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图书频道> 婚恋家庭> 山长水远> 第 4 章 梦想的阶梯
第16节 辞职容易求职难

小强回到学校,没有多少心思放在工作上了。过完教师节,他递交了辞职报告。

领导认真地看了他的报告,慎重地在上面签了“同意”二字。小强从来不见这么顺利的批示,没有挽留,没有客气,只是在履行一个程序。按约定,须等到学院招聘好顶替的人选,他才可以离开。因为系里已经排好了授课任务,编制及工作量都定下来了,所有这些,都是他之前亲自操作的。行政上的工作比较容易转移或接替,而专业上的工作却比较麻烦了。小强上的都是专业课,而且是毕业班的,最后一学年了,不能马虎呢,得找一个合适的专业教师来上课。

人事处在学院网站上发布了招聘广告,应者廖廖,过了一周,还没适合的人选。职位要求为在职教师,专业对口,能胜任相应课程的教学,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和实践技能。此时是九月下旬了,学校都已开学,该到位的都已到位,谁还会不知足地跑来跑去呢,何况没有特别优厚的待遇。

不得已,又要他动用人际关系来解决问题,系里也作出了妥协,拟招聘能授课的兼职教师就行,行政工作就指派给现职有能力的专任教师。好吧,去企业里找一技术过关的工程师。这下好办,之前认识的何枫正好是这个专业的,叫他过来兼职上课不就解决问题了。可是到哪里去找他呢,不见曾留的名片,自晓琳离职后,他们都没联系过了。

小强联系上了永秀,由她联系上晓琳才找到何枫,他已当上了公司总经理,业务正忙。见面后,两人聊得很愉快,等他说明来意,何枫却显得很为难。

他说,现在脱不了身,不只公司业务,还有个人的私事。他与晓琳准备在国庆结婚,正忙着筹备婚礼呢。接着说,可以叫手下的工程师方进去上上课,没什么大不了的,忽悠学生的事做得来。还有,到时记得来喝喜酒啊。

方进电子专业出身,年纪跟他相近,在企业干了好几年了,以前在一线搞技术,现在搞研发了,时间相对自由些,去过一些高校兼职,上专业课不在话下。听说,学生都很喜欢他上课。小强把学院的情况及兼课待遇大概地跟他讲了,一拍即合。

小强把方进的个人简历拿给主任,他说,咱们还是按程序来吧,叫方进直接到电子系来面试,考核必要的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才能决定是否聘用。好吧,就照程序走。

约了方进第二天来面试,他准时到位,没有什么意外。留给领导的印象很好,考核情况说不上完美,具备授课的专业能力和较扎实的基本功。花了不少周折,最终是把难题解决了。

小强把相关的工作交接完毕,清点了过手的所有财物,总算可以离开学院了。应何枫的邀请,他携同红花、永秀参加了他们的婚礼,窜窜场,也感受了结婚的种种礼数。

永秀对兄妹俩说:“你们两个要努力啊,看看人家,幸福吧,真的令人羡慕!说不定年底咱也要走向红地毯了!”

他说:“哦,这么快,是不是女大恨嫁了啊!”

红花插上话说:“这是说给你听的,你脑子还没生锈吧?!”

晓琳沉浸在婚礼的幸福中,脸上的笑容灿烂如花。何枫红光满面,热情地向朋友来宾们敬酒。他们能走到今天,也经历了很多的平淡和辛酸。

为了幸福的明天,小强决定豁出去了。从学院辞职出来后,好好陪红花过完国庆中秋,他就踏上去S城淘金的列车。

实际情况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好。小强先去人才市探行情,看上去稍有前景的企业提的要求都是高高在上的,很多需要几年的企业工作经验,生产一线管理经验,技术岗位大多需要企业团队的研发经验。而他,一毕业出来就在学校里工作,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实在太少了,对市场及一些新的技术领域还欠缺了解和熟悉。

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小强计划着无论如何也要先找份专业上的工作先稳住脚跟,再考虑创业或其它机会。他精心做好个人简历,像刚毕业时一样,放下架子,全力投入找工作的求职大军。

小强凭着几年的工作资历,还是比较轻松地得到了些用人企业的面试机会。然而,一进入实际招录环节,他都被挡在了门外。原因各种各样,无外乎是,一:奔三的人了,可塑性不大,有时还自以为是,固执已见,他们宁愿招聘刚毕业的大学生,薪资要求低又肯干;二:企业工作经验缺乏,现有技术理论跟不上市场更新,他们宁愿在同行内挖墙角,也不想请一个有能量的“外行”;三,碰上经济危机,丢了“饭碗”的人多着呢,总有人比你强,总有人更适合某个岗位,你一个大学教师不是挺好的吗,跑来凑什么热闹啊!

唉,出来求职才知道艰难,也让他知道了自身的优劣在哪,想回去当教师是不可能的了,况且他也厌烦了讲台说教的单调。离职的时候就做了“破釜沉舟”的决定,要让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好马还不吃回头草呢,他自信是一只千里马,也许机会还没到呢。

然而,机会是靠努力去争取的啊,等待可不是办法,得主动出击,适当的时候还要讲究一定的谋略。被拒多次后,他的自信心多多少少也受了些打击,也让他学会了不少东西,脸皮变厚了,知道如何进行适当地伪装和撒谎。

在周末的精英招聘会上,小强看中了一家外资电子公司,前景诱人,工资福利都在他的理想内,真是好机会到了,不容错过,无论如何也要争取面试机会。

小强排在长长的求职队伍后面等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到轮到他了。他充满笑容地递上精美的求职简历,HR回了礼,然后问些专业问题。不论懂或不懂,熟不熟悉,小强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对方很满意,约了第二天上午面试。

离开求职市场,他的心快要飞起来了,好象已经得到了这份工作。他进了公司的网址,了解尽可能多的情况,利用HR给的电话和地址,冒充了一回企业内部人员,下载了些专业资料。材料内容是目前比较新的技术说明,他在学校里有些了解,只知道表皮的东西,跟公司的要求差一大截。到此,他顾不了那么多了,先通过面试再说,只要跨过这道门槛,就有机会学习和跟进了。

第二天,小强去面试时,还不忘带上资料和相关的书籍,随时在路上充电。到达公司办公地点,已见到有入围者在等候面试。他把面试通知给了接待人员,等候理论测试及面对面考核。

过了几分钟,主考官发下笔试卷子,应聘者都埋下头认真答题。试题主要考核专业基础理论,有少数跟实践紧密相关,有一定的难度,不小心就会落入陷阱。题目都是选择和是非题,有人答得很快,十几分钟就是交卷了。小强是最后一个交卷的,答了一个多小时。人事主管用电脑改卷,成绩很快就出来了,不得而知,只是叫他等一会,然后跟技术经理面谈。

技术经理的年纪看上去比小强还年轻,带一副宽边眼镜,有些学者气质。听他说是从高校来的,理论基础扎实,但公司目前招聘的是现场技术工程师,需要熟悉流水线生产,还要熟悉产品的工艺制作过程及相关细节,他们需要能马上投入工作并创造效益的人来做事,显然小强是不符合要求了。

他委婉地说:“祝你找到适合的好工作。”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