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茶叶战争:茶叶与天朝的兴衰 > 第 5 章 1840年的茶叶战争之中国被一家英国茶叶公司就打败了吗
第6节 印茶崛起,大英帝国梦想实现下篇

  那时欧洲人尚不知红茶和绿茶源于相同茶种,以为红茶是红茶树长出来的,而绿茶是绿茶树长出来的。福琼发现,两者其实出自于同一茶种,只是加工方式不同,这一说法一度在英国引起争论。
  
  阿萨姆茶园,1900年福琼为了盗取茶树种子,将自己的头发剃掉,化装成中国人深入到中国官府禁止外国人进入的地区。福琼在多个产茶区,运用各种手 段,获取茶树种子和栽培技术,将茶树种子经上海转运至印度。1848年,福琼给英属印度总督写信:“我已弄到了大量茶种和茶树苗,我希望能将其完好地送到 您手中。”
  
  罗伯特•福琼在1839—1860年中四次来华。1851年2月他通过海路,将2000株茶树小苗、1.7万粒茶树发芽种子,以及8名中国制茶专家带 到印度的加尔各答,致使目前印度及斯里兰卡红茶生产兴旺发达。托比•马斯格雷夫.植物猎人[M].杨春丽,译.太原:希望出版社,2005.
  
  福琼在偷盗制茶技术的过程中,认真研究了植物学,发明并完善了长途运输植物的技术。他将其在中国的经历写了四本书,分别是:《漫游华北三年》、《在茶 叶的故乡——中国的旅游》、《居住在中国人之间》、《益都和北京》。在英国,福琼是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植物学家;在中国,他是一个成功的超级盗贼。福琼 的活动导致了中国制茶行业的衰退,使中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的出口贸易额大幅度下降。


  
  莫克塞姆在《茶:嗜好、开拓与帝国》里死活都不承认印度是依靠中国茶树发家的,坚称阿萨姆地区的茶种为土生,还污蔑中国茶树与印度茶树杂交后破坏了土 生茶种的质量,他引用了乌克斯《茶叶全书》里的许多史料,却对乌克斯的观念视而不见。其他几位英国作者要客观得多,在《植物猎人》和《改变世界的植物》 中,都承认了他们掠夺茶叶的行为。美国探索频道就认为大吉岭茶园其实就是茶叶盗贼掠夺中国的成果。
  
  莫克塞姆这种令人厌恶的帝国主义态度,也表现在他谈及鸦片贸易的时候。他坚持认为英国输入鸦片是基于中国需求,而不反思鸦片贸易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也 无视20世纪初英国因为贩卖鸦片而引发的道德反思。这种逻辑很可怕,英国当初企图用轻纱来打开中国市场,但失败了,他们的逻辑就是,我们送好的东西你们不 要,那么我们就送来坏的,结果你们要了,能怪我们吗?还有一点,莫克塞姆对曾经为英国带来辉煌的殖民地阿萨姆也没有什么好感,他引文说,这里只有令人厌恶 的人种,他完全忽视了几十万劳工在那里所作出的贡献。
  
  显然,文化帝国主义在西方根深蒂固。
  
  印度生产茶全过程,版画,1876年刊印于《伦敦新闻画报》随着茶园面积的扩大,制茶机器也开始诞生。1872年,杰克逊制成的第一台揉茶机在阿萨姆 茶业公司的希利卡茶园中被装置使用。很快,机器制茶代替手工作业。1877年,弥尔•戴维德逊发明了一台西洛钩式焙炒机,以热气焙炒取代炭炉炒茶,随后他 的工厂也从仅有7名工人的小作坊一跃发展到拥有千人以上的大工厂。1887年,杰克逊将原来的压卷机进一步改良为快压卷机,统治市场长达20多年。戴维德 逊的焙炒机,发展为上下通气式的西洛钩式。其他茶机也不断出现。19世纪末,印度已实现揉茶、切茶、焙茶、筛茶、装茶等各个环节的机械化。


  
  机器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了茶园的扩张。1880年,印度茶叶的种植面积达到了843平方公里,茶叶产量达到4300万磅。因为进口中国茶需要缴纳 35%的关税,而进口印度茶是零关税,所以印度茶速度占据了英国市场。到了1888年,产量高达8600万磅,英国从印度进口茶叶的数量完全超过了中国。
  
  莫克塞姆骄傲地写道:“大英帝国的一个梦想终于实现了。”
  
  是的,英国人在阿萨姆再现了一个中国故事。
  
  茶叶带来的影响,远胜于千军万马,因为后者是为前者服务的。为了打倒中国茶,他们甚至从娃娃抓起,在教材里教导孩子中国茶是如何地不好。
  
  1888年,为了向中国就近倾销茶叶,英军悍然发动第一次侵藏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就是,清政府与英国先后签订了《藏印条约》与《藏印续约》,承认锡 金归英国保护,开放亚东为商埠,英国在亚东享有治外法权及进口货物5年不纳税等特权。从此,西藏门户洞开,印度茶长驱直入。
  
  中国人在惊呼一家英国公司的超强实力的时候,却不知,它背后是一个帝国的全部往事。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