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写的日记,第一篇被广泛流传的就是《女神的外表爷们儿的心》,没想到那么多人喜欢与分享,这简直是吓到我了。其实写这篇的时候,是有感于身边一个要好的朋友总是受人欺负,自己hold不住各种人生,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加上自己手上的事情进展得也不太顺利,写日记的那天下午还和我男人吵了一架,各种郁闷纠结,灵感就如泉涌,挡都挡不住。痛定思痛,觉得人生其实总是在作茧自缚再破茧而出,过程虽然神经质一样循环往复,但总算是在螺旋向上,应该把曲线上升过程中的感悟和自我激励记录下来,分享出来。
果然,我想大概很多很多的妹子都和我一样,渴望女神的外表爷们儿的心。其实无外乎是想漂亮、想坚强,只是也许做得还不够好。所以在日记中的一个核心点上,有了共鸣。
于是,我的豆瓣日记之路也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有几个同学看了我的日记,说喜欢我,甚至……爱我……
这个,让我和我内心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更确切点说,是惊喜到呆了。
微博上太多的公知、愤青,他们喜欢这样说话:是中国人就转,是中国人就应该……他们说,中国人不允许被代表,他们又无时无刻不在试图代表着中国人。陷入这样一种奇怪逻辑和人格分裂中去的人生,于我而言,简直是不敢想象的。
所以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提醒自己,不要以己度人,不要试图代表谁,不要试图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任何人之上。但是交稿之后通读全篇,对我试图避免的东西还是没有做到很好。
所以诸位就当是在阅读我的个人日记好了。准确地说,它也的确是我的个人日记,只是我不甚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比较狭窄的视角中产生出来的只言片语。
其实,一切不过只是在分享观点与态度而已。如果觉得好笑,就笑笑,如果觉得扯淡,就骂骂。无外于此。
我并没有试图让所有人喜欢我,而突然能得到陌生人的喜欢,让我何以言表呢?
我常说自己是个粗线条的人,有比钢筋还粗还坚固的神经。其实,某些方面我是极度敏感的。比如说,人的脸色态度、情感的细微变化、语言传递的深层含义……我妈说我小时候,她甚至担心我过分内向敏感会成长为黛玉式的人物。
我妈她老人家多虑了,敏感不代表脆弱。敏感,有的时候的确让我想得有些多,也一度让我钻入某些牛角尖中无法自拔。但好处便是,一旦从牛角尖中走出,整个世界就豁然开朗了。再用敏感的视角看周遭事物,用理性战胜感性,会发现许多有意思的现象与结论。再用我这张大嘴巴一叨叨,也就成了这本书。
它大体是积极向上的,它试图做到冷静客观,它说的不是学术,只是感悟。我写它的时候总是比照着自己,若是在读的时候,也有人能看到自己,那就再好不过了。
好朋友说我话多,这个特点让我这个人看起来一点都不高端大气上档次。他们揶揄道:“还想做个御姐呢,哪个御姐是话痨?”哎,我话多,随我妈。对于遗传基因的问题,我自身很难突破。就算我成为了一个非常厉害的老太婆,你大概依然可以在我的寓所里看到一个个的废话篓子……
世界上本没有路,走得多了,便成了路。世界上本没有日记,话多了,就成了日记。世界上本没有话痨,我这样的人多了,便有了话痨……
分享和劳动于我而言,都是基本的生存需求。
好吧,一切只是分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