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3节 追求完美的过程而非以完美为标准

  以前学习成功学时,经常念叨陈安之老师的一句话:只有完美才是及格的唯一标准。__________可能是自己没理解透,闹了不少笑话,人生也因此陷入了一个极端。今天重提这句话,目的是为了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免得大家也犯我曾经犯过的错误。
  
  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维纳斯因为断臂才成了经典。正因为她的不完美,才造就了她的“完美”。完美只是一种感觉,对任何事物,人们都在意它那种与众不同的感觉,这便是“完美”。正因为对完美的追求,才促使了人们不断向前探索。完美永远不能落在人们已经做出的成绩上。
  
  刻意追求完美的人就钻入了牛角尖,以为那种理想中的“完美”是存在的,所以总对自己的现实处境不满意。很多人追求完美情人,结果成了剩男剩女;追求完美工作,结果一事无成;追求完美社会,结果成了愤青。人只有活在当下,把现实中的每件事处理好,对身边每个人都付出自己的爱,谁又能说这样的生活不完美呢?
  
  前几天和克亚老师聊天。他说现在有很多人到处学习,但他们不立刻把学到的经验或方法应用到实践中,而是想着还要去学更多更好的方法,把所有方法都学会后,找出个最完美方案,然后再去行动。这造成很多人天天在学习各种方法,把时间和金钱都投入到学习中,却不去行动,永远不能出成果。最后会说:“学习是没用的,你看我学了这么多,还不是一样失败吗?”把责任都推到方法上,而不是从自身找原因,这些人的失败其实也是因为过于追求完美。
  
  我从事教育培训工作5年来,类似的情况已经遇到了很多。这一方面是个人的原因,另一方面跟某些教育公司的经营观念也有关。市场上很多教育培训公司为了追求业绩,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培训课程,一环扣一环,让学员沉迷其中,好像学了这门课程不学下一门一样不能成功,所以必须要不断交钱上课。这种靠增加学员的消费频率来提升公司的手段,在业内十分盛行。我坚持没有这么做,我把培训时间延长,增加更多内容,确保学员一次就能学到全部的东西,这也是“老鹰训练营”最为独特的地方。
  
  我觉得教育培训公司如果一直这样对现有的学员“不依不饶”,就是在自取灭亡。如果学员不能成功,不可能成为忠实顾客,不可能帮你介绍更多学员。未来的教育培训从业人员要想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踏踏实实地练好基本功,不追求明星式的浮华,而要用心把课程设计到最好,确保学员学习完后回去就能用,用了就能出效果。学员的成功就等于老师的成功。帮助到的学员多了,培训的品牌才会慢慢竖立起来。
  
  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有很多成功人士并不是因为学习了培训课程而成功的。很多人据此认为培训没用。其实只是他们的学习方式不同,而且他们的自学能力和领悟能力特强,而不是成功学的内容没有用。有很多企业家,都是看了某本书的某个观点后,启发了他们的创意,他们马上把想法付诸实践,通过不断努力才取得成功的。


  
  成功的真正规则,不是学会全部的知识,而是学会马上去应用知识,也就是我们要永远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而不是先设定一个完美的结果再去行动。
  
  微软的软件从来都不是等到完美后才上线的,而是不断发布补丁,不断推出升级版,这其实就是追求完美的过程。假如微软的软件一定要到最完美时推出,恐怕我们现在也用不上这种简单快捷的操作系统。
  
  我仔细反思了下,才发现我也犯了这个错误,比如说我的网站也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我一直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个缺陷,感觉自己很被动很疲惫,事情也没转机。其实我应该把精力聚焦到那些具备优势的地方,而不是把焦点放在要完美的结果上。只要我不断加强自己的强项,在行动中自然能找到完善细节的人和方法,一步步走向“完美”。
  
  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做,把精力聚焦在自己的“1”上,而不是聚焦在从“0”到“1”的方法上,把“1”应用到最好,然后在“1”后面加“0”就可以实现倍增。这就是“杠杆营销理论”里的成功模式,把自己已经拥有的放大,然后再不断裂变,这样才是最好的“追求完美的过程”,确保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而不是在“完美”之后才开始收获。


  
  2009年5月29日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