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林谋盛和136部队(1)
-
第三章 林谋盛和136部队
林谋盛到达印度加尔各答之后,即致信给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吴铁城,报告由新加坡撤退平安脱险的经过。吴铁城曾于1940年9月任国民党中央密使来新加坡慰问侨团,对林谋盛所组织的抗日救亡工作十分赏识,因此林谋盛觉得他是一位可以投靠的重庆政府的高官。1942年4月12日,林谋盛飞抵重庆,备受吴铁城的欢迎。在他为林谋盛举行的洗尘宴上,还一再询问陈嘉庚的下落,深为他隐居在爪哇岛的险境担忧。不过吴铁城对陈嘉庚是有成见的,因为陈嘉庚与共产党走得近,蒋介石也对他深为不满,曾经想撤换他的南侨筹赈会会长职务。次日,林谋盛又晋见了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林森在会见中始终大骂英国人,不仅骂他们拥握重兵却守不住马来亚,更骂英国人在1940年中国抗战最艰苦的时候勾结日本人封锁了滇缅公路,掐断了中国运送抗战物资的咽喉,差点置抗战军队于死地。
林谋盛在几天之后见到了蒋介石本人。蒋介石说:“好啊,你总算平安回来了。”欣慰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于右任那天在场作陪,没插话,也没用心思听,只见他手指在胡子上不停地划来划去,大概是在默练书法。军统局长戴笠也请林谋盛吃过饭。席间林谋盛得知军统局有地下人员在新加坡,于是托戴笠打听家人的下落。数天后戴笠告知林谋盛,他的家人均告平安,还告知林谋盛在新加坡的公司被摊派了给日军的奉纳金七万多元。得知家人平安,林谋盛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不久后,林谋盛谋得一个职务: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咨议及福建省临时参议员。给他这个职务的理由大概是因为他祖籍是福建。他在这个职位待的时间很短,只有一个多月。到了当年六月,国民政府海外部针对有两千华人海员流落在印度一事,与英国方面计划组织一个“中国留印海员战时工作队”,用以协助当地做消防救伤工作。林谋盛当时在重庆任这么个闲职闷得慌,一心想做点实际工作,于是就和一同从新加坡逃出来的庄惠泉报名参加这项工作。六月十三日,他和庄惠泉再度回到加尔各答,两人分别担任总务组正副组长。
在加尔各答不久,林谋盛邂逅了新加坡撤退途中认识的英国军官兀菲罗少校。兀菲罗少校告诉林谋盛,英国军方正在组建一支代号为136的特种部队,主要任务是渗透到马来亚本土做颠覆和破坏工作,为收复马来亚新加坡做准备,问他愿不愿意参加。林谋盛一听十分激动,因为他是新加坡人,应该挺身而出为星马人民的自由而斗争,而且他妻子、孩子都还在那里,恨不得马上杀回去把日本人赶走,所以立刻答应了下来。但是他领教过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傲慢和自私无能,不愿被当成简单工具。于是他建议这件事最好通过重庆政府方面,由中英两国政府合作比较有利。英国人表示赞赏,因为他们十分需要华人方面的专业人才。经过谈判磋商,中英两国很快签了协议(中国方面签字人是中央党部秘书长吴铁城,英国方面是英国驻华大使森荪),由中方选派人员,英方负责训练、装备、运送和指挥联络。中国方面先后选送了一百多人参加136部队,分别在孟买、加尔各答、锡兰宝登高等地实行严格的训练。林谋盛调到136部队之后,把老朋友庄惠泉也叫来了。两个人分别被委任为马来亚华人区正副区长。林谋盛还因此获得上校军衔。
重庆政府乃至蒋介石本人对于组建136部队一事都是高度重视的。林谋盛这样一个并不很出名的马来亚华侨逃回国内后能受到蒋介石的亲自接见让人有点意外,这说明了星马地区在蒋介石心里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早在1937年中日全面开战之后,军事专家就预测日本人总有一天会南下侵占南洋,因为日本人的战略资源包括铁矿、锡、橡胶全部出产于这里。如今这一预测变成现实,马来亚半岛落入日本人手中,成了国民党政府的心腹之患。因此,配合英国人收复马来亚、新加坡,是蒋介石十分愿意做的事情。蒋介石在这个时候亲自前往印度,会见了英国远东军事最高指挥官路易斯·蒙特巴腾,敲定了这件事。他随同外交部长宋子文会见蒙特巴腾夫妇的照片刊登在当时世界各国的报刊上,显示了蒋介石支持136部队马来亚行动的决心。
重庆方面招收136部队人员条件十分严格。一开始,中央党部动员海外部和调查局两单位在本系统内部和派驻各地的人员中挑选出最精锐的骨干,优先选用南洋回国华侨青年。后来招募的范围扩大了,一般的大学、军校、各战区的部队机关都成为征募马来亚敌后工作者的对象。经过严格筛选,所有被初步选中的志愿者会获得一张通知书,前往重庆近郊蝎台子训练营报到接受集训。从上海来的年轻人梁元明这个时候是军统局电报机要员,得知消息后心中升起了使命感,报名参加了。他虽然没有在南洋生活的经验,也不会说广东话、福建话,可是凭着熟练的英语和过硬的无线电技术获得了招募队员的负责人林谋盛的首肯,被选为集训对象。随后他就依照命令办理离职事宜,前往训练营报到。梁元明在这里结识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学员,其中有吴在新,他本是缅甸战区的情报官,是被中央情报部专门调回来的;陈崇智,原是马来亚华侨,返国在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就读,会画很摩登的油画;陈育义,原来是重庆卫戍区司令部的侦察员;阮渭昌,广东曲江人,原是广东省银行的高级职员。
经过国内的预选,挑选出来的人员要前往印度接受英国人的训练。出发前,林谋盛到训练营来与大家见面,介绍有关事宜。隔日,林谋盛率全体队员到中央党部向吴铁城秘书长辞行。吴秘书长语多加勉,并发给每人置装费法币壹仟元。次日清晨天未破晓时,林谋盛率领全体队员来到重庆沙坪坝机场,乘飞机飞经昆明前往印度加尔各答。
乘坐的飞机是DAKOTA型的双引擎运输机,自沙坪坝机场起飞后,年轻的队员个个情绪高涨。很快到了昆明机场,队员们下飞机到休息室内休息,机场方面送来了小笼包子给全队人员充作早餐。飞机加油后再次起飞,开始一路向上爬升。这一趟路程就是有名的驼峰航线,由美国飞虎队员驾驶飞机。飞机飞行高度很高,在气流中颠簸得很是厉害,呕吐的人慢慢增加了。梁元明虽不晕机呕吐,可不久后双脚从脚底开始冷起来了,并且这感觉逐渐扩至全身。这时候机舱里呕吐呻吟的声音倒是消失了,因为每个队员都冷得直哆嗦,呕吐的症状反而消失了。没有云层的时候,可以看见飞机下面的驼峰,只见形状各异的山峰顶尖部分,在云海里冒出或者铺展在云里,一望无际。过了山峰地区,飞机就开始一路下降。到了印度东部汀田机场,队员们没有下飞机,坐在机舱内等候。飞机加油之后继续向西飞,一路飞得很低,机上的人感到舒适了许多,没有人再呕吐。飞机在印度境内农村上空飞行,经过的都是田野乡村和河流草原,很是宁静。很快就到印度的加尔各答(Calcutta)机场,英国军官兀菲洛中校前来迎接,并安排军车接送全体队员往郊外英国人住宅区内一幢洋房里住宿一晚,隔日再前往山区训练营房。
初到印度接受训练的情况后来在学员的回忆中有不同角度的描述。比如上海人梁元明是这样写的:
在加尔各答住一晚,早餐后由勃罗姆(Broom)沿途照顾,坐军车到火车站上车。印度的火车,两节车厢间是不能相通的。两节车厢间的乘客,要在火车停站时到月台上交谈,或走进对方车厢上去。火车从加尔各答到目的地本那车站已是下午时分,转乘军车向山区方向驶去。来到山上停车场,仍是高山的半途中。因为没有汽车道路可以开上去,所以只好下车步行了。这山顶训练营区,地名是Singarh(辛加尔)。一路沿着羊肠小道向上前进,在半途中看到一群妇女,头上顶着各种不同容器,装着泉水下山回家去。沿途无特别可记的,不过见到黄牛两头,并立拉着装满农作物的两轮车子快跑,是印度北方某些地方的特点。当然路上牛粪满地,当地人用手捧起收好,放在家门边做成大块砖的形状,在太阳下晒干,可拿来做房屋的外墙,屋顶另铺防雨的草编物。当然牛粪气味很重,但居民安之若素,亦是令人同情。另有一种水牛养得很好,毛光亮,鼻子没有挂金属圆环,亦没有绳子牵,昂首在大马路上闲逛,车辆行人都会让牛三分,据说这就是神牛在印度的情形。来到山顶平台,看到多幢洋房式房屋散布多处。因每块平地不大,每幢房屋间都会有沟或凹地间隔着,所以没有车子行走,只有步行才可以,但备有水电生活必需品。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