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节 第六章
-
尽管胡昭一言不及周生之事,但司马懿想必也有所察觉。锋芒毕露,会招来杀身之祸。因此,不单要隐敛身形,即便才华也应当深藏不露。这才是老师胡昭的“隐”之道啊!
也许是纪念,也许是巧合,数年之后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先后出世,一个叫司马师,一个叫司马昭。师昭,司马懿以这一独特的方式,向胡昭致敬。
这是后话。此刻,司马懿开始加强自身的修养和韬晦的功夫,以图通达“隐藏”的真谛。
“隐藏”也是一种品格,是坤德,是地道。藏于九地之下,方能动于九天之上。司马懿衣褐其外,藏玉其中,和光同尘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深藏不露的人最怕被人看穿。偏偏这时候,有一位人物指着司马懿说:“此非常之人也!”
说此话者,乃是杨俊,河内人,与司马懿是同郡的老乡。此公以眼毒著称,看人不走眼。这天,杨俊看到十六岁的少年司马懿,觉得此子不同寻常,于是称赞道:“此非常之人也!”(《三国志?杨俊传》)
眼毒不毒?
有人会说:毒个屁,司马懿当然是非常之人了,天生卧龙诸葛亮都斗他不过,他可是将来要开创大晋王朝的宣皇帝、真命天子他爷爷啊!
这个思路不对。
我们读史,常看到有些大牛人,小时候并没有什么事迹,但后来做出了大成绩,史家就追认说他从小如何如何了得。这叫“后见之明”,别称马后炮、事后诸葛亮,不是历史的思维方式。
历史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按照英国一位著名历史学家柯林武德先生的观点,要学会使用“移情”的思考方式,将过去的事情在你的心灵中重演。说白了,就是 角色代入:假如你是司马懿十六岁时的同时代人,你可以把司马懿想象成你的邻家小弟,那么请你判断,隔壁司马家的老大司马朗和老二司马懿,谁更有出息?
一个是少年神童,大亦了了;一个是终日读书,闷声不响。一个年纪轻轻,见识已经超越本地豪强李邵,跟全国名人董卓对过话,多次保全宗族性命,前途未可限量啊!另一个……反正除了个子大没别的优点,据说前些天还差点儿被同学给弄死了。
谁是非常之人?
如果你给出答案是司马朗,恭喜你,你已经学会历史的思维方式了。
如果你给出答案仍然是司马懿,恭喜你,你也是非常之人。
好吧,其实以上所说只是历史的思维方式的第一重境界;而杨俊所持的,乃是第二重境界:见微知著。
《易经?坤卦》云:履霜坚冰至——踩着霜,就应该想到坚硬的冰快冻起来了。怎么知道的?凭过去经验的总结,达到一定的火候,就可以洞察极其几微的征兆。
杨俊凭借的正是这样一门工夫。这门工夫在汉末有专门的名号,叫做“品藻”、“品题”、“品鉴”、“品评”或“人伦”。这门工夫来源于一项制度和一次事件。
制度叫做“察举制”,是汉朝的人才选拔制度:由地方向中央推荐精英人才。当时还没有后世的公务员考试制度,这就非常考验地方官员的眼力了,从而逼出了这门工夫。
事件就是前面讲的“党锢之祸”,简单来讲是士大夫联合起来反对宦官及其爪牙,从而形成了“清流”和“浊流”的区别。如何鉴别并褒扬清流、贬抑浊流,也就成了一项风气,这风气叫“清议”,是汉末清流对抗浊流的舆论斗争。
所以汉末看人特别准的人物很多,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水镜先生司马徽,再比如主持“月旦评”(每月初一集中品评人物的活动)的许劭。杨俊也是其中一位。
如果刘备听到别人这样的夸奖,也许会惊讶地问:“您也知道世间有我刘备这么一号人物吗?”典型的渴望出名受宠若惊。
如果曹操,就算别人不夸奖他,他也要去逼迫那人夸奖他一番,然后大笑而去,典型的强横谲诈一代雄主。
而司马懿却心头一凛。
怎么理解这种心态?如果勾践正在卧薪尝胆,他最怕别人夸他有雄心壮志;如果豫让正在隐姓埋名打算行刺,他最怕在闹市之中被人认出说“豫让君久仰久 仰”;如果曹操在感叹鸡肋,他最怕被人揭穿欲罢不能的心事;如果刘备正在菜园子里种菜韬光养晦,他最怕被人指着鼻子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老子都装鳖成这德性了,你还能看出我的英雄气来?太假了吧?
司马懿如果手头有权,一定要动杀机了。可他现在只是一介布衣,所能做的,唯有进一步和光同尘、加强修炼。
终于,觉得修炼得小有火候的司马懿有一天出关,正看到大哥司马朗跟一位客人在堂上聊天。司马懿收形敛迹,默默路过……同时听到客人正在对司马朗高谈阔论:
“令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不是你所能赶得上的啊!”(《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震惊了,抬起头看这客人是何方神圣。司马朗也震惊了,别过头看自己的弟弟是何方神圣。
司马兄弟四目对接,司马朗看到的是惊慌失措、灰头土脸的老二司马仲达。
司马朗扭回头哈哈大笑,不以为然。
司马懿却心头大震,因为他看清了来人的面目,知道刚才那句赞语定非虚言。
因为这位客人名叫崔琰,将来是曹操帐下主管人事选拔的头号人物。
仕途评估:
第一桶金不等于终南捷径
汉末选拔人才,还没有统一的公务员考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舆论。舆论如果把某个人捧上了天,地方政府就有察举他的责任,中央政府就有征辟他的义务。
酒香不怕巷子深,何况还有崔琰这样的重量级广告明星代言。司马懿尽管深藏不露,仍然被河内郡的官方猎头给盯上了。
司马家族是河内响当当的世家大族,司马家的二公子要出仕,这正是巴结司马家族的大好机会,何乐不为?猎头把消息报告上去,当局立即推举司马懿担任上计掾。
建安六年(201年),二十三岁的司马懿挖到了仕途的第一桶金,出任河内郡的上计掾。
上计掾这个职位,究竟有没有前途?一言难尽。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汉末的一般晋升体系。前面讲过,汉朝的太学生毕业之后,有一次毕业大会考,成绩分甲 乙二等,甲等入中央为郎官,乙等下基层当吏员。郎官如果做得好,会下基层挂职锻炼,比如担任某地方县令之类,然后再升迁为郡守或者直接调回中央,前途是最 光明的;吏员做得好呢,有机会进中央为郎官,也就是说在晋升过程中比甲等考生慢了一步。当然,为郎为吏,除了太学生的考试,还可以由中央和地方察举。汉朝 这种晋升体系,对社会影响巨大,钱穆先生称之为“郎吏社会”。
上计掾,是吏不是郎。但是,上计掾是吏中的肥缺。简单来讲,如果说郎是第一等,吏是第二等,那么上计掾就是二等中的头牌。
上计掾担任什么工作呢?这需要了解一下汉朝的上计制度。黄仁宇先生批评中国古代没有数目字管理,其实这个观点大可商榷。汉朝的上计制度,就是一种典型的数目字管理。
上计,顾名思义,就是统计了相关数据,向上汇报。举个例子,假如你是温县的县令,你在每年大约七八月份的时候,要统计了今年温县的户数人口、钱粮收 入、财政开支、治安情况等等有关数据,制作成一本“算簿”或者叫“计簿”,毕恭毕敬地上交给河内郡的上计掾司马懿。司马懿汇总了各县的计簿,进行核对和验 算,然后整理成郡级的计簿,在十二月份亲自跑到京城洛阳,呈递给司徒,甚至有时候皇帝会亲自接见上计掾。这些计簿,就是中央对今年各项情况进行总结、考核 地方政绩、出台政府工作报告向皇帝汇报以及进行来年预算的基本依据。
因此,上计掾的选拔,必须符合以下几项条件:
第一,形象好气质佳。因为上计掾经常要跑到京城去,对外代表本郡形象。司马懿身材高大,相貌想必也比较堂堂,符合这项条件。
第二,口才出众。上计掾要随时应对上级的询问和责难,因此必须口才了得,时刻能够为本郡遮丑争光。司马懿反应敏捷,机变百出,符合这项条件。
第三,数学优秀、心细如发。上计掾的工作,主要是面对各种数据,验算其正误,核算其真伪,一旦算错,是有罪的。司马懿从小接受数学方面的教育,并且心思缜密,这方面也没有问题。
上计掾的前途如何呢?这个有点儿不好讲。西汉没有专职的上计掾,一般由郡丞临时担任,地位不可谓不高;东汉上计事务职业化,设立了专门的上计掾。设立之初,地位很高,进京时可享受诸侯王般的礼遇,可以专门住宿在各郡的驻京办(郡邸寓)。
由于上计掾多能说会道、形象出众的人才,所以往往被中央看中,直接留下担任郎官。“计吏拜官”成为仕途的一条终南捷径。
可惜,这条终南捷径早就被堵死了。
汉桓帝的时候,下命令:“今后严禁留上计掾在中央为郎官。”(《后汉书?杨秉传》)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前不久汉献帝流落长安,社会治安极其混 乱,各地的上计掾都不敢出门了;惟独颍川郡的上计掾刘翊,冒着生命危险,在兵荒马乱、强人出没的东汉大地上千里走单骑,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来到长安进 贡。备受冷落的汉献帝一看,居然还有人想着朕,激动得热泪盈眶。大喜之下,提拔刘翊为议郎。
但是这种特例,难以复制。除非你有孙悟空的本事,或者刘翊的傻劲儿。前者,司马懿没有;后者,司马懿不想有。
现在的上计掾有什么前途呢?我们来看两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是勤勤恳恳的审计员,一个是号称“算圣”的大数学家。
前途之一:审计员。
这位审计员,叫师饶。你查遍古书,也不可能找到他的名字,因为他的名字是在1993年随着尹湾汉墓的出土才为人所知的。
师饶,是西汉末年一位东海郡的功曹史,担任过上计的任务,相当于今天的审计员。墓室里出土了大量他生前制作的计簿。这位兢兢业业的小审计员,生前默默无闻,死后不为人知,甚至连名字都留不下来,只能长眠于地下。
这就是司马懿未来的前途之一。
前途之二:数学家。
就在司马懿担任上计掾的这一年,山阳郡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正在老眼昏花地观测星象,审定他耗费毕生心血制作的《乾象历》,争取把误差缩减到当时人类最顶尖的科技水平所能控制的最小范围内。这位老人叫刘洪,是汉末最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
刘洪是皇室的远亲,从小表现出卓绝的数学天赋,因此被任命为上计掾。他在上计掾的任上,钻研数学,最后发明了“算盘”,被誉为古老东方的电脑,他本人也被后世称为“算圣”。
刘洪,是上计掾界的一个传说。司马懿如果也有这样的数学天分,他也许可以成为第二个刘洪,被今天的我们拿来炫耀我中华文明灿烂辉煌比欧洲领先多少多少年。
当然,上计掾还有别的前途。比如郑玄,后来成了经学家;比如公孙瓒,后来成了土霸王。但是,他们都不是通过正常的晋升途径上去的。要想真正出人头地,绝不能走寻常路。
路是人走出来的。
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这两条,永远是仕途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