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第三章
-
他叹着气,知道真的是自己误会了,他跟已经改名郑和的马三保说:“郑和,你放心吧!你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航海家,举世闻名的航海家,你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你很成功。”
“航海家?那么好玩儿吗?”郑和兴高采烈地说。
“对,很厉害的航海家。”李小白看着郑和那副开心的脸孔,他想到了自己的好兄弟郑和郑胖子。郑胖子说过他最喜欢的是大海,最想做的是一名船长,他想过要做当代的哥伦布,他是《加勒比海盗》的铁杆粉丝。想到这些的时候,李小白总会很忧伤,自己穿越了,郑胖子他们知道吗?他们现在又在哪里呢?
朱棣派人来叫李小白的时候,李小白还在睡懒觉。
他作为大明朝的国师,这点有些过分了,不过,除了朱棣谁敢跟他计较呢?朱棣视李小白为神人,只怕朱棣自己也不敢对李小白有什么不敬的想法。朱棣派来的人急匆匆地叫李小白赶紧往乾清宫去,李小白本来不乐意,这样的夏天正好睡觉,慵懒的他哪里想着那么早起呢?不过朱棣要见自己,他也没有办法了,触怒了龙颜,朱棣可是会杀头的。
李小白起来之后,一番梳洗打扮便往乾清宫去。来到乾清宫大殿里面,这个空旷的大殿除了朱棣和两个大臣之外并无他人,退朝了吗?李小白走到朱棣面前学着样子叫了几声万岁,朱棣乐呵呵地拉着李小白说:“道衍,今天你知道我为什么要你来吗?”
“为什么?”李小白懵懵懂懂的哪里知道呢。
“为了给某些人一个下马威。”朱棣得意无比地说。
“下马威?”李小白还是不理解,这个朱棣登基之后变得聪明狡猾了,变得诡计多端了,这个“下马威”会是什么呢?李小白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只看到朱棣满脸的笑意。这个笑又很不自然,有些阴冷,有些可怕。
“道衍,我或许做得不对,但是为了我的江山,为了这个天下,我想我必须要这么做了。”朱棣都没有说他要干什么,后果却先说出来,真是令人不解。
李小白呵呵一笑,他倒要看看朱棣想干吗,说:“你叫我来,是想让我见证你的这个下马威吗?”
朱棣点点头,击掌叫道:“把人给我带上来。”他声音刚刚落下,便有一群士兵押着三个人往大殿走来。李小白遥遥看去,被押着的正是黄子澄、方孝孺、齐泰三人。
他这是要干什么呢?李小白不理解,不过,朱棣一脸的阴险,他总感觉大事不好。
“道衍,如果我做错了什么?你不要对我有什么偏见,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天下。对我而言,天下太平永远比什么都好。”朱棣说完,李小白愣了一下。方孝孺他们已经被押到了前面来,看到了朱棣之后,他们三人马上唾沫乱飞指着朱棣大骂,完全不给朱棣面子,而且是有什么就骂什么,完全不像个读书人。
几个士兵听到他们大骂朱棣,赶紧扯出几块布堵住他们的嘴巴。朱棣突然间被骂得狗血淋头,李小白都为他感到难堪,他看着朱棣,苦笑了一下说:“皇上,你把他们带上来想干吗呢?”
朱棣冷笑着走到方孝孺三人面前,狠狠地看着三人,然后又是不停地微笑,说道:“让你们跟我治理天下会是侮辱了你们吗?我朱棣做皇上有什么不好呢?你们就是看不起我朱棣,我的天下少了你们几个不少,多了你们几个反而多了。我告诉你们,你们跟着我,我不会亏待你们。我的天下,我要你们来治理,我也是信得过你们,你们自己想清楚吧!”
朱棣这一番话倒也诚恳,李小白都觉得他说得蛮有道理的,天下谁来治理都差不多,何况朱棣也没有那么坏,他还是一心想自己的王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他或许不是个有才能的皇帝,但是他绝对是一个有上进心的皇帝。
“方孝孺,你说呢?”朱棣把塞在方孝孺嘴巴里面的布取出来之后便问。
“我呸!你别跟我们装这种恶心的嘴脸。”方孝孺还是不肯饶过朱棣。
朱棣这一回没有怒意,他淡然说道:“想必方大人你听说过周公辅佐成王的故事吧?”
“这个和你有何干系?”方孝孺不屑地说。
“我如今起兵无非就是想效仿周公辅佐成王,我难道做错了吗?”朱棣问。
“你想辅佐成王,哈哈,笑死人了,那你告诉我,成王在哪里呢?”方孝孺大笑。
“可惜了,成王他心志太脆弱了,他已经阖宫自焚。唉,说真的,我这个做叔叔的真有些惭愧了,我觉得我在这一点上实在有些过分了。不过,这个是他自己意志不坚定误走了歧途,选了自焚,我可没有半点要逼他的意思,你想想,我用得着跟他过不去吗?唉,我这个侄儿,他实在是太可怜了。”朱棣唉声叹气的。对于建文帝的死,他好像有些伤感,这倒不像是装出来的。
看到朱棣这般地哀伤,方孝孺说:“别惺惺作态了,既然成王已死,你为什么不立成王的长子为帝呢?”
朱棣愣了一下,说:“国家需要的是一个年长的人来治理,成王的儿子乳臭未干,难成大事。”
方孝孺说:“那为什么不立成王的兄弟呢?”
方孝孺咄咄逼人,朱棣就要发飙了,他觉得这个人怎么那么多嘴呢?这本来是我朱家的事情,你唧唧歪歪地说什么,用得着你来操心吗?朱棣此时被方孝孺逼得有些无语了,他骂道:“方孝孺,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对你已经够好了,你不写诏书我不跟你计较,但是今天在这里,我跟你说,是生是死你自己选吧!你是跟建文帝见鬼去还是愿意留下帮助朕治理天下?”
他这么一说,方孝孺知道自己走投无路了,他看着朱棣,狠狠地说道:“你这么说,明摆着我已经没有活路可以走了,去也是死,留下也是死,你砍了我的脑袋吧!痛痛快快,一刀两断。”活着给朱棣折磨,还不如一死了之。
“好,朕就如你所愿!”
朱棣说到这里的时候,李小白走了过来,轻声跟朱棣说:“方孝孺杀不得。”
朱棣摇摇头,说:“何以不得?”
李小白说:“方孝孺乃是天下读书人的表率,你杀了他就是和天下士子过不去,到时候,天下即将永无宁日。”
朱棣听到李小白这么一说,脸色沉了下来,他看着李小白,满脸的不愉快,说道:“读书人的表率非方孝孺不可吗?笑话,我给你引荐一下这两位。”这时候他把留在大殿中的两个李小白不认识的大臣叫过来,介绍给李小白说,“我已经让解缙解大人和黄淮黄大人入驻文渊阁,他们俩今后就是读书人的表率,你说呢,道衍?”
听到解缙的名字,李小白愣了一下。解缙这个人的才华李小白知道,黄淮他不是很记得,但是解缙一人的才华,只怕不逊方孝孺,朱棣已经有了后招,李小白对朱棣已然刮目相看。
解缙和黄淮二人并不多话,他们跟李小白客气了一下又站回原位。
“道衍,你无话可说了吧?我知道你想帮这伙人,只可惜人家不领情。”朱棣嘲笑着李小白,李小白感到很失落,他似乎没有办法阻止朱棣了。
朱棣回到方孝孺的面前,说:“我要杀你,就要诛九族,你知道诛九族吗?你不怕连累你的家人吗?如果你真的有种,就让你的族亲好好活下去,快快乐乐地活下去,而且很简单,只要你点点头。”
朱棣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哪料到方孝孺马上唾朱棣一口唾沫,骂道:“诛九族?你干脆诛十族吧!我方孝孺无畏无惧。”
“来人啊,给我拉下去。”方孝孺这般侮辱朱棣,朱棣龙颜大怒,他叫人将方孝孺押下去用刑之后,又去拿掉齐泰和黄子澄两人嘴巴上的布,问二人:“你们俩呢?”两人听到朱棣要对方孝孺诛十族,对朱棣恨之入骨,可以张嘴说话了又是一番恶骂,朱棣气急败坏,也叫人将他们俩拉下去用刑。
“皇上息怒,这事交给我来处理吧!”李小白跟朱棣说。
可惜朱棣已经怒不可遏,哪里还会听从李小白的话呢。他瞥了一眼李小白,知道李小白还想解救方孝孺等人,他跟李小白说:“我给过他们机会了,道衍你别再多事了,你都看到了,我用心良苦呢!只可惜有些人就是该死,一个人该死,他全家都该死。朕想说今天要给天下人一个下马威,本来也不愿意杀人,只是迫不得已了,为了天下太平,道衍你应该理解朕,你也要站在朕的角度想想。”
李小白知道自己不管怎么样都没有办法阻止朱棣了,他想说什么,但是不得不咽下去。
“陈瑛、纪纲何在?”朱棣对大殿外叫道。
在大殿外守候多时的陈瑛和纪纲匆匆走进来,这两个人长得甚是猥琐,听到朱棣的叫唤,像哈巴狗那么乖地跑进来,然后跪在朱棣面前听令。李小白对这两人的故事多少有些耳闻,陈瑛和纪纲是两个坏蛋,一个是都察院左副都御使,一个是锦衣卫都指挥,臭名昭著的两个奸臣,他们喜欢耍狠手段,方孝孺等人都是惨死于他们二人手中。
看到陈瑛和纪纲二人粉墨登场,李小白念了句“南无阿弥陀佛”,他再明白不过了,方孝孺等人的命数就要结束了。自己只能旁观了。不然呢?总不能和朱棣大吵一架。
“那些人就交给你们俩了,你们俩懂我的意思吗?”朱棣对陈瑛和纪纲说。
“方孝孺诛十族,黄子澄也当诛,齐泰就给他个凌迟!”纪纲诡笑着说。
“其他人等,肯归顺的就好好待他们;不肯归顺的,嘿嘿,皇上,你就放心交给我们俩去办吧!这一次我们一定会办得妥妥当当的,绝不会让皇上你没了面子、没了威严。这些人,真是恶心透了,栽在我们的手里算是他们上辈子没有好好积德,我们俩绝不手软!”陈瑛跟纪纲一个调调,狠毒无比的腔调,李小白听着都有些头皮发麻。
“下去吧!”朱棣招招手,纪纲和陈瑛二人迅速退出大殿外。
“这个下马威怎么样,道衍?”朱棣转头问李小白。
“呵呵,这就是你的下马威吗?”李小白感觉很无语,又感到朱棣这个人很可怕,他并不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人,杀这么多的人,对他而言,是利大于弊的事情。
“皇上你这是下了一步妙棋。”解缙居然开口说话了。
“何妙之有呢?”朱棣转身问解缙。
“方孝孺等人都是建文帝的忠臣,他们骨子里面都在抗议皇上,皇上即使将他们留住,难免不是什么祸患。再者,杀了这些人,虽然有些惨厉,但是这样也可以让那些不顺从皇上的人知道,皇上并非不敢杀他们,皇上急了也会杀人。杀鸡儆猴一招皇上用得极妙,只怕他们看到了方孝孺等人被皇上处死,心惊胆战,亦不敢再张狂了。”解缙慢慢地解释着。
朱棣乐了,他说:“知我者莫若解大人。道衍,你和解大人没事可以相互下下棋聊聊天喝喝茶,解大人的才华在大明朝可谓数一数二了。”
“我会的。”李小白点点头,看着解缙。解缙在他的印象中是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一个人,想不到会听到他这番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话,李小白感到有些寒心。不过,对于解缙,他还是很想交流交流,人家可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文化怪才之一。只不过,李小白心里挺担心方孝孺等人,喝茶下棋之事哪里还有心情呢?
战争已经停止了,血雨腥风却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