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节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
作为父母,必须有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一个不分时间、场合肆意发泄自己情绪的男人或者女人,会让身边的人感到恐惧、尴尬,莫名其妙、愤怒,而在孩子面前,这样的做法更有杀伤力。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时时刻刻都快乐幸福的,也不时受到各种不良情绪的困扰。生活中的种种压力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情绪化,所以即使是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也会常常有紧张沮丧的情绪,不良情绪不可堆积,但情绪的宣泄方式是需要管理的。作为一个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就应该对自我情绪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和调节能力。
作为父母,要有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绪的能力。一个随意发泄自己情绪的人,只会让身边的人觉得恐惧和厌烦,而在孩子面前,这样的做法更加不可取。
父母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而诸如生气、愤怒、焦虑、沮丧、忧郁等等不良情绪,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果大人之间的关系是紧张的,那么孩子就会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
其实孩子很聪明很敏感,即使是襁褓中的婴儿,他也很能够感觉到家里的氛围。有人说小狗的智力水平相当于十个月的婴儿,主人喜悦愉快时,它会摇着尾巴高兴地转来转去;而当主人愤怒、哀伤时,它会夹起尾巴躲到一边,小狗对人的情绪都如此敏感,更何况是那么有灵性的孩子呢?
生活中存在一些情绪化严重的父母,他们在和孩子相处时,情绪不好的时候就对孩子大吼大叫,高兴的时候就拼命补偿,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完全由自己的心情好坏来决定,因此他们的行为往往让孩子摸不着头脑,甚至会影响孩子对是非观念的判断,因为孩子不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
有些父母甚至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出气筒,因为孩子小不会反抗,于是父母在生活中受了委屈,或者有不顺心的事情,就把怒气发泄到孩子身上。小孩子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会生气发怒,他会觉得是自己的原因,甚至会为自己无力让父母高兴起来而难过。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会经常处在自责状态中。另外,这种不妥当的发泄情绪的方式也很容易被孩子模仿。比如,父母遇到问题和不快,在家摔东西、暴怒、哭泣……这些不理智的行为,很容易被孩子学去。
有调查研究显示,父母对情绪的管理能力,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和孩子对情绪的管理能力。父母性格温和,孩子性情自然也就平和;父母如果性格暴躁,孩子遇事也难免心浮气躁。所以,控制情绪是父母需要学习的重要一课。
一个人是否心智成熟,就是看他是否具有控制、管理自我情绪的能力。能够很好的掌控情绪,意味着我们的心智成熟;心智成熟,意味着冷静和智慧。有不少人即使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但他的心智依然不够成熟,内心难以冷静地面对、处理发生的问题。父母拥有这样的心理状态是不利于培养孩子的。
父母的声音、眼神,尤其是情绪,都在不知不觉中左右着孩子的成长。一位时不时就爱发脾气的父亲,或者是一位常年以泪洗面的母亲,都有可能给孩子的成长过程带来伤痛。而这些伤痛必定会在孩子的成长中留下烙印,可以这样说爱发脾气的人通常都有一个爱发脾气的母亲或者父亲,因为他从小带着愤怒、恐惧长大,自然情绪上就容易偏激。
这种童年有过伤痛的人,等到他们自己成立家庭有了孩子之后,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所受的教育模式也延伸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因此只有父母自己觉察和改变自己的情绪困扰,阻断 “原生家庭”残留在自己生命中的负面情绪,回溯童年的缺憾,重新调整疏通自己的情绪管道,在自我觉察中成熟,就能有效避免情绪化,也才能使自己的家庭从此变得平和。
很多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情绪上的波动,其实当与子女相处的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应积极地探索自己这种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然后积极的矫正。
情绪就像生命中的河流,它起伏于我们的人生,穿越于我们的生活。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出现各种情绪冲突。然后,各种各样的感受,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左右了我们的行为和语言。此时,我们就需要以敏锐的心来体会那些或愤怒、或恐惧、或喜悦、或嫉妒等情绪的真相,然后更好的认识和了解自己。所以说,学会觉察,有利于父母及时处理负面情绪。而只有拥有积极健康情绪的父母才能够带个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反之则将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