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图书频道> 综合其他> 社科心理> 周易的智慧:鲁洪生教授开讲> 第 5 章 《周易》的发生与中国文化的内在结构
第3节 《周易》如何解决三重忧患?

  《周易》六十四卦都在讲如何解决三重忧患,我在这里只能简单举例说明。

  关于人自身的欲求与能力之间冲突引发的忧患,《周易》有《坤》卦、《谦》卦。《坤》卦讲宽容顺承,《谦》卦讲谦虚低调。宽容顺承、谦虚低调也许不能从物质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却能从心灵修养上淡化、消解、改变自身造成的贪、嗔、痴、慢。

  关于人与他人、与社会冲突造成的忧患,《周易》中有《讼》卦、《师》卦。若是人民内部矛盾,读《讼》卦。《讼》卦讲诉讼打官司,能不打,尽量不打;打不赢,坚决不打;和上司有冲突,绝对不能打,即便有理,也不能打,两害相权取其轻,小不忍乱大谋,知足常乐,吃亏是福。

  《师》卦讲战争之道。若是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激化,武力也是解决冲突、构建更大范围和谐的一种手段,而且是不打则已,打则必胜。《师》卦重点就在如何才能打赢战争,突出了选帅用人、民心向背、纪律约束等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周易》告诉人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性质的冲突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六十四卦就是讲面对不同的情境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措施。

  关于人与自然冲突引发的忧患,面对人与自然的冲突,不是人定胜天,也不是人必顺天,而是具体分析,能够改变的,尽力去改变,如修路以利交通,筑城以利防御;不应改变的,如资源环境,就不应去改变,更不能去破坏;不能改变的,如面对死亡的思考,只能面对顺应。



  《周易》面对死亡的思考,引发形成中国文化中四种人生观。

  儒家是积极进取的人生观,生命的长度不可能人为地延长,但生命的质量却可提升。《乾?九三》“君子终日乾乾”,《易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说:“知其不可而为之。”辛弃疾说:“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儒家是以牺牲小我利益为代价,追求天下的和谐;是以此生的拼搏,甚至是以生命为代价,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追求青史留名。特别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可以青史留名,永垂不朽!儒家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闪光的亮点。

  道家则是继承《周易》阴柔的一面,老子是贵柔守雌,退隐不争,长生久视。庄子则认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认为“气聚为生,气散为死”。生是死的结束,死是生的开始,故其妻死时,居然“箕坐,鼓盆而歌”。完全放弃自身的努力,一切顺其自然。

  佛家传入虽晚,但由于佛理与《周易》有颇多相和的成分,如大爱慈悲、普度众生等,佛理深刻影响了中国汉代以后学者的文化心理结构。


  世俗则是追求及时行乐。汉代《古诗十九首》有诗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须及时,何能待来兹。”唐代无名氏《金缕衣》有诗云:“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在理论上,四种人生观可以分辨清楚。在现实具体人生中,往往是这四种人生观的不同比例的组合。

  让人感动的是,《周易》时代与自然环境的冲突还不是很尖锐,但在《周易》等古籍中却记载了古人的环保意识,如《比?九五》:“王用三驱,失前禽。”虽然是以此象作喻体论据,说君王团结亲近臣民、邦邑“舍逆取顺”的方法与重要性,但喻体也可能反映出当时打猎方法的真实信息。“王用三驱”,就是打猎时三面包围,网开一面,牙口好、跑得快的可以跑掉,捕获的是跑得慢的老弱病残,为的是资源的继续繁衍。

  孔子《论语?述而》:“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白居易:“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数罟不入洿池。”斧头不能随意砍伐树木,只有在树木长成材、秋冬停止生长的季节才能进入山林伐树;四寸为度,网眼小于四寸的密网不允许到深池中捕鱼。即便按照当时的标准算,当时的四寸约合现在的2.66寸,三四两的鱼都可以跑掉。

  古人为之计长远,我们只追求眼前的蝇头小利。再过几十年资源乏绝,环境污染,我们该怎么活呢?

  最后用佛家的八个字结束这个话题吧:看破,放下,随缘,自在。

  看破,是能力,是智慧的结果,是决策的前提。

  放下,随缘是策略方法,看破之后,问题多多,能解决的尽力去解决,解决不了的,放下。

  随缘,用庄子的话就是顺其自然。得之安然,失之泰然,争之必然,顺其自然。

  自在,是目的,对自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一定要自在,尤其当下要自在。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不是过去,往者不可谏;也不是未来,来者犹虚幻,最切实最重要的是当下,无数的当下便构成你生命的全部。

  读懂《周易》,学习《周易》的智慧,让我们理性感悟生命,让我们的生活时时充满快乐。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