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典型事例二: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
布思·塔金顿是20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和剧 ,他的作品《伟大的安伯森斯》和《爱丽丝·亚当斯》均获得普利策奖。在塔金顿声名最鼎盛时期,他在多种场合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
那是在一个红十字会举办的艺术家作品展览会上,我作为特邀的贵宾参加了展览会,其间,有两个可爱的六七岁小女孩来到我面前,虔诚地向我索要签名。
“我没带自来水笔,用铅笔可以吗?”我其实知道她们不会拒绝,我只是想表现一下一个著名 谦和地对待普通读者的大家风范。
“当然可以。”小女孩们果然爽快地答应了,我看得出她们很兴奋,当然她们的兴奋也使我备感欣慰。
一个女孩将她的非常精致的笔记本递给我,我取出铅笔,潇洒自如地写上了几句鼓励的话语,并签上我的名字。女孩看过我的签名后,眉头皱了起来,她仔细看了看我,问道:“你不是罗伯特查波斯啊?”
“不是,”我非常自负地告诉她,“我是布思·塔金顿,《爱丽丝·亚当斯》的作者,两次普利策奖获得者。”
小女孩将头转向另外一个女孩,耸耸肩说道:“玛丽,把你的橡皮借我用用。”
那一刻,我所有的自负和骄傲瞬间化为泡影,从此以后,我都时时刻刻告诫自己:无论自己多么出色,都别太把自己当回事。(07-03-06《今晚报》尹玉生)
事例分析:
布思·塔金顿和两位小女孩的话都富含另层含义,布思·塔金顿的“我没带自来水笔,用铅笔可以吗?”只是想表现一下一个著名 谦和地对待普通读者的大家风范。两位小女孩向名人布思·塔金顿索要签名,这是极其普通的一件小事,可是在艺术家作品展览会上, 想展示一下自己良好的语言能力,表现一下自己的平易近人,他不是采取通常的直接签名就行了,而是很得体又很幽默地询问可不可以用铅笔来签,这种语言表达是很富有言外之意的艺术魅力的。
布思·塔金顿用铅笔给其中一位小女孩签完了名,小女孩看过签名之后,眉头皱了起来,原来她想要的签名是罗伯特查波斯的(注:罗伯特查波斯为一名极为普通的电视演员),原来她将布思·塔金顿误认为是罗伯特查波斯了。于是她就询问了“你不是罗伯特查波斯啊?”这时候,较为正确的回应办法应该是以对罗伯特查波斯夸奖的话或者向小女孩询问罗伯特查波斯的话回答,可布思·塔金顿却自负地答到:“不是,我是布思·塔金顿,《爱丽丝·亚当斯》的作者,两次普利策奖获得者。”言外之意就是说自己非常出名,成就很大,应该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佩服自己。这一招当然不会管用,而且还有些把小女孩激怒了,小女孩耸耸肩,一句“玛丽,把你的橡皮借我用用。”就把布思·塔金顿所有的自负与骄傲击散了,小女孩的言外之意很明显:我不认为布思·塔金顿这些事情很伟大,我觉得罗伯特查波斯比这些都重要,《爱丽丝·亚当斯》与布思·塔金顿不如罗伯特查波斯。严重一点表达,小女孩的意思就是:你神气个什么啊?在我眼里连罗伯特查波斯的小指头也比不上。在这场语言沟通对话过程中,著名 、文字大师布思·塔金顿失败了。
布思·塔金顿是在文学领域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小说家和戏剧家,他的成就自然是不可抹杀的,这个沟通事例,一方面告诉我们,即使比较伟大的人也会在语言沟通中出现失败的时候,无法看通语言背后的更深涵义,更何况我们平常人;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无论自己是多么的出色与伟大,都不要有自负与骄傲的时候。第三方面,它也启示我们,要看穿语言的表面字义,根据语言沟通过程所处的场景,如文中的艺术家作品展览会;发生的事件,如文中小女孩向 要签名;对话对象的反应,如文中小女孩反问:“你不是罗伯特查波斯啊?”很明显是想要后者的签名等作出恰当的回应,这样才能良好进行语言沟通,达到双方的共赢。
情景置换:
如果布思·塔金顿在听完小女孩“你不是罗伯特查波斯啊?”的询问后,能继续保持“著名 谦和地对待普通读者的大家风范”,发扬自己幽默而又得体的语言风格,而不说自负的话,我想小女孩是不会耸肩,更不用说借橡皮了。
情景一:女孩看过我的签名后,眉头皱了起来,她仔细看了看我,问道:“你不是罗伯特查波斯啊?”布思·塔金顿和蔼地说:“亲爱的小天使,我不是你非常渴望见到的罗伯特查波斯,我是你的朋友布思·塔金顿。可能罗伯特查波斯也来到了今天的展览会,你可以再去找找他。”我想,这样的结果一定是两个小女孩向 道谢,然后离去。更有可能的是,另一个小女孩玛丽也会让布思·塔金顿给她签名的。
情景二:女孩看过我的签名后,眉头皱了起来,她仔细看了看我,问道:“你不是罗伯特查波斯啊?”布思·塔金顿和蔼地说:“我不是罗伯特查波斯先生,我是你的朋友布思·塔金顿。不过我倒很想认识罗伯特查波斯先生呢!”这时小女孩一定会滔滔不绝地向 讲述罗伯特查波斯的事情,这样的结果,布思·塔金顿一定会和两个小女孩成了“忘年交”。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