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仕途评估:第一桶金不等于终南捷径

  汉末选拔人才,还没有统一的公务员考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舆论。舆论如果把某个人捧上了天,地方政府就有察举他的责任,中央政府就有征辟他的义务。

  酒香不怕巷子深,何况还有崔琰这样的重量级广告明星代言。司马懿尽管深藏不露,仍然被河内郡的官方猎头给盯上了。

  司马家族是河内响当当的世家大族,司马家的二公子要出仕,这正是巴结司马家族的大好机会,何乐不为?猎头把消息报告上去,当局立即推举司马懿担任上计掾。

  建安六年(201年),二十三岁的司马懿挖到了仕途的第一桶金,出任河内郡的上计掾。

  上计掾这个职位,究竟有没有前途?一言难尽。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汉末的一般晋升体系。前面讲过,汉朝的太学生毕业之后,有一次毕业大会考,成绩分甲乙二等,甲等入中央为郎官,乙等下基层当吏员。郎官如果做得好,会下基层挂职锻炼,比如担任某地方县令之类,然后再升迁为郡守或者直接调回中央,前途是最光明的;吏员做得好呢,有机会进中央为郎官,也就是说在晋升过程中比甲等考生慢了一步。当然,为郎为吏,除了太学生的考试,还可以由中央和地方察举。汉朝这种晋升体系,对社会影响巨大,钱穆先生称之为“郎吏社会”。

  上计掾,是吏不是郎。但是,上计掾是吏中的肥缺。简单来讲,如果说郎是第一等,吏是第二等,那么上计掾就是二等中的头牌。

  上计掾担任什么工作呢?这需要了解一下汉朝的上计制度。黄仁宇先生批评中国古代没有数目字管理,其实这个观点大可商榷。汉朝的上计制度,就是一种典型的数目字管理。

  上计,顾名思义,就是统计了相关数据,向上汇报。举个例子,假如你是温县的县令,你在每年大约七八月份的时候,要统计了今年温县的户数人口、钱粮收入、财政开支、治安情况等等有关数据,制作成一本“算簿”或者叫“计簿”,毕恭毕敬地上交给河内郡的上计掾司马懿。司马懿汇总了各县的计簿,进行核对和验算,然后整理成郡级的计簿,在十二月份亲自跑到京城洛阳,呈递给司徒,甚至有时候皇帝会亲自接见上计掾。这些计簿,就是中央对今年各项情况进行总结、考核地方政绩、出台政府工作报告向皇帝汇报以及进行来年预算的基本依据。

  因此,上计掾的选拔,必须符合以下几项条件:

  第一,形象好气质佳。因为上计掾经常要跑到京城去,对外代表本郡形象。司马懿身材高大,相貌想必也比较堂堂,符合这项条件。



  第二,口才出众。上计掾要随时应对上级的询问和责难,因此必须口才了得,时刻能够为本郡遮丑争光。司马懿反应敏捷,机变百出,符合这项条件。

  第三,数学优秀、心细如发。上计掾的工作,主要是面对各种数据,验算其正误,核算其真伪,一旦算错,是有罪的。司马懿从小接受数学方面的教育,并且心思缜密,这方面也没有问题。

  上计掾的前途如何呢?这个有点儿不好讲。西汉没有专职的上计掾,一般由郡丞临时担任,地位不可谓不高;东汉上计事务职业化,设立了专门的上计掾。设立之初,地位很高,进京时可享受诸侯王般的礼遇,可以专门住宿在各郡的驻京办(郡邸寓)。

  由于上计掾多能说会道、形象出众的人才,所以往往被中央看中,直接留下担任郎官。“计吏拜官”成为仕途的一条终南捷径。

  可惜,这条终南捷径早就被堵死了。

  汉桓帝的时候,下命令:“今后严禁留上计掾在中央为郎官。”(《后汉书?杨秉传》)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前不久汉献帝流落长安,社会治安极其混乱,各地的上计掾都不敢出门了;惟独颍川郡的上计掾刘翊,冒着生命危险,在兵荒马乱、强人出没的东汉大地上千里走单骑,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来到长安进贡。备受冷落的汉献帝一看,居然还有人想着朕,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喜之下,提拔刘翊为议郎。



  但是这种特例,难以复制。除非你有孙悟空的本事,或者刘翊的傻劲儿。前者,司马懿没有;后者,司马懿不想有。

  现在的上计掾有什么前途呢?我们来看两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是勤勤恳恳的审计员,一个是号称“算圣”的大数学家。

  前途之一:审计员。

  这位审计员,叫师饶。你查遍古书,也不可能找到他的名字,因为他的名字是在1993年随着尹湾汉墓的出土才为人所知的。

  师饶,是西汉末年一位东海郡的功曹史,担任过上计的任务,相当于今天的审计员。墓室里出土了大量他生前制作的计簿。这位兢兢业业的小审计员,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不为人知,甚至连名字都留不下来,只能长眠于地下。

  这就是司马懿未来的前途之一。

  前途之二:数学家。

  就在司马懿担任上计掾的这一年,山阳郡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正在老眼昏花地观测星象,审定他耗费毕生心血制作的《乾象历》,争取把误差缩减到当时人类最顶尖的科技水平所能控制的最小范围内。这位老人叫刘洪,是汉末最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刘洪是皇室的远亲,从小表现出卓绝的数学天赋,因此被任命为上计掾。他在上计掾的任上,钻研数学,最后发明了“算盘”,被誉为古老东方的电脑,他本人也被后世称为“算圣”。

  刘洪,是上计掾界的一个传说。司马懿如果也有这样的数学天分,他也许可以成为第二个刘洪,被今天的我们拿来炫耀我中华文明灿烂辉煌比欧洲领先多少多少年。

  当然,上计掾还有别的前途。比如郑玄,后来成了经学家;比如公孙瓒,后来成了土霸王。但是,他们都不是通过正常的晋升途径上去的。要想真正出人头地,绝不能走寻常路。

  路是人走出来的。

  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这两条,永远是仕途的铁律。

  更何况,司马懿所担任的上计掾,乃是汉朝的小吏。汉朝早已经名存实亡,当汉朝的小吏铁定没有前途,只能当块跳板。是金子总会发光,是怀才不遇者的自慰;锥子必须放进口袋,才会脱颖而出。所以,司马懿接下了这份差事。他的考虑可能有三个:

  第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第二,在工作中以突出的表现博取更大的猎头的关注。

  第三,伺机而动,寻找真正有实力的老板。

  司马懿认认真真干着上计掾的差事,不确定自己的未来究竟是审计员还是数学家。这时候,影响司马懿命运的人出现了。

  他,是本朝的司空。司空府一纸文件发到河内温县,点名要司马朗和司马懿这两位司马家族最优秀的公子。

  谁能有这样的气魄?

  曹操。公元201年的曹操。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