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追名逐利,伤人更伤己

  欲望从何而来?来自我们对物质名利所怀抱的虚荣享受,来自我们可怜的自尊,来自我们自大的面子,来自我们对物质的无限渴望。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他把个体心灵划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领域。本我只根据快乐原则追求直接性欲的满足,自我以现实原则为指导,并必须按本我的意志行事,超我即道德化的自我,根据至善原则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以达到自我理想的实现。

  —了凡

  为何我们在拥有更多物质时却感觉什么都变了味?再也找不到昔日的原滋原味?

  人类最重要的衣、食、住、行,也是组成物质生活的四要素,这四要素如果变了味,生活还有何意义呢?现在的食物品种多,营养也丰富,可我们吃在口中,却发现味道变了?个中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我们的味觉不能再满足简单的食物要求外,还有生产制造食物的环节出现了纰漏。

  在大多数人都在考虑利益最大化时,应运而生的奸商也包括许多食

  物制造商、食品商贩,他们大多已经被物质的欲望所蒙蔽,为了蝇头小利昧着良心制造着有“害”食品。比如,三聚氢氨奶粉、甲醛鱿鱼、人造鸡蛋、地沟油等。

  食品界的黑色产业链已经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幸福生活。在我们吃着这些并非来自自然的食品,我们的内心也在受着非自然的毒害。可想而知,没有善意和诚心生产出的食品,大众能从中得到多少快乐与健康呢?

  曾几何时,天然食品已成了一种奢望。你会发现,有时吃上一块贫穷时吃过的红薯也会感到无比的快乐;有时啃一根孩提时啃过的玉米棒子也会感到欣喜。于是,你会发现一个特别滑稽的现象,在高档的宴会餐上,那些大麦馒头、紫薯根竟然成了时尚食品,成了大家争抢的对象。

  而我们是否想过,这一切滑稽的现象是谁一手造成的?

  除了那些奸商,还有我们被各种欲望宠坏的味觉。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消费者一味地渴望食物更鲜更美,就不会出现面粉增白剂、西瓜膨大增甜剂,就不会出现苏丹红食品和被香精熏染出的香米……

  更令人恐惧的是,我们无法预知某一天碗里的食品是否会出现一个定时炸弹?

  我们恐慌,我们忐忑,我们终日的食不知味是有原因的。

  连最基本的食品都出现了如此大的纰漏,那我们生存的环境还有何安全可言?

  可悲的是,我们的价值观已经被欲望颠覆了,而这个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的尺度是他如何精明,他赚了多少钱,却从来不问他的钱是如何昧着良心赚来的。这种衡量财富的标准与旧社会“笑贫不笑娼”的理论是如此不谋而合,这难道不是人类的悲哀么?

  释尊言:我们即是本身所想的模样,一切行为来自内在的想法,这

  些想法使我们造成今日所处的世界!

  外面的物质世界,都是我们内心的投射。世界美好,处处和平时,我们的内心也是安详平和的;而世界灾难不断,处处动乱,我们的内心也会烦躁不安,无法安宁。

  这个世界是怎样的纷乱,我们的内心就是怎样的纷乱如麻。这是欲望膨胀的必然结果。导致欲望无限度上涨的除了利,还有名。人们毫不掩饰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无限热衷,绞尽脑计,想尽办法地去追名逐利。

  当社会上都在流行“小月月”“凤姐”和“芙蓉姐姐”时,人们为了出名而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举动也从侧面表现出这个社会人心的浮躁。

  而我们的媒体为了夺人眼球,为了新闻的曝光率和销售等目的,却在故意推波助澜,让她们不时见诸于媒体报端,成为公众眼中的焦点人物。



  可是,即使出名了又能如何呢?大众的不耻,自身承受着诸多压力,她们生活得并不轻松,她们成了可笑的代名词,而且在历史的滚滚浪涛中很快就被淹没,连一点痕迹也不会留下。难道这就是她们想要的结果吗?

  世界好像在进步,世界却又在飞速地倒退。我们对自身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疑惑和迷惘,我们甚至不知道生存之于我们还有什么价值。但是我们在发问的同时却忘了检讨自己:人类的贪婪,几时才能休止?那些作恶的人几时才能意识到,他们是在害人害己?

  沉迷于追名逐利的人们,醒醒吧!名利如浮云,财富如草芥,只有我们看淡这一切,才能战胜欲望,同时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生存价值。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