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同学之间也要礼尚往来

我们平常经常说“礼尚往来”, 意思是说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礼”是人们交往办事的润滑剂,有了礼就会减少不少办事的阻力。求同学办事,也是一样的道理,不仅要有礼,而且需要送礼。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让同学办事,怎样显得有礼。

◎第一,“活礼”胜于“死礼”

平常我们所说的礼貌、礼仪、礼节,其实就是约定俗成的“死礼”。求同学办事离不开这些“死礼”,但是在现代交际中,最为通行的是那些可以千变万化,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可以作为办事敲门砖的“活礼”。所谓“活礼”是送礼的“礼”,它大多情况下指的是礼品。

可能有些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这种做法与那些请客送礼、走后门的人没有什么差别。其实,古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开始“送礼”了。

有一次,孔子带着子路等几名弟子去郯,途中恰好碰到了当时著名的贤士程子,他们彼此倾慕已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于是两人车盖相抵,热情交谈。

日薄西山,临别之际,孔子让子路从车上拿五匹帛作为馈赠程子的礼物。子路心里很不乐意,他认为男子若不经人介绍就与人会面,女子若没有媒人牵线就出嫁,是不符合礼的规定的,君子不能与这种人交往,而且孔子还常教导自己这样做。所以子路闷闷不乐地立于一旁,没有听从孔子安排。

过了一会儿,孔子见子路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又催促了一遍,子路仍以老师的做法不符合“礼”的规定,而不予理睬。

孔子见他倔脾气上来了,就耐心开导说:“程子是当今天下的贤士,如果现在相见不予馈赠,恐怕终生难以见面了。”子路听了孔子的话,于是就照办了。

孔子通过送礼以表达对程子的敬意仰慕,联系情感。这说明圣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还要送礼呢,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

当然,如今送礼,已不是单纯的仰慕,它也随着时代的变迁,增添了许多新的内涵。送礼给同学,不外乎为了联络感情,搞好关系,而搞好关系的目的,除“情”之外,不外乎为自己日后办事提供方便。

◎第二,给同学送礼门道多

前面提到了求同学办事也要送礼,但礼要会送,而不能乱送。

(1)“礼”要送在前面。

陈先生经营着一家公司,为了生意上的事情,他常常开车去拜访同学。一次,他驱车去一位老同学家,心想:走的时候再把给同学的礼物拿下来,于是他空着两手进了屋,大家寒暄一番,时近中午,同学也没有留他的意思。陈先生于是起身告辞,附带着说了一句:“我把车上的东西拿下来。”同学听他这么一说,马上说:“今天中午怎么能走呢?就在我这儿了。”同学的妻子也立刻转身去了厨房。

通过这件事,陈先生明白了一个道理:拜访同学,最好采用“兵马未到,粮草先行”的策略。先把礼物一放,不管是大是小,是多是少,只要有礼在,态度准没错。但是也会有的情况下,需要先办事,再送礼。例如,有时候请求关系比较密切的同学办一件小事,如果上来就送礼,显得有点儿小题大做,这时候你就可以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你一定要认真帮我办,事成之后我请客!”同学听了这话,一定会尽力的,当然并非为了你的这句话。另外,把握不大的事情,最好也不要先送礼。

(2)送礼要在平时送。

关系需要经常维护,同学之间需要常走动,送礼最好平时送。如果有了急事之后再找到同学门前送礼,未免让人感到有些势利。到了这个时候,即使你提上大包小包的东西,人家也未必会给你这个面子。我们也可能听到过这样的说法:“你瞧这人,想求我帮忙的时候才想起我。”求同学办事,最好先进行投资,关键的时候才能尽显威力。

送礼的时机需要我们把握。遇到从前的同学,他们可能会说:“有空到我那儿去坐坐。”这个时候,带份礼物到同学那里最好不过了,可能同学会说你太客气,说你们又不是外人,告诉你下回千万别带东西。你要真听他的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同学心里是很高兴的。你带着礼物去他家,证明他在你心中很重要,你常想着他。理由很简单,你看得起他。没有人会瞧不起“看得起”自己的同学,所以他一定会很高兴,并且在适当的时候给你回报。

(3)送礼,要选择适当的时间。

生活中常发生这样的事,你带着礼物请同学帮忙,他答应了。过了几天,你问他时,他却说:“那天去的人比较多,忘了什么事。”这时你才想起,上次去的时候恰逢节假日。求同学帮忙,不要凑在节假日给他们送礼,否则,他们容易“贵人多忘事”。

总之,求同学办事也需要“礼尚往来”,而且送礼要守规则。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