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典型事例三:被狗叨走的一块肉
-
古时候,晋北地区有一个叫阿三的人,家里穷得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孩子老婆都饿得饥肠辘辘的。可阿三却还是个游手好闲而死要面子的人,家里的东西都快当光了,阿三还是每天吃过了早饭就到街上去闲逛、找人侃大山。
别的农人一等春季庄稼下种后,常常到外地去找一些零听做,以赚些钱来补贴家用,可阿三不这样,虽然家里穷到快揭不开锅了,他还是游手好闲地走来,摆出一副家有余粮的样子。
古时候一方面是农忙的缘故,一方面是社会生产力比较低下、人们比较缺少粮食,人们一般都是一天吃两顿饭,按现在的时间算,应该是早上9点到10点吃一次饭,这次饭比较丰盛一些,下午5点到6点的时候再吃一顿饭,这顿饭比较的差一些。每天早饭过去后,阿三都要到村里的空地上找村里的人闲聊乱侃,人们总是发现阿三的嘴唇油油的,好像刚吃过肉的样子,于是,人们就问,“阿三,你的嘴唇怎么油光油光的啊,是吃什么好东西了吗?
阿三就会说:“对,今天早上家里买来肉吃了。”
于是,人们就会非常羡慕阿三。可也有一些人对阿三的话表示怀疑,因为阿三家的穷是大家都看到了的。可大家也没有说出自己的怀疑,依然对阿三表示出很多的羡慕,希望自己能够吃到肉就好了。因为在那个时候,只有做了官的人才能吃到肉啊,所以曹刿才对庄公说道:“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话,可见,那个时候吃肉无疑是很奢侈的事情,可穷光蛋阿三竟然能够每天都吃到肉,每天都能“油光满嘴”地站在街道上跟大家聊天,大家就都特别的羡慕、特别地佩服阿三。阿三也以此每天沾沾自喜,向邻居们炫耀自己。
有一天,阿三吃过了早饭,照例张着油光光的嘴在跟邻居们闲聊乱侃着,突然,一个瘦瘦小小黑黑的男孩朝人群跑了过来,人们都知道那是阿三的儿子,今年已经六岁了,可长期的饥饿让男孩看上去连五岁也不到,脑袋还特别地大。男孩见到父亲阿三就叫喊了起来,“阿爹,邻居家的大黄狗从咱家窗户跳了进来,把你每天早上擦嘴的那块肉给叨走了。”
阿三一听,脸涨得通红,周围的人都哈哈大笑,都明白了阿三每天怎么嘴唇都油光光的啊!原来这家伙每天吃过了饭在用剩吃俭用买来的一小块肉擦一下嘴啊!在大家哈哈大笑声中,阿三紧张地问儿子:“那你妈妈怎么不打黄狗,把肉抢回来啊?”
男孩更急了,“阿爹,你出来时把裤子穿了。阿娘没有裤子穿,在床上被窝里呢!怎么去追黄狗啊!”
众人听了,一下笑倒了一片,有人还捂着肚子在地上打滚,阿三脸红到了脖颈上,很是羞愧地带着儿子回家了。
[案例分析]:
我们不会夸张到没有肉吃、没有裤子穿,可我们却常常把我们拥有的一片肉当成一块肉、一大块肉,甚至可以让你天天“吃”、一直“吃”的肉,这块肉就是我们的学识、我们的能力、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或者说是我们所拥有的综合素质。还好张三有一块肉,可以让他每天擦擦嘴,打肿了脸充胖子,可现在我们有一些人,本身没有一块肉,连一些最起码的知识也不太精通,却喜欢让别人称之谓大师,今天搞一个“大师讲坛”的活动,明天就弄一个“大师谈人生”,自封或者同意他人封自己为大师,这比起阿三的行为来,如果阿三是可笑的话,那现在这些所谓的大师们就是可恶了。
还是特别佩服季羡林季老的心怀与谦逊,当所有的人都称他为之大师时,他不像别的文人学者那样很高兴很坦然地接受,而是特别谦虚地喃喃声声:不敢当,不敢当,受之有愧,受之有愧。这些难道不令那些沽名钓誉的人感到汗颜吗?如果我们只有一块“肉”,只有这么一点知识和能力,那就坦然地告诉他人,自己就是这么的份量,如果你这样做了,可能在别人心目中你的份量会加重一些的,可如果你忘记了自己有多少“肉”、有多少知识与能力,忘乎所以了,那等到别人看清了你,你无疑就成了一个笑柄了。
知道自己有多少的份量是一种量力而行的策略,不要要求我们安于现状、不思奋斗了,而是要告诫我们谦逊一点、谨慎一点,自己了解自己、做适合自己能力的事情,让自己慢慢地变得丰厚起来,变得份量重起来,如果我们这样做的话:那可能现在对你来说是不可能的事情,将来就一定是易如反掌了。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