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个大学同学,毕了业就在一家著名的英语教学机构工作,本来是相当善良的一个人,就是那种过天桥遇上乞丐会把兜里钱全掏给他的小天真,却在工作了仅仅一年之后,跟我来了这样一番感叹:这世道真扯淡,我再也不相信善良了。
细问才知道在她就职的那家企业,有种奇怪的站队文化。
简而言之,就是在一堆可怜职工中,有带头老大A和老大B,如果你不是A的人就是B的人,如果你想做个中间分子,那么没门,A和B都不会放过你。但是A如果被B打败,那么A的人也跟着遭殃,你再投奔B门,也备受冷眼,几乎再无出头之日。
我这位可怜的同学在忍受了将近两年这种站队文化之后,愤而辞职,无奈进了下一家公司,还是遭遇了老大A和老大B。
对于善良弱小的她来说,既不想得罪老大A,也不愿得罪老大B,但无奈苦于生存,投入了老大B门下,从此,老大B说的都是对的,老大A说的都是错的,可谓水火不容,见面就打。
A与B斗得欢,无奈手下N多小喽啰,在夹缝中求生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这让我想到了历史上那么几次朋党之争,什么党锢之祸、牛李党争、东林阉党之争……莫不以血淋淋的屠杀做见证,以伤国伤民伤己做结尾,真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斗争,有斗争的地方就有派系,有派系的地方就要站队。
钩心斗角不知是否是人类的专利,从为了利益立场的有原则性攻伐,到后来陷入疯魔的斗死才算,在历史长河中演了一次又一次。
跌倒了,踩着前辈身上的血,接着斗,无斗不欢。
如果说名利场上的无斗不欢多少还是为了名为了利,本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原则,我倒是可以理解,那么网上的骂战,又如何解释呢?
前段日子邓文迪女士离婚,我一般早上醒来会用手机看下头条新闻,哦,邓文迪离婚了,离了就离了呗,风光无限的女人也有惨淡收场的婚姻-我的第一反应不过如此。中午休息的时候打开电脑,好家伙,我的所有社交网络几乎是同时吵了起来。一方所持意见:邓文迪离婚活该!看吧,做小三上位被抛弃了吧!另一方所持意见:邓文迪女士是偶像,你们骂她不过是羡慕嫉妒恨。由此基本观点又引申出无数观点,诸如你们仰慕她不过是因为有钱,或者有钱怎么了,有本事你也有钱,像她那么成功再去嘲笑她行吗?还有很多惊人之语,让你不得不承认汉语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
本来邓文迪女士作为公众人物,离婚这么件大事被网民围观八卦实属正常,但让我疑惑不解的是,最终邓文迪的粉与黑,或者压根就不是什么粉也不是什么黑的两方群众,吵到了要对对方进行人身攻击的程度,比如,谁觉得邓文迪牛,谁就不靠谱,谁觉得邓文迪不靠谱,谁就是嫉妒她。
这种用一种观点去判断人家一代二代万万代的本领,上帝他老人家也不见得有吧?
邓文迪女士的风波平息没有多久,就上映了《小时代》。又炸开了锅。
本来对郭敬明做导演能拍出什么片儿来,并不期待,看到铺天盖地的《小时代》宣传也就忽略不看了。但豆瓣上有个90后妹子写了一篇带有伪学术气息的《小时代》正分影评之后,整个网络又沸腾了。
网络骂战可以归结为:黑郭敬明的占领了道德制高点,其余一切皆脑残。
立场决定观点,黑郭敬明的,不过是因为觉得郭敬明代表的写手文化low到了一定地步,哪里是冷艳高贵的文化人欣赏得来的?于是自己搭了个天梯爬上去,站在云端鄙视一切。相反我倒觉得郭敬明“脑残粉”大概就是10多年前的《流星花园》粉,低龄幼稚,本来就是正常的过程,没什么特别大的骂点。这会儿的郭黑大概也有不少在当年因为他的文章感动落泪过吧,一转眼,多读了几本书,看了几部名著,研究了点所谓的文化,就觉得自己主流到了天上去,叉着腰骂别人是熊孩子,恨不得把主流,把高贵,把文化印下来贴在自己脑门上。
而邓粉邓黑也同理,邓黑觉得自己清高干净,试图通过骂邓表现自己的莲花气质,邓粉觉得自己积极向上,特殊情况下能屈能伸,甚至可以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通过赞邓来表达自己的人生目标。
其实每个人都有屁股,也都有一颗会被屁股影响的脑袋,判断总不会是绝对客观的。
但是,这种网络骂战所体现出的某些人的绝对主观,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的人甚至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挑一方略占上风的,就端枪上阵了。
-这是闹哪样?平时太缺乏存在感了么?
中学课本上就有:凡事应该一分为二地看,用发展的眼光看。那些唾沫直飞的人们都没享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吗?
退一步说,即便做不到客观,也大可不必把自己美好的早晨、美好的夜晚奉献给与自己毫不相关的邓文迪女士和郭敬明先生。
证明自己存在感的方式有很多种,何苦这么虚无?
不过话说回来,这不也是一种站队文化吗?一定要找到自己的队伍,一定要顶一方踩一方,不然就会被大众抛弃一般。可能,骂神们除了缺存在感,还有点缺归属感吧。
某天看书,偶然看到“冷酷的中立”,瞬间就进了心里。现实中的“甲方”和“乙方”太多,“红队”和“蓝队”也很多,然而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的太少。不过也许,那些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的牛气人物从来都是隐没在人群中不会轻易抛头露面的。
中立是困难的,思想总是太容易被左右,更何况现在网上骂一骂一般不用负什么责任,各种情绪都可以通过骂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得到宣泄。
也许你觉得现在的时代要“张扬个性”,用不着“明哲保身”,但我觉得,任何一个时代,冷静思考的人总是淡定优雅美丽的。
在骂邓的时候,若真对邓感兴趣,翻翻她的新闻,看看她的生平,研究下她的性格,你会发现这女人的生活有很多八卦是真,没有一点点“女德”是真,有本事有手腕儿却也是真。有人觉得小四能红是个奇迹,也可以看看他的采访,一个来自小地方的孩子是怎样在名利场立足的,固然有他“不要脸”“不入流”的因子在里面,也有他商业化运作成功,个人努力坚持的正面因素在起作用。
冷静地看,不管是文化现象的精华还是糟粕,提炼一下倒都能给自己上一课。表达观点言论自由是权利,而冷静思考善于分析是能力。
以前看过一句话:“当一个愤青闭嘴的时候,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他懂得的太多。”今天又看见一条微博,大概是说,抱大腿的某家互联网公司被大腿踢残了,走叛逆风的某家互联网公司被大腿收了,唯独某标志为企鹅的公司既不抱大腿也不走邪路,自己玩儿自己的,才碉堡了。
当有一天,你不那么急着开骂的时候,也许当你领悟了冷酷的中立是多么重要时,你没准会成为一个可敬的又或者可怕的人,请允许我去抱你的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