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节 昔日才子的寂寞人生路
-
昔日才子的寂寞人生路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自小聪颖,比起曹丕来还要出色,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喜爱。命运的天平似乎向他这边一点一点偏移:曹操甚至考虑过要立曹植为世子,这是曹操对曹植的一种肯定,曹植以他极高的天分在曹操心目中为自己树立了一个能成大事者的形象。然而,政治舞台永远是中国人表现才智能力的最佳场所,他们在这方台面上施展谋略,施展手腕,为的就是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论手段和魄力,曹植在曹家的儿子里不过算是中等水平。那个比他年长,比他柔弱的兄长曹丕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无论是人情世故还是政治礼仪,都胜过他一筹。
在这场比试中,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步步为营,反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沦陷了,令曹丕脱颖而出,最后被曹操定为世子。其实,在这场比试中,决定性的因素在于曹植身上那份独有的品质。
首先便是不拘小节。曹植是曹操的儿子,虽然才华横溢,深得曹操的喜爱,但他一点也不懂得收敛性情。他任性妄为,屡犯禁忌,这让严谨的曹操不能忍受,更令曹操不堪忍受的是因为一个女人。
袁绍的儿媳甄氏美貌非凡,曹操攻破城门之后,将甄氏掳去,想要独自拥有,而曹丕和曹植兄弟二人也同样看上了这个女子,曹丕抢先一步去向曹操邀功,希望曹操将甄氏赏赐给他,曹操虽然不舍,但也知道一个女人始终比不上父子之间的感情,便忍痛让曹丕抱得美人归了。对于这件事情,曹植始终耿耿于怀,在他看来,甄氏完美无瑕,理应归自己所有,但父亲和哥哥却让她成了男人之间礼让的物品。曹植为这件事抑郁了很长时间,他的不满情绪更是写进了词赋之中。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皓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甄氏体态轻盈,就像起舞的鸿雁,嬉戏的游龙,容貌宛如绽放的秋菊,春日的松柏,形态就如同若隐若现的月亮,如同风中翩跹的雪花。她的美无法用辞藻形容,远远望去,就像是太阳下的一抹朝霞,也像是水中亭亭玉立的荷花,丰满得恰到好处,身高也比例适中。总之,这个女子无与伦比,明眸皓齿,蛾眉弯眉,云髻高耸,唇红齿白,顾盼多姿,美得不可方物。
曹植见到甄氏的次数屈指可数,却能如此深刻地将甄氏的形象烙在心中,留下永恒的印记,可见他用情之深。只可惜,这等奇女子最终归入他人怀抱,而他所能做的,也只能是寥寥数语,以慰心境。
这一首《洛神赋》是曹植为了纪念甄氏而写的,当时甄氏早就嫁给曹丕为妃,而且曹丕也已经登基成了皇帝,曹植没有能力与他争夺女人,而且在作这首赋之前,甄氏也已经因为宫廷内部的权力争斗而死于非命。所以,曹植做的这首《洛神赋》纯属怀念之作,他到洛阳拜见曹睿,与甄氏的儿子曹睿吃饭,见到侄子,想起甄氏的红颜薄命,曹植自然是有感于心。据史料记载,曹植睹物思人,在回封地的路上一直神情恍惚,夜里梦中,恍然看到了甄氏在他面前,待清醒之后才知道是南柯一梦,更加难掩心中的悲伤,便写下了这一首赋词。
这一首词赋文辞优美,语言华丽,将甄氏的美好与动人之处描写得如在目前,使人看到赋词就仿佛看到甄氏本人一样。曹植虽然放任自流,今日狂歌痛饮,明朝游猎山林,但是他对甄氏的思念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深埋于内心的一种深沉情愫,虽然后人对此有过诸多怀疑,例如宋朝诗人刘克庄就曾认为这是好事之人“造甄后之事以实之”。明朝的王世贞又说:“令洛神见之,未免笑子建(曹植字)伧父耳。”他们都认为曹植对甄氏的感情是虚拟而不真实的,但从这首词赋中已经可以找到答案了,曹植始终是一个以诚待人的人。
虽然曹植生性豁达,但这件事情已经成了曹丕和他之间的间隙。更何况曹操生前对曹植的喜爱,令曹丕心生嫉妒,对待自己的弟弟,曹丕没有宽容大度的心胸去接纳。曹丕当上皇帝后,曹植的日子过得很是凄凉,虽然依然是锦衣玉食,但那压抑的氛围已经让曹植无时无刻不感到枷锁的重量了。果然,不久,曹丕邀请曹植共聚一堂。这就好像是一场鸿门宴,曹丕的居心众人皆知,曹植欣然前往,果然如他所料,曹丕终于还是无法按捺住内心的急切,要将他早早剔除。
只要七步内做出一首诗,便可无罪。这是曹丕对曹植的要求,这个要求虽然简单,却令曹植内心如死灰般冰凉。他一步一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一个爹生的孩子,就好像是同一条根上的豆子,心还是长在一起的。虽然曹植的存在对曹丕来说始终是一个威胁。但他最后还是宽容了一回,或许是曹植的这首诗打动了他,又或许是曹植那个时候真的不会对他构成威胁了。总之,曹植的命就这样延续了下来。但要知道,有时候活着反而更为凄苦。曹睿登基后,他对这个皇叔并没有放弃监管。或许是每一个皇帝都不能容得卧榻之侧睡他人,所以,曹植凄惶度日十二载后,才算解脱,因为他终于与世长辞,不再介入这皇室间的纷纷扰扰了。
曹植不惑之年就郁郁而终,在这之前他一直过着被监视和被软禁的日子,所以,他后半生心情并不愉悦,可以理解,对一个少年起就意气风发、没遇到什么挫折的青年来说,将近半生的潦倒生涯会将他所有的锐气磨掉。或许曹植早就断了生的念头,只是因为世间还有留恋,所以他残喘到最后。生命后期的曹植已经不再是当日英姿勃发的英雄儿郎了,而是一个只求安稳、心态垂老之人。
世间的人情冷暖,兄弟亲人之间的冷漠无情,都让这个昔日的才子感到无助和陌生。当日的浮名早已化为今日的寂寞人生路,既然如此,那便忍把浮名换寂寞,只为求得心安稳吧!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