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商周时期,人们认为天人一体,天人相通,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观念是怎样产生的?可以说,天人合一观念是人类认识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的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存在很大距离时的产物。在人类童年时期,人们主观愿望上想认识、解释自然,但客观条件上受到认识能力的局限,还不能科学地解释自然现象,面对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的发生,便认为“万物有灵”,种种自然现象的背后都有一个神灵控制着,风有风神,雨有雨神,于是种种解释自然现象的神话故事出现了。

  至商周时期,人们主观愿望上想预知未来以决定行止,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还不能理性地预测未来,人在自然面前显得太渺小了,特别是在农耕经济初期,靠天吃饭,老天决定收成,人更加依赖天,却又无力改变天,只能顺应天,祈求天的保佑,于是信奉“天命观”,认为世间一切皆由天定。

  《周易》是怎样发生的?唯天为尊,天命不可违,一切以天意为依据;并且认为天人相类,天人相通,天人协调,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于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周易?贲卦?彖传》就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依据天(物)象推演天意、预测未来的算卦书出现了。

  《周易》是如何体现天人合一观念的?《周易》的每一卦都包含天道、地道与人道,在这里,天的规律跟人世的规律是一回事。人是自然的—部分。自然界有普遍规律,人也服从这一规律。人性即天性,天道即人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周易?系辞下》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即反映了这种观念。

  在商周时期人们看来,从人的内在本性上说,人在本质上、根源上都是自然的,人、天又是同一的。天、人同源、同质、同道、同德,因而用同一的符号来表示,用同一种理论来解释。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二气媾合而成,如人之男女相配、交媾、孕育等,因而可以用阳爻()和阴爻()两个符号来表示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基本分类,分别象征天、地,男、女,阳、阴,刚、柔,动、静,升、降等,这两个符号的交错和变化,象征着相互对立的一切事物和现象产生和转化。

  天人合一观念对当时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极其深刻。

  当人们虔诚地相信“天人合一”,相信“天”的绝对权威、绝对威力的时候,就会由崇拜生成信仰,由信仰制造权威,由权威产生威慑。在此,天意具有绝对权威,人们唯天是从。《周易》所言物象,皆为天象,有时还直接明言天、鬼,如《周易?大有》: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周易?睽》:

  上九:睽孤。见豕负途,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所谓“鬼”,即《礼记?祭法》所云“人死曰鬼”,亦即《说文解字》所释:“人所归为鬼。”

  在崇拜天意的绝对权威之时,“天人合一”的观念决定了人们思想意识以及《周易》的方方面面。

  “天人合一”是将自然哲学观和人生哲学观连接的理论依据。《周易》以天为师,依天而行,一切以天道为依据。《易传?系辞上》说: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与天地相似,故不违。

  《周易》以天地之道为准则,所以能够完全涵盖天地的法则。人道与天地之道相似,就不会违背天地的法则。天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就不会违背天道,就保证你吉无不利。“不违”是我们置身天地间行动约束的尺度。也只有顺天应时,使人的思想和行为与自然界固有的规律同步发展,才能获得人的道德提升。



  “天人合一”衍生了格物的类比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类》说:

  《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

  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人们认识的顺序可能是由近向远,首先认识近处的人,再认识远处的天。但在论证时,《周易》时代一定由天道推出人道。《周易?系辞上》说: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无论你想论证什么道理,都可从天那里得到依据。想论证智慧崇高,向上看,“崇效天”;想论证谦卑,向下看,“卑法地”。《周易》的象数规则以及“比德”、“类推”、“立象尽意”、比喻论证等等皆由此生发。《周易》最初只有阴爻、阳爻构成符号结构,按照象数规则预测未来。相传文王拘羑里而演《周易》,文王按照象数规则系卦辞爻辞,如果不了解象数规则就很难理解《周易》卦爻辞的本义。

  天人合一观念的目的是天人合德。《周易》以天道为人道的道德依据,推导出适合宗法等级社会政治需要的人道来,最终目的是在讲安身立命之学。《周易?乾?文言》说: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以天为师,以天和天,与天比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以天道为人道的道德依据,实是以占筮的形式,借助上天的权威引导君王向善。

  天人合一观念引出天人合制观,成为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依据。为了适应宗法等级社会的政治需要,周代统治者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社会地位的尊卑贵贱,将人们化分为不同的等级。为了证明划分等级的合理性,在天道中寻找理论依据,《周易?系辞上》说: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天尊地卑,天地和谐。人类社会要想和谐,也要效法天地,也要分出尊卑贵贱。“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天人合一也是君权的依据:君权神授,天子是天意的代言人,天子之意即天意;也是人们终极社会理想构建天人和谐的权威依据;也是现实政治的权威依据。《易传》借助天的权威,宣扬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故《易传?观?彖》说:


  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周易》同时还是政治家、思想家宣扬自己政治观念、思想观念的权威依据。儒家、道家都解释《周易》,都想借助权威发挥自己的学术思想。如儒家的天人合一,是将人构建的政治伦理思想说成万世不变之天道。

  《周易》不仅仅是预测,还关涉决策。最初的卜筮,是古人沟通天人的途径,实行神权政治的手段。

  何以知天意?《周易》的卦爻辞总共才四百五十句,而世间的事物包罗万象,而且是千变万化。不同人问不同事,却可能占到同一爻,解释者“观象由人”、“吉凶由人”,可以作出不同的解释。这就给解释天意者留下巨大的解释天意、发挥己意的空间。感悟天象,既有客观,亦有主观,借天象发挥自己的观念。神意的宣示,必须经过筮者,或者说“出于筮者”。这个时候,筮者的价值取向或利害计较就不能不影响到“意思表示”。从这个角度看,筮者不仅是神意的宣示者,同时还是神意的创造者,易筮是神与人共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神的地位至高无上,而筮者也得到了一定的“自由意志”表达。通过译读,“神意”变成了“王命”,而“王命”同时也成了“神意”,人、天得以合一,王权与神权取得了双赢。而在这一过程中,筮者由于其特殊的角色,成为政治权力运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知识精英通过共谋取得了权力精英的身份。


  中国传统哲学实际上以研究政治伦理学、社会经济学为主。诸家都面对人生、社会提出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途径,缺乏对天体起源等真正哲学意义上的宏观研究。天体地理只是诸子观物取象观照自我的象征中介,而不是直接研究的对象。

  中国古代有三种典型学说:庄子因传自然(顺天),消极;荀子改造自然(制天),积极。《易传》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天人协调。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说:“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表面上似将天道说成人性,而实际乃是将人性说成天道,即将人伦义理说为宇宙之主宰原则。”所谓天道毕竟是人的虚构。

  天人合一观念中有些是合理的,比如按照规律预测未来的部分,如《周易?坤?初六》“履霜,坚冰至”;有些是荒唐的,仅仅是表象的相似相关就当做逻辑的关联,如“天尊地卑”之类。《周易》中的卦爻象与人事未来的占断以及相关的象数规则也要具体分析,简单的肯定与否定都有失偏颇。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