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茶叶凭什么制英国下篇
-
庄国土估计,1700—182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共输出53875032两白银到中国,1700—1840年,从欧洲和美国运往中国的白银约 17000万两。18世纪60年代后,东印度公司扩大了对华贸易,却带来更大的贸易逆差,白银问题导致了公司在广州资金周转困难。为了平衡贸易逆差,东印 度公司决定对华输出鸦片。1790—1838年,输入中国的鸦片价值白银239045040两。庄国土.茶叶、白银和鸦片:1750—1840年中西贸易 结构[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3).通过鸦片的输入,英国人不仅得到了想要的茶叶等物资,还赚了大把银子回家。
英国下午茶庄国土得出的结论是“18世纪中西贸易的基本结构,是西方国家以其殖民地产品,主要为白银、棉花、胡椒等交换中国的茶、丝、瓷器等。当这种 贸易结构能保持平衡时,西人仍然获得巨额利润,传统的贸易方式仍可维持。由于白银短缺和中国政府厉行鸦片查禁,传统的中西贸易结构难以为继。西人随即诉诸 武力,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
贸易顺差与逆差并不能成为判断一个国家富强与否的标准,不然,现在的美国就是穷国。如何评判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弗兰克在《白银资本》里有强有力的论 述。他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之所以有那么强的吸银能力,是依靠其独特的贸易品来完成的,确切地说,就是茶、瓷、丝这三大物质领衔的贸易体系。因为茶、瓷、丝 在世界经济中的经济份额大、参与程度高及重要性强,才使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一个因素是中国的生产和出口在世界经济中具有领先地位。中国在瓷器生产 方面是无与伦比的,在丝绸生产方面也几乎没有对手。……另一个同样被弗林和拉吉尔德兹强调的重要因素是,中国作为世界对白银生产的终极‘秘窖’的地位和作 用。……正是中国对白银的公共需求、中国经济的巨大规模和生产力及由此产生的进出口顺差,导致了世界对白银的巨大需求,并造成了世界白银价格的上涨。”贡 德•弗兰克.白银资本[M].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162169.
弗兰克总结说:“中国的这种更大的、实际上是世界经济中最大的生产力、竞争力及中心地位,表现为它的贸易保持着最大的顺差。这种贸易顺差主要基于它的丝绸和瓷器出口在世界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另外它还出口黄金、铜钱,以及后来的茶叶。”
美国独立战争后,美国靠的也是自己的特色产品西洋参打入了世界贸易体系,而英国人最初来中国推销轻纱,目的都一样。
人类学家艾伦•麦克法兰等在《绿色黄金》里认为,茶叶创造了英国,并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帝国。艾瑞丝•麦克法兰,艾伦•麦克法兰.绿色黄金 [M].杨淑玲,沈桂凤,译.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麦克法兰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与茶叶有莫大的关系。18世纪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即 中国、英国和日本,同时也是茶文化得到最好弘扬和发展的地区。
他立论的主要依据是茶水消灭了细菌,让中国唐宋时期的人不仅免于疾病困扰,还增加了营养,这让众多的人口得以持续创造财富。人口大爆炸与成活率高被归 因于沸水与茶结合的饮食层面。同样例子也可以解释日本14到17世纪的发展过程。日本能够幸免于1817年、1831年和1850年的霍乱,也与他们全民 饮茶有关。而英国全民饮茶时代,正是18和19世纪,刚好也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时期。工业革命导致城市人口膨胀,聚集居住,更容易引发各种传播性的疾 病,但英国从18世纪中叶开始,许多疾病开始减少或消失,这都归功于英国人的饮茶习惯。
英国经济学家麦迪森也支持这种说法。他在分析欧洲人口问题的时候说,正是因为酒和茶替代了受到污染的水,才使得欧洲人口死亡率下降。安格斯•麦迪森.世界千年经济史[M].伍晓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
乾隆时期刚好是中国人口增长很快的时期,从雍正十二年到乾隆二十九年,人口增长了7.7倍,达到2亿人,而到道光十八年,已然有4亿人口的规模。戴 逸.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戴逸卷[M].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1.茶叶让人口增长,而鸦片能让人口减少,这也是道光年间许多大清官员的论调。
欧洲人喝茶图在中国、日本、英国生活的母亲,因为她们饮茶,所以小孩喝到的都是安全的母乳。喝热水的习惯,同样被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所看重,加了茶叶 的热水更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也因为喝茶的风尚,导致哪怕是喝白开水的人,也被视为其有饮茶的行为,这是文明史上了不起的事情。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 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M].顾良,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265306.
也因为这样,茶为每一个需要发展的国家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茶也为他们的简单生活提供能量源。饮茶避免了大量谷物被拿去酿酒的风险。在17世纪末,啤酒 消耗了英国一半的谷物,他们不得不进口谷物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18世纪末期,工人的收入有10%用来买茶和糖,只有2.5%用来买酒。
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威廉逊说:“如果没有茶叶,工厂工人的粗劣饮食就不可能使他们顶着活干下去。”麦克法兰认为,中国茶叶的适时到来,正好适应了英国工业化生产的需求,并大大促进了英国工业的发展。
麦克法兰的第二个依据是,茶叶改变了英国的社会阶层,尤其是下午茶会和茶馆的出现,几乎起到了重塑英国文明的作用。英国的饮茶风气最先在上层社会的贵妇中传开,然后被中产阶级妇女所接受。
在英国早期的酒馆和咖啡馆里,只能看到男人的身影,英国妇女还曾发起过抵制咖啡的运动,她们认为咖啡带坏了英国男人,让他们彻夜不归。但茶叶不一样,性情温和,适合妇女和小孩。手握茶壶的女人就好比拿着刀剑的武士,参与的人只能屈服于她。这提高了妇女的地位。
第三个论据,茶叶帮助了英帝国的扩张。
关于茶叶造成的影响,英国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为了一壶小小的茶叶,中国文化几近毁灭”;另一种是“茶叶在英国的作用如同蒸汽机一样重要,它帮助英国 人度过危机并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对上述两种说法,麦克法兰持赞成的态度,他认为茶叶对英国的战略扩张尤其是军事上的意义非同小可。
在18世纪20年代英国人广泛饮茶之前,英国仅有北美、西印度殖民地及部分对印度和远东的贸易。而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的殖民地不仅囊括了澳大利亚、加拿大,还拥有了非洲的很多地方及南美洲、印度等地,真正成为日不落帝国。
对茶叶的需求影响了海上贸易,也影响了皇家海军、商业资本、银行和信托系统。它促进了英国商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其在亚洲区域密集的贸易网络,让英国势力强大无比,为他们在东南亚和喜马拉雅山麓争霸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周宁在《鸦片帝国》中也总结了茶在四个方面对英国产生的影响。周宁.鸦片帝国[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其一是在国民体质方面,茶有效平衡了英国人的饮食结构,为英国人的多酸性主食——面包——找到了一种合理的、多碱性的佐餐饮料。
其二是在家庭伦理与社会意义层面上,茶的温和促使了人的温和。英国人之前深受酗酒之害,在很大程度上,是茶陶冶炼了英国人的性情,维护了道德。一个家 庭的下午茶有助于他们完成必要的亲情仪式,带来和谐。诗人库柏用诗描绘了喝茶为英国人家庭生活创造的温馨和谐的世界:拨旺炉火,紧闭门窗,
放下窗帘,围起沙发,
茶壶的水已煮沸,咝咝作响,
沏一壶热茶,又浓又香,
轻松而不沉醉,心神荡漾,
我们迎来一个安详的晚上。欧洲第一幅茶画,基歇尔,1667年从家庭生活到社会交往,茶扮演了重要角色。茶会与咖啡馆一样,扩大了公共空间,促成了一个市民社会的诞生——这点正是资本主义形成的关键要素。
其三是茶促使英国人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观和文化仪式。英国人生活中的下午茶点与茶会,是生活高度精雅化的表现。从饮茶使用的瓷器、客厅的餐桌到茶园的装饰,布置都非常讲究,喝茶的文化意义大于生理意义。
最后是茶在英国现代文明史上的经济政治意义。东印度公司通过垄断中国的茶叶生意,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富可敌国的东印度公司成为英国的代名词,为英国之后推行殖民政策,完成了必要的财富积累。
就在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喝茶成风时,德国思想家赫尔德危言耸听地说,中国从欧洲商人那里得到白银,给他们的却是成千上万磅使人疲软无力的茶叶,从 而使欧洲衰败。事实证明,他错了。而中国政府控制茶叶的想法却是明智的,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样会带来战争,并导致中国从此走向衰落。
考虑到中国对茶叶的绝对控制权,英国不得不寻求到其他地方种植茶树。英国本土的茶树种植一直不成功,英国派遣的植物猎人把茶种带回英国后,悲观地发现 英国的土壤根本无法种植茶树。后来茶树在印度阿萨姆种植成功,英国人用了与清廷同样的手段,他们企图通过茶叶来控制西藏,另一轮的茶叶贸易与政治战争,从 沿海转至内陆,在喜马拉雅山麓展开。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