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5节 一个在雪地里徘徊的人上篇

  1991年,我21岁,第一次发表了文章,是一个小“豆腐块”。阅历与年岁的增长把人变得越来越不动心。我不知道,会不会有一天,能发生点什么,让我能像那天那样,像疯了一样地快乐,哪怕一次。
  
  1991年的12月25日,是一个大雪天。无锡江南大学的文浩科学馆,举办了一场规模盛大的诗歌朗诵会。人们从四面八方冒雪赶过来。我在科学馆外面的空地上来回走着,满怀激动。因为这场朗诵会上,有一首诗是我写的,我写给子禾的。
  
  我和子禾是在秋天认识的。我是江南书屋的民工,她大学刚刚毕业,真正的貌美如花。认识之后,几乎每一周,我们都骑车绕着太湖走,寻找好风景的地方。我们去过万顷堂,去过据说毛主席曾多次下榻的锦园。当然,因为不开放,我们只能绕着走,就近找个无人的石坡,坐下来看湖。
  
  有一次,我们穿过宝界桥,一直往西南的山里走,竟碰到了一个水上飞机场。水边上有个大仓库。门锁着,锁已经生锈了。从门缝里往里看,确实能看到一架小飞机。飞机场的右前方,有个伸进太湖的荒岛。岛上的林木中,有一排破旧颓败了的平房,墙壁上依稀还能看到“农业学大寨”的字样。山那边就是太湖了,烟波浩渺,无边无际。
  
  我踩过齐膝的草,揪着藤蔓下到山脚,再举手接子禾下来。她坐在水边的石头上,脱掉鞋子,用脚踢着水。湖水轻轻地拍打着湖岸,像是有人在窃窃私语。她跟我说,她是侗族人,家在很远的贵州。她唱着家乡的歌。我听不懂歌词,只觉得好听。她只唱了两首,就说没有了。我要她再唱,她说,那就唱一首《加州阳光》吧。唱完之后,我们都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她说,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到加州去晒太阳。我想说,我和你一起去。嘴张了张,却没有说出来,只是朝她点点头。
  
  回去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我们在梅园附近的一个面馆前停下来。她笑着说,我吃碗大肉面。我把大肉面端给她,自己买了一碗便宜的阳春面。我只剩了这点钱。
  
  她咬了一口肉,抬头看到了我的阳春面。她本是笑着想跟我说话的,怔了怔,低下头去。她也许是想把那块咬过一口的肉给我的,可是我们的关系,还没有那么好。她再也没吃那块肉,连面条也没有吃完。
  
  回去的路上,我们变得无话可说。在沉默当中,我的心变得冰冷。两碗面条,彻底改变了一切。她恐怕再也不会见我了。送她到制药厂的门口,她看了我一眼,说,你回去吧。我看她走进了厂门,看到厂门口慢慢起雾了,雾慢慢地把厂门遮盖了起来。我骑车回江南书屋。一条走了许多遍的路,我却迷路了。直到半夜,才摸了回去。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