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图书频道> 综合其他> 红楼启示录:王蒙活读红楼梦> 第 6 章 《红楼梦》的语言与结构
第1节 《红楼梦》的语言

  读《红楼梦》常有一种“如闻其声”“尽闻其声”的感觉。什么欢声笑语、闲言碎语、快人快语、淫言浪语、酸言醋语、唇枪舌剑、情话痴语以及官方语言——元妃省亲、宝玉见北静王、带威胁性的管理者语言——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群众场面”语言——如宝玉挨打一场、粗村语言——刘姥姥乃至王熙凤都爱说这种话……都写了个绘声绘韵、淋漓尽致。读书时耳边一片吱喳喧哗,掩卷后余音在耳、拂之不去。却原来,《红楼梦》不但要用眼睛看、用心想而且要竖起两只耳朵来听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听觉效果呢?第一,《红楼梦》的人物语言是绝对生活化的口语,是响叮叮(不说“响”,因为“”太铿锵了)的活人活话,绝对没有半文半白、半中半西的那种二手三手的“文学语言”,那 读书读多了读痴了造作出来的文词儿字话。可以说《红楼梦》众人物说的话并不“文学”,有的也不合语法,然而行云流水,全系天成。再看看我们的某些同代同行,或“炼字”炼入魔道,或朦胧故作玄虚,或作者拿人物当传声筒,差之多矣!第二,《红楼梦》人物语言是高度性格化的,各有己腔,各有己调。王熙凤的快人快语只有晴雯可以与之相比,但晴雯的快语(如揭批袭人)只是任性、尖刻、大胆,王熙凤的快语后面则往往另有目的:或逗笑承欢讨好(当着贾母时),或显示决断才干与追求高效率(处理“工作”时),或充满威胁和要求绝对服从(训斥赵姨娘贾环时)等。特别是人多嘴杂的场面,最见作者功力,硬是写了个“面面俱到”。第三,这些人物语言,不但有外在的生动、幽默、或俏皮或尖刻或憨厚或圆熟的色彩,更常常使人想到它们背后、它们深处的没有说明的东西,可以说是说话人的潜台词,可以说是一种“语势”,即说话人的全部思想感情的趋势,使读者在“如闻其声”的同时“如见其人”“如见其状”,虽然,作者在写人物对话时往往是一鼓作气、把言语的来来往往碰碰撞撞挑挑逗逗一气儿写下来,而很少像外国小说那样用大量的神情、姿态、动作、心理的描写把几句话的事儿分割扩大起来。



  相对说来,《红楼梦》中较差的是作者的叙述语言,作者的叙述语言似乎没有完全摆脱开历来章回小说、话本小说、演义小说的套路,特别是那种职业的“说话人”讲“评书”的套路,作者常在叙述语言中用一些似文似白的四六套句、似“散”似骈的行文熟腔、乃至用一些陈词烂语。有的意思极好,但说得反显俗气。如写到几个人物的肖像、冠戴服饰,写到宝玉黛玉的心理等,常给人这种遗憾之感。

  还有一个问题,《红楼梦》里的人物说的是哪儿的话?带哪个地域的方言味道?看来是北方方言系统而不是吴语粤语温州语……当无疑问。对此做出学术论断,非笔者所能。但据笔者的晚了二百多年的有限经验来看,有趣的是,《红楼梦》人物语言能“活”到今天的北京话中的较少,“活”到天津话或天津以南的河北省农村(如笔者的祖籍沧州专区)里的很多。如说一人不快为“恼了”,说任凭旁人议论为“由着人说”,说故意为“安心”(北京人则说“成心”),说服务为“伏侍”(北京说“侍候”),说应验证实为“应了”,说埋怨责备为“嗔”,说“敢情”为“赶自”,说吵架为“拌嘴”,说扯闲话为“嚼蛆”,说丢脸为“打嘴”,说“反正”怎么怎么为“横竖”怎么样,说“显派”为“说嘴”,说“开支”为“花消”,说被请吃饭为“有扰”,说闭嘴为“抿嘴”,说不同意、“不干”为“不依”,说谦让为“尽(上声)让”,以及“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时候来了”之类的说法,等等等等,至今在天津话河北话中屡屡可见,而在北京话中却绝少与闻。不知道这里头可有点缘故没有?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语言如今已不大活在北京话中了,笔者对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对话实在不满意。我们的年轻的演员用京腔京调念出来的对白,根本不像活人说的话,不像演员本身弄懂了、要说会说想说的话,而只不过是漠然地、隔膜地用今日的京腔来背词儿罢了。

  (《红楼梦》剧里的人物,如用京剧花旦的京白来说话,效果也会好得多,但又太舞台化了。如“罢了”二字,剧中人常说的,但让人听起来十分生硬,还不如拉长了声说罢li2o呢!)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