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每位家长思考:家长给老师送礼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得到公平的机会,可是我们更清楚这个世上没有真正的公平,“不公平”现象存在于这个社会的角角落落里。如果家长给孩子营造绝对公平的氛围,是否对孩子真的有利呢?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孩子毕业走上社会后,极端不适应,因为学校相对简单,可是社会复杂,孩子看到的完全是另一面。在真空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经受挫折的能力特别差,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在学校里不经受挫折,那么他走上社会所经历的挫折会是学校里的千百倍,做父母的能帮孩子一世吗?所以让孩子明白只有努力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当自己足够强大,遭遇不公平的机会就会越少,这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让孩子学会正确面对挫折,远比替他扫平挫折来得更有意义。
据调查显示,中国有一半孩子是由老人在照料,年纪越小的概率越大。很多年轻的父母内心很想自己照顾孩子,可是在现实的压力下,有的迫于经济现状,或者事业追求等等原因,不得不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料。由此,隔代教育的种种问题开始产生。
朋友的孩子即将周岁,上次见面已经可以在父母的帮助下蹒跚地走上几步,周末在网上遇见她,随口问起孩子,想来应该已经摇摇摆摆地能走路了吧?朋友叹口气说,本来孩子已经勉强会走了,现在不但没有进步,反而连原先都不如了。当时有事,也没有细问她。
周岁宴上,我见到了朋友的孩子,果然像她说的,连下地都不行了。我大为惊讶,按原先估计,即使还不能自己走路,估计也差不多了吧?朋友跟我讲了原因:自从升职后,工作更忙了,没有时间照料孩子,就把公婆接了过来。公婆对孙子特别疼爱,事事照料周到,来了一个多月时间,很少让孩子下地。她反对,可是老人说谁见过六七岁的孩子还不能走路的?过段时间自然会走。朋友忧心忡忡地说:这样下去,孩子还不知道养成什么样呢?言语中流露出对老人带孩子的不满,可又不知道怎么办。
据调查显示,中国有一半孩子是由老人在照料,年纪越小的概率越大。很多年轻的父母内心很想自己照顾孩子,可是在现实的压力下,有的迫于经济现状,或者事业追求等等原因,不得不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料。由此,隔代教育的种种问题开始产生。
很多父母看见孩子身上出现的种种缺点,开始后悔让老人带孩子,有的一边埋怨一边又无可奈何,甚至引发家庭战争。
隔代教育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补偿心理导致的溺爱
大多老人都在物资极度贫乏下长大,所以面对孙儿辈,特别想将自己年幼时没有享受过的,或者没有给子女的生活,补偿到孙儿身上。这么做,完全是出于爱,可是表现形式往往是毫无原则的纵容和溺爱,对孙儿的所有事情都采取包办手段,比如不厌其烦地收拾宝宝乱撒的玩具,到了孩子该自立的时候,还给孩子穿衣喂饭,或者孩子把什么东西给摔了砸了,老人最多唠叨几句,很少会和孙儿较真。以致造成孩子蛮不讲理、任性自私、生活自理能力极差的现状。由老人带大的孩子特别容易出现两个极端: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反应迟缓,极端怕事,一遇到问题,首先就想躲回家中。另外,老人容易护短,孩子有了错也舍不得深究,所以就养成了孩子飞扬跋扈、嚣张自私,破坏力极强的性格。
2.老人接受新事物能力差
老人生活的时代和我们不同,很多观念差异很大,在教育观念上普遍比较落后。可以说在很多老人的概念里,根本没有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他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们不也是这么过来的?现在不是好好的?”
另外由于他们与社会的联系逐步减少,观念得不到更新,不懂得该如何引导孩子。对孩子因为好奇而出现的“破坏”“危险”行为盲目地加以阻止,容易掐灭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导致孩子缺乏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
3.教育观念上的差别
在教育孩子上,老人对孩子比较宽容,父母多偏向严格,这就容易造成分歧,老人溺爱孩子的时候,父母会提出抗议。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老人就会阻挠。因为标准不同,所以在教育上容易深一脚、浅一脚。比如,父母正在教育孩子某种不当行为时,老人容易帮腔,甚至说:“你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这样吗?”孩子知道有人撑腰,容易变得有恃无恐。因为老人在言语中已经使孩子的行为合理化,父母教育孩子就容易被孩子抵触,甚至产生敌对情绪,使亲子关系渐渐疏远。
4.先天的身体劣势
老人年纪大了,动作变得迟缓,无法带着孙儿去户外活动。思维也不如年轻人那么清晰有逻辑。老人带大的孩子容易安静有余,活泼不足,社交能力欠缺。一来会使孩子的智力发展受到影响,可能导致孩子视野狭小,严重的会出现幼儿心理老龄化等等。二来户外活动少、缺少运动容易造成体弱多病。
可如果说老人带孩子都是弊端,那也是极端、片面和不公平的。老人带孩子其实也有很多年轻父母难以企及的优势。
很多老人具有抚育多个孩子的经验,对孩子生长过程中的很多问题都轻车熟路,可以帮助年轻父母解决很多照顾孩子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会让年轻父母省心不少。
此外在心态上,老人比年轻父母更有优势。他们一般已经离休,没有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心态往往比较平和,而年轻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中很容易情绪紧张、压力过大,所以在教育孩子上,老人比年轻父母更具有耐心。
老人比年轻人更具有儿童心理,老人经常会跟子女赌气,要让子女来哄,其实也是这种心理的反应,所以他们更容易和孩子玩到一起。而这种爱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保姆带孩子不能相比的。
另外老人年纪大了,生活相对封闭,内心会有一种失落孤寂感,甚至体会不到人生的价值,由他们带孙儿对老人的心理健康非常有益。另外老人带孩子可以使年轻父母没有后顾之忧,不会顾此失彼,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既然老人带孩子有利有弊,年轻的父母放弃工作在家带孩子又不现实,那么怎样化不利为有利就是最重要的。
其实,不管是夫妻还是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共同教育孩子,在态度和方式上保持一致是最最关键的。如何取得教育观念一致,年轻的父母可以参考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