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 明叙田猎实讽离

明叙田猎实讽离

杨雄早年极其崇拜司马相如,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已处于崩溃前夕的汉王朝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故后世有“扬马”之称。

《长杨赋》以写田猎为构架,实讽汉成帝的荒淫奢丽。先以序文略叙长杨之猎,而在赋辞之中就完全以议论出之。以高祖的为民请命,文帝的节俭守成,武帝的解除边患,概述历史,树立楷模,颂古鉴今,处处显出成帝背离祖宗,不顾养民之道。对先代颂得愈高,对当今讽得愈深。

赋辞议论凌厉,气势逼人,以正言出微词,泼辣而有节,显示了辞赋家词采风发的才能,又表现出议论家逻辑缜密、无懈可击的特色。其中一些长句,尤可见出作者的功力。

其后熏鬻作虐,东夷横畔,羌戎睚眥,闽越相乱,遐为之不安,中国蒙被其难。于是圣武勃怒,爰整其旅,乃命骠卫,汾法沸渭,云合电发,焱腾波流,机骇蠭轶,疾如奔星,击如震霆。碎轒辒,破穹庐,脑沙幕,髓余吾。遂躐乎王庭,驱橐驼,烧熐蠡,分剓单于,磔裂属国。夷阬谷,拔卤莽,刊山石,蹂尸舆厮,系累老弱。铤瘢耆,金镞淫夷者数十万人。皆稽颡树颌,扶服蛾伏,二十余年矣,尚不敢惕息。夫天兵四临,幽都先加,回戈邪指,南越相夷,靡节西征,羌焚东驰。是以遐方疏俗,殊邻绝党之域,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足抗首,请献厥珍。使海内澹然,永亡边城之灾,金革之患。

杨雄当然没亲眼见过卫、霍西征的场面,他所写的只是文学上的想象。但这一段描写武帝时期的武功,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卫、霍征匈奴的战争场面,杀伐之气跃然纸上。同时,《长杨赋》也借天子于长杨宫射猎为题,从侧面揭露了封建帝王为了满足一己之淫乐而滥用民力,荒误农工的荒唐行为,反映了作者思想上进步正直的一面。但是作为封建时代的御用文人,他作这篇赋的主旨在于歌颂汉皇朝的声威和皇帝的功德,又要起到讽谏的作用,在表意上就采用了隐晦曲折的手法。赋中借子墨客卿之口揭露了君王动用农民、军队,大肆围猎,影响生产的事实,并提出君王应以“养民”为准则,“动不为身”、“玄默为神,淡泊为德”在当时这样提是十分尖锐的。而作者于后面借翰林主人之口,假驳斥子墨客卿为名,以历代君王的行为为论据,说明治国要以文武之道,则是采用另一手法,含蓄地对汉成帝荒淫畋猎表示不满。他举出汉高祖的以武功创立基业,又叙述汉文帝的守成和与民休息、宁俭勿奢,以及汉武帝以兵服远,为民捍灾除患,以此说明崇武也是必需的,君王应该做到居安思危。在这儿作者推出汉高祖及文帝武帝,一方面是要说明应法祖而治国,另一方面是说明当时之运用武功是在特定环境中才应用的。而对眼前,作者表面上也颂扬武功,甚至打出“胡人获我禽兽,竟不知我亦获其王侯”的招牌,而其实质还是非难而进行讽谏。只是手法上巧妙婉转一点,文意上也显得曲折起伏,耐人寻味。

作者于赋的序言中就揭露君王狩猎而“农不得收敛”的事实,表明了作者立意讽谏的本意。这种论点明确、意在辞先的写作方法,在赋中是罕见的。

《长杨赋》是作者的前作《羽猎赋》的姐妹篇。《羽猎赋》序以议论,赋用叙事;《长杨赋》序用叙事,赋用议论。另外,本文通篇仿效司马相如的《难蜀父老》,不仅在结构上,而且在遣词用句上,也无不则其步趋,祖其音节,可谓是神形俱是,然而在命意、文章的气势,意境上又大不相同。这种脱胎而出,自成新意的创作方法,正是杨雄创作中的最大特色。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