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第一章

做虚心思考的芦苇,而不做夸夸其谈的乌鸦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古希腊)苏格拉底

不知从何时起,一说起哲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高深莫测的语言,艰涩难懂的理论。哲学的本意并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斋中的枯坐参禅,也不是现实中卖弄玄虚。哲学是一门“爱智慧”的学问。

“哲学”的英文单词是philosophy,这个词是从希腊语philosophia转变而来,philo意思是热爱,sophoia意思是智慧,哲学因此被称为“爱智慧的学问”。1874年,日本启蒙家西周在《百一新论》中首先用中文“哲学”来翻译philosophy一词。1896年前后,康有为等人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国,后渐渐通行。

“爱智慧”与“有智慧”不是同一个概念。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举自己的老师苏格拉底和“智者”的故事来说明:

在古希腊前期的城邦中出现了这样一批“智者”,他们自称是有智慧的人,通过传授给别人辩论和修辞技巧来获得报酬。智者虽然是“有智慧的人”,但却不是以智慧为追求目标的“爱智慧的人”,与其说他们传授的是“学”而不如说是“术”,智慧只是他们用来达到目的、获得报酬的手段。柏拉图站在哲学家的立场,把智者斥为“批发或零售精神食粮的商人”。在柏拉图看来,真正的哲学是不计较功利目标的,真正的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典型的代表便是他的导师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出生于雅典的中等阶级家庭,父亲是作坊主,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传说苏格拉底面目丑陋,身材矮小,步履蹒跚,这与人们想象中的智者温文尔雅的形象相去甚远。他平时像一个智者一样生活,以

教育青年为己任。但他与智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他从不收取学生的学费,更反对诡辩和似是而非的夸夸其谈,他自称是没有智慧但爱智慧的人。

哲学对于苏格拉底来说不是纯思辨的个人私事,而是他对当时自己所生活的城邦和时代所尽的义务。在此意义上,他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牛虻”。苏格拉底的言论使有些人感到了恐惧,为此他遭到了所谓“有智慧”的智者的反击和污蔑,同时很多雅典人也不理解苏格拉底的意图,认为他既然没有智慧又为何来教导雅典民众呢?苏格拉底最终被诬陷“亵渎神明”和“腐化青年”而入狱,尽管他在法庭上发表了义正词严的申辩,仍被雅典民众以公投的方式处死。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爱智慧者”与“有智慧者”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根本不同。前者指追求确定真理的哲学家,后者指靠炫耀技巧赚钱的“智者”。毫无疑问苏格拉底是有智慧的人,但是他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爱智慧的人,一方面不断前进追求真理,另一方面不夸夸其谈卖弄炫耀。

“哲学”的本意告诉我们要“爱智慧”,要做一株虚心思考的芦苇,而不做一只夸夸其谈的乌鸦。

走出洞穴的囚徒

每一个人在本性上都渴望求知。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哲学与哲学家最重要的精神,即批判精神和求真精神。所谓批判精神,是指哲学不会向惯常的说法、权威和传统屈服,而是敢于置疑一切,批判一切。所谓求真精神,是指哲学不会满足于停留在事物表面,而是要穿透表象,挖掘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写下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群人,世世代代住在一个洞穴中。从出生起,他们就像囚犯一样,被铁链锁在固定的地方,甚至连脖子也被套住,不能转动,更不能回头,只能直视前方。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篝火,在火与囚犯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的影子投射到囚犯对面的洞壁上。就这样,这些囚犯的一生都犹如在看皮影戏,他们不能相互观望,不知道自己的模样,也不能回头看这些影像是如何形成的。于是,他们都以为眼前晃动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事物,并用不同的名字称呼它们。

囚徒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并没有感到命运的悲惨,也没有想过挣脱束缚他们的锁链。然而,有一天,一个囚犯偶然挣脱了锁链,他移动脚步,回过头来,生平第一次直接看到了炫目的火光,这使他感到刺眼,看不清原先已经习以为常的影子。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的眼睛逐渐适应了火光,终于能分清影子和雕像,明白了雕像比影子更真实。于是,他不顾眼睛的难受,朝火光走去,走到了洞口,被人一把从陡峭的洞口拉出洞外。

当他第一次看到阳光下真实的事物时,再次感到眼花缭乱,比先前见到火光时更为痛苦。所以,他只能一步一步适应洞外的生活,先看阳光下的阴影,再看水中事物的倒影,再抬头看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最后,他终于能直视太阳,才明白太阳是岁月和季节变化的原因,主宰着世间的万事万物。

然而,解放的囚徒并没有得到一个好归宿。这个走出洞外的囚犯,回想起往事,在庆幸的同时,开始怜悯他的同伴。这些囚徒中最有智慧的,也不过是善于捕捉倏忽即逝的影子,善于记住影子的形状,善于推测即将出现的影子而已,所以仍然只是一个可怜虫。知道事物真相的人不会再留恋洞穴中的荣誉和奖赏,再也不愿回到洞中做囚犯。

为了解救他的同伴,走出洞穴的囚犯还是义无反顾地回到了洞穴里。可是,他从光明的地方重返黑暗的地方,已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别人因为他看不清影子而嘲笑他,说他在外面弄坏了眼睛。没有人相信他在洞外看到的东西,他不得不到处和他们争论幻觉与真理、偶像和原型的区别,却因此激起了众怒,大家恨不得把他处死。

柏拉图用洞穴中的囚徒来比喻世人把表象当做真实,把谬误当做真理。哲学家就是那些挣脱束缚走到洞外的囚犯,虽然解放的历程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和痛苦,但毕竟看到了真实的世界,而不是一辈子活在黑暗当中。

虽然走出洞外的囚犯没能成功地帮助自己的同伴,但毕竟他走出过洞穴,看到过真实,经历过真正的幸福,他是值得称赞的,他的失败是因为光明不能适应黑暗。相反,他的同伴是可悲的,他们没能走出黑暗,获得解放。

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

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背后的反复思考。

——(德)黑格尔

哲学是对于世界本质的思考,这种思考是剥离表象、褪去浮华的,因而有时候显得有些冷峻,有些不近世事。同时哲学又是带有反思性质的,它通常会以犀利的眼光穿透现实的迷障,让我们从纷繁的表象中得到隐藏在背后的知识和智慧,成为我们继续前行的良师益友。哲学也正是因为这种冷峻的反思才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在这个意义上,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将哲学形象地比喻成“密涅瓦的猫头鹰”。

在古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多才多艺,她同一只猫头鹰共同守护雅典平安。密涅瓦相当于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女神,她们有着相同的神力和特征。传说正是她把纺织、缝纫、制陶、园艺等技艺传给了人类。猫头鹰是密涅瓦的象征,代表智慧、理性和公平。所以,英语中有一句谚语:像猫头鹰一样聪明。猫头鹰眼睛明亮,目光锐利,洞察力强,浓密的眉毛给这种鸟深思熟虑的表情。古希腊哲人毕达哥拉斯将哲学定义为“爱智慧”,而象征智慧的猫头鹰也成了哲学 的代称。密涅瓦的猫头鹰从此流传于世。

在黑格尔看来,密涅瓦的猫头鹰飞翔了,就意味着人类的智慧启动了。但猫头鹰不是在晨曦中迎旭日而飞,也不是在午后的蓝天白云间自由飞翔,而是在黄昏降临的时候才悄然起飞,同时用冷峻的目光扫视一切。

黑格尔借这个譬喻说明:“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意指跟随在事实背后的反复思考。”按照黑格尔的说法,“反思”是“对认识的认识”,“对思想的思想”,是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如果把“认识”和“思想”比喻为鸟儿在旭日东升或艳阳当空的蓝天中翱翔,“反思”当然就只能是在薄暮降临时悄然起飞。

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同时寓意哲学的反思必须是深沉的,自甘寂寞的,同时是冷峻的。现实的压力和繁杂琐碎的事物使我们疲于奔命,在不停地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追求物质利益和享乐生活的时候,我们往往忽略了对生活和自我本身的审视。时代的艰苦使人对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事情予以太大的重视,让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生活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哲学所要反对的,一方面是精神沉陷在日常功利的兴趣中,一方面是意见的空疏浅薄。精神一旦为这些空疏浅薄的意见所占据,理性便不能追寻它自身的目的,因而没有发展的余地。哲学的反思需要“精神上、情绪上深刻的认真态度”,需要从“日常功利的兴趣”中超脱出来,需要排除“意见的空疏浅薄”。

猫头鹰是智慧的代名词,而哲学就是对于智慧的认识与应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给我们带来启迪和智慧,同时也要求我们排除纷繁杂念,用冷峻的眼光审视现实也审视自己。盲人摸象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世说新语》

认识事物背后的规律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前提,但如何全面看待事物仍然是我们要面临的问题。通常人人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角度,每个人都按他自己的看法、观点看世界,这并没有什么可反驳的。他们一个看到的是坏的一面,另一个看到的是好的一面,怎么能说他们哪一个不对呢?他们都没有说错,只是都说得不全面罢了。有一则“盲人摸象”的故事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在一个镇上,住着几位盲人,没见过世面却喜欢评头论足,对事物发表评论。

有一天一个人牵了一头象过来,几位盲人听说了,都很想知道象是个什么样子,便急忙围拢上去。

第一个盲人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他就说:“我知道了!大象就像一个又大、又粗、又光滑的大萝卜。”

另一个盲人摸到了象耳朵,立即说:“象原来好似一面蒲扇,还挺大的呢。”

第三个盲人摸到了象腿,便反驳道:“不对,象长得像个柱子。”

第四个盲人摸到了象尾巴,不同意地喊道:“你们说错了,象长得像一根绳子。”

于是,几个盲人便争吵起来,谁也说不服谁。

那位牵象的人在一旁笑道:“不要争吵了!你们最好把象的全身都摸遍再来发言吧。” “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很显然,几个盲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中国古语有云:兼听则明。看待问题要全面,只有把事物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知晓事物的真相。如果只从一个方面看事物,就会像盲人一样得出错误的结论。

当然,也许有人反问,谁让他们是盲人只能摸到一部分呢,要是正常人就可以看清楚了。实际上,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或那样的“盲人”,我们虽然有双明亮的眼睛,但却看不全面事物。如果把大象藏在一堵墙后面而只露出尾巴,我们会不会也认为象长得像一根绳子而闹出笑话呢。我们在观察任何事物,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有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我思故我在

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想。

——(法)帕斯卡

哲学通常被认为是最高深的学问,太过于“抽象”“高深”,甚至“玄虚”“神秘”。其实这是对哲学的一种误解。哲学不过是哲学家在人人都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地方,去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并不是世界上每个人都能成为哲学家,因为从平常处发现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万分敏锐的心灵和追根究底的怀疑精神——这正是哲学精神的精髓之一。笛卡儿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今天几乎无人不知,而这正是哲学家不停探索真理与知识的最好佐证。

笛卡儿1596年生于法国,父亲是法官,母亲在生他之后不久便离开了人世。1618年,笛卡儿参加了荷兰的雇佣军。他随军到过德国许多地方,在做文职工作之余从事学术研究。1622年,笛卡儿离开军队,在欧洲各国游历,结识了许多著名的学者。1628年,笛卡儿定居在当时的欧洲文化中心荷兰,在那里度过了相对宁静的20年时光。期间,笛卡儿几乎闭门谢客,专心研究。虽然笛卡儿几乎没有正式出版任何作品,但笛卡儿的思想仍然受到攻击,他被指责为无神论者,“亵渎神明”。

1649年,笛卡儿应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的邀请,赴斯德哥尔摩宫廷讲学。女王要求笛卡儿必须早上5点就去和她讨论哲学问题,这改变了笛卡儿以往中午才开始工作的习惯。北欧的寒冷天气损害了哲学家的健康。笛卡儿曾感叹,瑞典是个“熊的国家,处于岩石和冰块之间”。1650年,笛卡儿还没有来得及离开瑞典就匆匆离世,终年54岁。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儿哲学的第一原理。在《第一哲学沉思录》中,笛卡儿声称要为人类知识找到最可靠的“阿基米得点”。

笛卡儿寻找这个支点的方法就是怀疑一切。什么才是可靠的、真实的?眼前的世界吗?不是,闭上眼睛,世界从眼前消失了。一棵树,我看到它的时候它是真实的,我走后它还是真实的吗?我们对事物的感觉难道不是某种幻觉?我是真实的吗?先看我的身体,身体是真实的吗?不知道,我做梦的时候身体在哪里?有精神病人认为自己是一条狗,或者自己没有手脚,这能说明他就是这样的吗?再看人的意识,我的思想是真实的吗?我怎么证明呢?上帝是绝对真实的吗?……就这样,一步一步地,笛卡儿最终找到了他认为绝对可靠无误的“阿基米得点”,即“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说:“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有一件事情却是无法怀疑的,那就是我在怀疑。”怀疑是一种思想活动,因此这个思想着、怀疑着的“我”是存在的。如果一个东西思想着,却否定他的存在,这显然是荒谬的。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只承认自己的感觉,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原则。

——(法)狄德罗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