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节 引语
-
我们讲《周易》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是理解,理解《周易》,《周易》到底在讲什么?因为没有理解,就没有发言权,不管你批判也好,继承也好,你都不知道它讲什么,怎么去评价?所以首先得理解。
第二,在理解《周易》的过程中,我们引导大家掌握认识论意义上的读书方法,不是戏说,而是真正回到《周易》产生的那个时代,理解《周易》本来表达的意思。
第三,就是要继承发展,在今天学习《周易》,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怎样的人生智慧。
《周易?系辞下》说:“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神以知来,知以藏往。”《易》能彰明过去的事迹,察知未来的变化。《周易》是一种预知未来的工具,圣人依据卦象及其变易的法则推断未来。
那么,《周易》为什么可以通过观照天象预测人事未来的吉凶呢?我们有必要了解《周易》的思维方式。
你看到的景象是一样的,如果思维方式不同,评价的标准不同,最后得出的评价结果也不同。了解《周易》的思维方式,是为理解《周易》服务的。
我们先讲《周易》的整体思维。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在介绍统筹方法时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客人了,要沏壶茶招待客人,当时的情况是烧水壶、沏茶壶、茶杯都要洗,有茶叶,没开水,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沏茶可以有不同的操作顺序,哪一种更省时呢?这就关涉统筹方法。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的事和统筹方法有关系,哪怕是在家做饭,同样的饭菜,有的人两小时还没做完,有的人一个小时就做好了,这就是他各道工序的顺序安排不同,要先做那个最费时的,然后再同时做那个用时少的菜。这跟我们经常说的木桶理论也有关联,某一个环节要是被忽视了,就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你要造一架大飞机,千头万绪,各种零件得数万个,即使你最后只缺少一个零件,那这个飞机也出不了厂。
统筹方法是处理关系复杂问题的数学方法。关系多了,错综复杂,就要关照全局,统一筹措,既要突出核心的主干问题,又要避免细枝末节的“短板效应”,若不能整体统筹,顾此失彼,很可能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却可能决定成败。
统筹方法深层的思维方式就是整体思维。整体思维在《周易》中反映得很充分,是《周易》推断预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
《周易》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整体思维与主体思维、类比联想思维,整体思维是主体思维、类比联想思维的基础。
所谓整体思维,就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观点(即世界观和人生观)来看待世界及其一切事物(包括人与人、人与物)的思维方式。它把世界看成一个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有机整体,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特别注重天、地、人三者之间的整体联系。而且还把每一个事物各自视为一个小的整体、一个小的系统,并将每一个小系统放在大系统的联系当中去加以认识。《周易》的整体思维建立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上,体现在各个层面,如六爻结构的整体性、阴阳互补合一、事物发展的整体性,显现出全局性观念。
如《周易》每卦六爻,第一爻所以称“初爻”,初与终相对,是时间范畴的概念,意在提示人们观象悟理,要注意不同“时”的象不同的象征意。而且《周易》中的“时”,既有历时性的思考,如“与时偕行”,“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周易?艮?彖》),还要有共时性的思考,做任何事情都要多种因素的合力才能成功,而任何一个条件的缺失都可能导致失败。
《周易》卦爻的第六爻称“上爻”,上与下相对,属于空间范畴的概念,意在提示人们观象悟理,还要注意不同“空间”的象的不同。
《周易》的时空观来源于生活,春天种庄稼,要想有好收成,既要考虑播种的时间,又要考虑不同品种适于不同空间生长,不同时空的象蕴含不同的事理,而《周易》的时空观即我们今天现代哲学所说的四维空间。
《周易》的整体思维与现代哲学中的立体思维相近的地方在于,它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往往不是单因、直线、平面的联系,而是立体网状的联系;与德国格式塔(完型)心理美学理论也有相近的地方,认为天人之间存在异质同构、同形同构的联系。
因此,站在整体思维的立足点去看,要想了解小系统,就必须先要了解大系统的运作。了解了大系统和这个有机整体,才能充分地把握全局,把握要领。换言之,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就是从整体出发,最后回归到整体上来。这就是东方式的整体观,是大异于西方文化的基本特色,也是让西方学者感到惊异和努力去寻求灵感的地方。
《周易》的整体思维体现在方方面面: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