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我怕热,就是不温暖
  你生来就不是豪门。人家有时间、金钱去抑郁,去彷徨,你必须坚强。没有人会懂你到底有多痛,没有人会懂你到底要怎么继续生活下去,没有人知道你微笑背后所隐藏的伤痛。这世上除了自己,没有谁可以真正帮到你。
  我喜欢看鬼片、研究犯罪心理,喜欢黑白灰色调的东西,会在网上损人,讨厌晒太阳、猥琐男、冷艳高贵的人,最要命的是,偶尔会把“刻薄”挂在嘴上。小时候就不太会对叔叔阿姨卖萌卖笑,不怎么知道刻意讨好。
  有个暑假因为我每天中午起床,也不拉开窗帘,把屋子里弄得黑黢黢的,我也只是抱着电脑躲在屋子的角落里吃薯片看鬼片,把我爹吓得血压升高,要带我去看心理医生。我心理健康不健康,我自己还不知道吗?
  我爹的理论是如果一个小孩他不喜欢晒太阳,一定是生理和心理一起出了问题-不阳光、冷漠、孤僻……
  这些冷艳高贵的词语怎么能放在我的脑袋上?我受不起。我长雀斑,而且我喜欢保持夜晚如同猫咪一样的警觉性,所以我讨厌晒了太阳长斑和晒太阳犯困,仅此而已。我觉得周边都黑黢黢的只有脑袋上面亮盏灯的时候,我最清醒。
  但是以上诸多我的表现,偶尔会被人“啪叽”摁一个“此人有病,切勿靠近”的标签,这感觉很神奇,就好像让一个努力奋斗的农村男娃在胸前挂一块“我是凤凰男”的贞操牌匾一样让人感到光荣。
  可能我从来都没有所谓的“温暖”过。
  父亲节母亲节我很少发短信慰问,我觉得对着一家人,特矫情的话我说不出,但是从北京到家1500公里,我一年起码往返5次,大节小假全部奉献给爸妈。我从来没跟狗娃爹说,我真爱你啊爱你,但是该结婚还是结婚了,该在一起的时间不是都在一起了?我不觉得俩人之间得靠山盟海誓、甜言蜜语还有情趣内衣联系在一起,反正打死我也说不出,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不影响我的幸福感。朋友之间也是,真的当朋友处的人,失意了我会去陪,但也说不出温暖安慰的话来,有些失意明显就是自找的,自找的别人再安慰也没用啊!我自找的失意失落的时候,从来都是躲厨房吃玉米抹眼泪,不告诉别人的。
  我也很少感动,反正比较粗线条,看电影看书从来没哭过。有时候人家跟我说,看什么电影看哭了的时候,我经常会自我怀疑下自己的神经是不是比较麻木了。
  周末参加了一个聚会,和一个朋友聊到“感动相关”“爱相关”“感情表达相关”的时候,我直抒胸臆地诉说了我的方式,也差点把人家给“吓哭”了,然后那人跟我说了很久的-“姑娘,你要懂得爱。知道感性,才能知道世界!”“你这样是不行的,不去发现生活的美,便会被生活抛弃。”
  好家伙,一本人形的心灵鸡汤,活的,能出声的,你们见过吗?我真是长知识了!
  人形鸡汤非常卖力,我也装作很受用的样子,忽闪着我的小眼睛认真听。末了,我还请她在我的小本子上写了一句鸡汤,然后盖了个她的戳,双方都很满意。
  但是回家我就有点感触了,于是有了这篇日记。
  其实,并不是全世界都是温暖的治愈系、美好的小清新,或是“多愁善感”的女子……
  男人有徐志摩那样的,也有胡兰成那样的。有汪精卫那样的,也有伟大领袖毛主席那样的;女人自然有张爱玲那样的,林徽因那样的,更有邓文迪那样的,甚至-罗玉凤那样的……
  林徽因不会去过罗玉凤的生活,怎知罗玉凤的内心世界就不比她幸福?罗玉凤不是张爱玲,凤姐不懂张爱玲的忧伤,张爱玲也不会懂罗玉凤的张狂,世界就是多样的,才是好玩的。
  谁都不是上帝,只是自己。每个人都有舌头,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可每个人的舌头都不是上帝的舌头,说的话不会成为圣经,不会普度众生。
  作为个人而言,我虽然不“温暖”,虽然少了些感动,少了些泪水,少了点细腻美好,但我觉得,相对于动辄就感动得要哭、爱得要死、痛得无法呼吸的人们,我多了一点点所谓的客观和冷静,心脏不会高频率地受到血压冲击,脑筋也不会如过山车一样时上时下。懂养生的能否告诉我,这样会不会活得长一点?
  我幼儿园的时候老被男生抓脸,现在还记得有一次左脸右脸都花了,我妈来接我,我酝酿好了眼泪扑过去哭,我妈说:“要么你就跟他们打,把他们抓花,要么你就告诉老师,总之你最好别哭……”
  从此,我知道在我家,酝酿出来的眼泪是换不来大米的。后来的种种人生经历也告诉我,摆拍出来的感动是换不来观者和男神的爱的……我功利,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有用的事,我觉得没啥不好。
  温暖也好冷漠也罢,反正我依旧对世界充满信心对人生充满展望!我不抑郁不自杀,我好好工作努力养狗。至于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用来自我感动还是发现邪恶,你管得着吗?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