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图书频道> 职场励志> 跟奥巴马学思考:思想决定成败> 第 3 章 创新思维:看奥巴马创新的智慧
第5节 打造一张创新思维的通行证

“或许,我们今日遇到挑战前所未有,所有的情况完全陌生。但是,我们赖以走向成功的价值观从未改变--诚实、勤勉、勇敢、公正、宽容、好学、忠贞和爱国。我们的历史亦由这些真理推进,亘古不变。如今,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责任时代--人人都需重视,对我们自己,我们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有一份责任。我们会欣然接受这份责任,人生也正因此而充实。”

--奥巴马

给自己留点时间来思考问题

我们每天都很忙,甚至有的时候,我们都忙到了这样的程度:忘记了自己到底是在为什么而忙。结果忙来忙去,都是在原地打转。为什么我们忙得来的结果居然是这样的呢?个中关系主要还是少了点思考的时间。其实,区分成功者和平庸者,不在于你是否天天在忙碌,而在于你是如何通过思考把你的时间经验化成了你的精神财富。

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卢瑟福对思考极为推崇。一天深夜,他偶尔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埋头试验,便好奇的问:“你在干什么呢?”

学生回答说:“在做试验。”

“下午呢?”

“做实验。”

卢瑟福开始皱起了眉头,继续追问:“那早上呢?”

“也在做实验。”

勤奋的学生本来以为能够获得导师的一番夸奖,但是,没想到,卢瑟福的反应居然是大为恼火,厉声斥责:“你一天到晚的在做试验,那你有什么时间来进行思考呢?”

很多时候,我们宁可让岁月淹没在仿佛很有价值的忙碌当中,却极不情愿去拿出时间来进行思考,以至于思考总是在低水平的层次徘徊,结果还是一无所获。因此,在平时,我们应该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习惯,以此来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智慧水平,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留点时间来思考问题。奥巴马在中学的时候,就开始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这个习惯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个习惯还得益于他的母亲。

在奥巴马接触毒品的那段日子里,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对未来也失去了信心,毒品成为他回避社会和现实的最好避风港。但是,在母亲的开导下,他逐渐开始思考,反思自己的困境,从书本、亲人身上汲取力量。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后,奥巴马决定一切重新开始,彻底摈弃那些在西方学院养成的坏习惯。为了有一个崭新的开始,他甚至还重新的使用巴拉克这个名字。主修政治学期间,他定期参加黑人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包括反种族隔离抗议活动等等。就在1983年毕业前夕,他决定把社团活动组织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经营奋斗。他的行为方式体现了他思维的走势和发展方向。甚至,在他的自传当中,我们也能够看到奥巴马思考的痕迹。

在自传《我父亲的梦想--种族和继承》的结尾中,奥巴马写道:美国法律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从中我们了解到这个民族一直在与其良知进行着辩论:我们的社区是什么,这个社区究竟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自由?我们能尽的义务有哪些?如何把权力变成正义,把情感转化为爱?在法律书里我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像布朗诉教育局案这类的案例中,为了私利和贪欲而放弃良知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在美国的法律中,当听到来自各层面的声音和意见,我又深受鼓舞,深信只要我们仍然敢于提出这些问题,那么把我们维系在一起的良知最终还是会占上风。

奥巴马的思考为他带来了无穷的智慧。因此,我们再忙,也要留出思考的时间,有时候,一小时的思考胜过一周的忙碌。因为只有思考能帮助我们从无效走向有效,只有思考能帮助我们从有效走向高效。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思想需要经验的累积,灵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累积、沉淀、宁静、观照,哪一样可以在忙碌中产生呢?思考,是创造力的有机土壤,不可或缺。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正像肌肉离开劳动和锻炼就会变得萎缩无力一样,智慧离开紧张的动脑,离开思考,离开独立的探索,就得不到发展。”

学而不思则罔。当我们在重复的日日月月当中重复着相同的事情,那我们就会日趋的麻木,我们的思维也会日趋的老化,这就更别提去思维创新,去开创新局面了。所以,朋友们,今天再忙,也留点时间给自己思考吧!

培养问题精神,多问几个“为什么”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世界本是问题的世界,没有问题就不成其为世界。问题的关键是知不知道问题、能不能发现问题以及会不会解决问题?这就说明我们应该具备一点问题精神。问题精神帮助奥巴马找回了他人生的定位。

当奥巴马开始懂事的时候,他就开始思考自己存在的价值,他考虑一个生长在白人家庭里的黑人的身份定位,他在考虑种族之间那根深蒂固的纠缠,他在考虑别人认同与自我认同之间的矛盾。他还常常问自己:亚裔姓名、非裔父亲、白人母亲的标签对自己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者是思考:如果白人歧视黑人,黑人也应当反向歧视白人吗?如果是这样,又该如何来对待白人和外祖父母?一系列的问题纠缠着奥巴马,让奥巴马一时陷入了沉思。而不断沉思,自问的结果就是让美国诞生了一位为消除种族隔阂而奋斗的黑人总统。

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基石。但是,在我国,问题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主要表现为:不敢或是不愿提出问题,不能或是不善于提出问题。这对发展我国的创新思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阻碍。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

一般来说,显而易见的问题很容易就能让人发现,难以发现的是蕴含在习以为常现象背后的问题。所以,发现表现为意识到某种现象的隐蔽未解之处,意识到寻常现象中的非常之处。从这个意义上说,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正因为如此,心理学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点是:科学上很多重大发明与创新,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毋宁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成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定理”的科学修正及创新,非常清晰而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比萨斜塔上的试验几乎人人可为,但是能意识并发现这一问题存在的仅有伽利略一人。就像每天有无数的人烧开水都可见到水开时壶盖会跳,但没有人能像瓦特那样提问:壶盖为什么会跳?正是瓦特的这个问题以及由此发明的蒸汽机,直接推动了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是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所以没有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活动将成为无本之木。

一个人需要树立“问题意识”,才能更主动地去改造主客观世界;一个团队,尤其是企业团队,更需要强化“问题意识”,才能健康发展。为此,一些优秀企业家非常注重强化“问题意识”,“危机管理”、“末日管理”成为他们追仿的模式。管理者以超乎常人的“问题意识”,给员工以紧迫感和压力,促进员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海尔的张瑞敏就是范例。他把他的“问题意识”变为了全员的“问题意识”,要求每个员工每天对自己做的每件事都进行控制和管理,要“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而不能拖延和储藏当天的矛盾和问题。他们因此而获得成功。

一个人的发展,最可怕的不是与他人之间的差距,而是在于不知道差距在哪里。而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差距,究其原因,显然是缺少了一种“问题意识”。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

创新思维要有坚强的意志做后盾

理论创新过程是一个非常难熬的过程。有时候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同。要创新成功,这就需要我们具备坚强的意志来抵抗那难熬的岁月。

奥巴马上台后,要面临的是大萧条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危机,他在美国走向衰落的时候上台,他担负着让美国重振大国雄风的使命。要在这样严峻的形势当中找到解决方案,这就要求奥巴马能够具备冷静看待当前的局势,事实也证明奥巴马他能胜任。在2009年3月7日,奥巴马发表面向全美、每周一次的例行广播讲话的时候,他称眼前的艰苦时期是一个“巨大机遇”, 此外,他还为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闪电”措施和资金巨大的经济计划进行辩解。奥巴马在这次讲话中称:“对于每一次考验,每一代人都能从中发现他们的忍耐力和在大危机中发现大机遇的能力。这也是我们今天能够做到和必须做到的。我也绝对相信我们一定会做到。”在这次讲话中,奥巴马并没有对年底前是否能实现经济复苏做出判断,只是称经济转暖的时间由很多因素决定,其中最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呼吁其他国家支持金融市场发展,并与美国协作。奥巴马没有去回避严峻的形势,而是积极的为扭转这种形势做准备。他把艰苦时期称之为“巨大机遇”,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也能很好的恢复市场的信心。

创新之路是一条艰难的漫漫长路,在求索的过程当中,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样的风险。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深圳已经构建起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模式。但是,这条创新之路并不平坦。在电脑外围硬件设备中,U盘是少数的我国的自主研发产品。它由深圳朗科科技有限公司发明的。在朗科公司的门厅里,有一个小小的展柜,不同时期不同样式的U盘向人们展示着U盘的发展历史。

朗科市场部高级经理张洲宽说,我们的专利包括闪存盘和闪存MP3。一间屋子的书用一个U盘就搞定了。我们最先推出模拟光盘启动,我们希望干掉光盘光驱!用朗科的产品取代光盘光驱!

虽然朗科公司发明了U盘这项具有革命性的替代性技术,而且还拥有很多专利,但是,朗科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那就是不打广告打官司。张洲宽说,朗科发明的U盘一推出便遭到了侵权,于是,他们只好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官司从国内打到了国外。我们跟北京的爱国者、跟日本的索尼公司--我们在中国第一个把日本的一个跨国公司告上了法庭。同时,我们在美国把一家美国公司告上了法庭。我们在中国用发明专利起诉一个国际巨头,在美国用发明专利起诉一家美国大公司,这在高科技官司中是绝对没有的。

其实,深圳不止一家企业有过这样的经历:边创新边发展、边打官司边壮大。不少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有的每年要投入上千万元来保护知识产权,但还不一定能把官司打赢,即使打赢了也得不到切实的执行。

除了知识产权的风险,不少企业在创新过程中还遇到了观念的问题。现在的宾馆饭店普遍都使用IC卡来开房门锁,这项技术就是由深圳现代计算机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龙发明的。当年给第一个用户安装IC卡钥匙的情景,让李龙至今感慨不已。

李龙说,第一个用户的大堂副理,他是个大学毕业生,素质算是比较高的。那时侯,人们的观念是:“中国人创新的?不相信!这是你做的?肯定不行!我不敢用。”于是,我们用我们美国分公司注册了一个品牌,这就好办了。我跟他说:“插了这张卡以后,这钥匙就没效了。”他一插,钥匙真的就没效了。我又拿一张新卡来,说“这张卡是给你配钥匙的,你再插这张新的卡吧。”他插完后,我告诉他:“这张新卡可以开门了。你插一下。”他一插,开了,“诶--这美国人就是聪明!”

当时我在旁边……

其实,李龙的经历和朗科公司的遭遇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深圳走自主创新之路的一个缩影,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不被认可到普遍接受,深圳的自主创新也经过了这样一个不平坦的历程。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创新之路相当的艰难。需要太多的知识积累,需要太多的经验,需要冒太多的风险,更需要太多的坚韧意志。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