因而也更能引起领导的关注。

如果一个人没有敬业精神,就不要谈为公司负责,对工作负责,更不要奢谈什么成功。毕竟在当今社会中,一个人是否具备敬业精神是检验员工是否胜任一份工作的首要标准,是衡量员工是否把工作当回事儿的重要尽度,因为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对工作的不负责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

李悦是一个装潢设计专业毕业的中专生,由于学历不高年龄又小,在找工作过程中她所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最后她靠了一点关系进入一家设计公司。她知道自己的工作来之不易,所以她在大家每天乐此不疲的闲聊时还在不断地学习,让自己尽快从一名学生转变为公司的员工。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员工请教,她对工作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在实习的一年时间里,她居然是公司两次加薪时都被提薪的为数不多的几人中的一个。对于这个年龄来说,她的工资已经是比较高的了。但是李悦并没有因此满足,她利用节假日的时间报了培训班充电。用她自己的话说:我喜欢自己的专业,也喜欢目前的工作,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去。她也得到了领导的好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一定会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

事实表明,当我们敬业精神增加一分,别人对我们的尊敬也会增加一分。

敬业的回报就是无限多的关注和无处不在的发展机会。如果我们能将敬业当成一种习惯,也就不愁事业无成了。

有些人天生就具有敬业精神,任何工作一接手就废寝忘食,不完成不罢休,也有些人需要培养和锻炼敬业精神。如果我们是敬业的人,就能从工作中得到比别人更多的经验,而这些经验便是我们在职场生存和发展的资本。

就算以后换了工作,从事不同的行业,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有效的工作方法同样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的敬业精神会为我们的成功带来帮助,让我们终生受益。因此,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是我们每个人需要修炼并加具备的。

王燕是一家IT传媒公司新来的前台人员,她每天的工作就是不断地接待前来公司拜访的人员。除此之外,她还要不断地帮助公司的一些领导整理、收集、复印、打印各类文件材料。在公司的其他员工看来,王燕的工作显得枯燥乏味,甚至认为她就是一个为公司打杂的。但王燕并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思,她说:“我每天完成工作就是对公司的忠诚,就是对我的职业负责,就是一种敬业,我不管别人说什么,只要我尽职尽责地工作,就感到非常快乐。”

在这种动力下,王燕每天尽职尽责地做着属于自己的工作。久而久之,她发现公司在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甚至公司的一些经营也存在问题。

当王燕发现公司存在这些问题之后,她每天除了完成必须的工作外,还认真搜集一些资料,包括那些过期的资料。她把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分类,查询了很多经营方面的书籍并进行认真分析,然后写出建议。

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她终于写出了一份建议书,然后连同自己日常收集的资料一起交给总经理。起初,总经理没有在意她的这份建议书,顺手就把它放在了办公桌上。

大约过了一周时间,总经理才无意瞄到了这份建议书,并从头到尾认真读了一遍。读完之后,总经理才意识到事态严重性,但他一时想不起这份建议书是谁写的,于是他开始到各个部门去查询。当他知道这份建议书是出自一位前台人员时,非常吃惊:这样一个前台人员,为什么能够发现公司存在的这么多问题,而且撰写的建议书竟然拥有这样缜密的思维,并且分析细致入微,有理有据。

第二天,总经理就召开了各部门会议,并决定采纳王燕提的多条建议。

从此,公司总经理对这位前台人员也另眼相看,并委以重任。但王燕认为,她只是尽职尽责地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而已。从公司的角度来讲,她这样做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她明白如果公司出现了问题不能生存下去,她也就失业了,所以她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公司做这些,至于更好的发展机会,完全是她意料之外的。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作的机会也多了起来,但你千万不要就此以为有大把的机会等着你,而对目前的工作“横挑鼻子,竖挑眼”,也不要因为对目前的工作不满意就漫不经心地混日子。

每一个职业人士,都应该磨炼和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并把敬业当成一种习惯,当我们把敬业作为一种习惯时,工作的过程就会充满快乐。

把敬业当成习惯之后,或许不能立即带来可观的收入和回报,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养成“不敬业”的不良习惯,你的成就就一定有限。因为你的那种散漫、马虎、不负责任的做事态度已深入你的意识和潜意识,做起任何事都会产生“随便做一做就行了”的直接反应,其结果可想而知。如果一个人到了中年还是如此,很可能会就此蹉跎一生,难以取得好的成绩。

所以,短期来看敬业是为了组织,长期来看还是为了自己!敬业的人,才会由差变优,由弱变强。敬业的人还有这样的好处:

(1)容易受人尊重。就算工作绩效不怎么突出,但别人也不会太挑剔你的毛病,甚至还会受到你的影响变得敬业起来。

(2)容易得到提拔。任何组织的领导都喜欢敬业的人,因为你敬业是为了组织发展赢利,可以减轻组织的负担压力,领导就会对你信任,自然会视你为“骨干”和“中坚”。

每一个职业人士,都应该磨炼和培养自己的敬业精神,因为无论我们将来做什么工作,到什么位置,敬业精神都是我们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

干一行,干好一行无论我们从事哪种职业,都要有于一行,于好一行的决心,这是成功的关键。

一个人如果对丁作感到厌倦,没有热情和爱好之心,觉得工作是一种苦役,那么他一定不会有所成就。

现代社会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一辈子不会仅仅服务于一种或者一个工作岗位,那么“干一行,干好一行”就是做一名好员工的思想基础。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或失败等不如意的事情时,许多人习惯抱怨社会不公正、命运不公平,认为社会有问题、同事有问题、单位领导有问题,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同学、朋友、领导等外在因素。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些堂而皇之的借口:假如我有钱……假如我从小就……假如我早一点……假如我现在是30岁……假如……这些借口都是不必要的,归根结底是你没有把眼前的工作当回事儿,没有做到干一行,干好一行。

任何情形下,你都不可以对工作产生厌恶。若你为环境所迫,只能做些无趣的工作,你也要努力设法从这乏味中找出些乐趣、意义来。只要是应当做而又必须做的工作,就不是完全无意义的。把眼前的工作干好,会使一切工作都有意义、有趣味。

那些成功、快乐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干一行,干好一行。因为他们坚信:干好工作总会有出路。生活中的失败者,则是干一行怨一行,认为倒霉的事总让自己摊上了,抱怨命运不好,抱怨社会不公。少抱怨他人和社会,多检查改造自己,这才是人生的真谛。下岗女工王英的故事,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真理。

王英原是北京一家工厂的挡车工,下岗后,没有去抱怨命运,而是实实在在地去做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北京贵宾楼饭店洗手间的保洁员。她为找到这份工作而高兴,觉得自已能胜任的工作就是保洁员。保洁工作对保洁员的要求极为严格,八小时工作时间内要不停地擦拭、清扫。一天下来,疲惫不堪,饭都不想吃,只想休息。时间不长,和她一起来的八个姐妹都承受不了保洁工作的劳苦而辞职了。家里人劝王英不要受罪了。她想:作为一名下岗女工,没有其他技能,选择工作的机会不多,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干一行就要把它干好。

由于她工作认真,得到领导和客人的好评,她由保洁部调到商品部当销售员。为了适应新的工作,她努力学习商品知识、销售技巧、商业英语,并热心对待每一位顾客,销售额逐月上升,多次受到领导的奖励。

就在这个时候,王英工作的场所要停业装修半年,她又一次下岗。在待业的日子里,她看到一家茶店招聘服务员的广告。但招聘的条件很高,年龄要求18~25岁,要懂英语,还要了解中国茶文化。王英前去应聘,软磨硬泡,并极力陈述自己年龄大的优势和好处。最后,老板带着疑虑收下了她。

为了学会泡茶,她反复操作,手上烫出了大泡;为了分辨不同的茶叶性状、品质和口味,她反复试泡试喝,甚至喝得心发慌,睡不着觉。有的客人来了一次,第二次不来了,她就反思自己哪点没有做好。很快,她掌握了茶叶和茶艺的基本知识,学会了一套推销茶叶的技巧,上岗两个月就被老板提升为店长。

在茶叶店的两年时间,她不断地以提升自己为出发点。在第四次茶文化展和第六届国际西湖北京茶会上,王英的八仙茶获得了茶会茶艺表演一等奖。

几年后,王英与人合伙开办了聚福隆茶庄,她由一名将近不惑之年的下岗女工,本着干一行,干好一行的人生理念,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老板。

“遇到障碍我会诅咒,然后搬个梯子爬过去”这是美国黑人亿万富翁约翰逊的一句名言。如果你认为工作乏味,那么厌恶的心理、厌倦的念头就会导致你失败。用积极乐观的心态“搬个梯子”过来,成功就离你不远了。

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才能专一行;专一行,才能干好一行。这是对工作忠诚的表现,作为一名合格的员工,首要条件就是要热爱你的工作。

只有热情主动的工作才能发挥自己的全部才能,才能做到干一行,干好一行。

工作力求尽善尽美做任何工作都要力求尽善尽美,只要把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完美、更快速、更准确,就能提升工作业绩。

在一座宏伟气魄的建筑上,有句格言感人至深,那就是:“在此,一切都要尽善尽美。”“追求完美”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工作的座右铭。如果每个人都遵守这一座右铭,无论干什么事都全力以赴,追求尽善尽美,那么人类不知要进步多少呢!

敷衍了事的人,做事会疲于应付,这样的人难以取得骄人的成绩。粗劣的生活源自粗劣的工作。对工作敷衍了事不但会使效能低,还会让人丧失原来的才干。因此,粗劣的工作会摧残梦想,搞乱生活,阻挡前进。

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凡事不达目的不罢休,力求完美。世界上,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追求完美的人。如果我们做事或是半途而废,或是“还算可以”即止,那么我们就永远与成功无缘。

有人说过:“轻率与疏忽是旗鼓相当的瘟神。”很多人之所以粗枝大叶,就在于他们只图享受,不思进取,根本没有将本职工作当回事儿,缺乏追求卓越的意识。

职位的晋升是建立在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的基础上的,工作总是追求尽善尽美的人才有提升的机会。

阿穆耳饲料厂的厂长麦克道尔之所以能够从一个速记员一步一步往上升,就是因为他在工作中总是追求尽善尽美。他最初在一个懒惰的经理手下做事,那个经理习惯于把事情推给下面的职员。有一次,他吩咐麦克道尔编一本阿穆耳先生前往欧洲时需要的密码电报书。

如果是一般人来做这个工作,他就会简单地把电码编在几张纸片上敷衍了事;但麦克道尔可不是这样不把工作当回事儿的人。他利用下班的时间,把这些电码编成了一本漂亮的小书,并用打字机打印出来,然后再装好。完成之后,经理便把电报本交给了阿穆耳先生。

“这大概不是你做的吧?”阿穆耳先生问。

“不……是……”那经理战栗着回答。

“是谁做的呢?”

“我的速记员麦克道尔做的。”

“你叫他到我这里来。”

阿穆耳对麦克道尔亲切地说:“小伙子,你怎么会想到把我的电码做成这个样子呢?”

“我想这样用起来会方便些。”

“你什么时候做的呢?”

“我是晚上在家里做的。”

“是吗,我特别喜欢它。”

这次谈话后没过多久,麦克道尔便代替了以前那个经理的位置。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