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第二章
-
为什么要用我最喜欢的事情“威胁”我?
——一味禁止起不到让孩子反省的作用
许多家长喜欢用剥夺孩子的最爱来“威胁”他们,这其实模糊了事件焦点。家长凭借身份塑造权威,可能一时得逞,但并没有起到让孩子反省的作用,甚至可能产生逆反心理。
“两件事又没什么关系,喜欢的事为什么要受牵连?”
有位好朋友开心地和我分享,最近她终于找到了有效的“管教之道”。
“当小孩不乖或者要他守规矩的时候,我只要跟他说,不听话就不能去玩球或者不能看卡通。一听到这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可能被取消,他就会立刻安分下来,不用骂也不用唠叨哦!”
我一听,皱起眉头大喊:“好烂的方法啊!我要是小孩的话,会非常讨厌这种感觉,会觉得被背叛了。”
这个跟我十年交情的朋友早就习惯我的各种反应,没好气地问:“又怎么会扯到背叛呢?”
我感到超级委屈地说:“因为我让你知道了我最喜欢什么,结果你利用这个来威胁我、控制我,会让我觉得不公平也很受伤。这样以后谁还会想让你知道更多事情啊?”
当然,我那朋友赏了我一顿白眼:“最好小孩会想这么多!”
我们决定各自回去问自己的孩子,听听他们怎么看这件事。
原本我打算直接开口和妹妹聊聊,但又生怕语言掌握不准,让细心敏感的妹妹察觉到我的动机,所以只好等待适当的时机“试验”一下。
晚餐后,我请妹妹整理她的房间,没想到这位小姐摊在沙发上一副懒得动的样子。我灵机一动,这不就是“试验”的大好时机吗?于是我立刻祭出惩罚条款。
“好吧,刚吃完饭,你休息一下,不过要是八点前没收拾完房间,今晚电视时间就没啰!”
妹妹瞧了我一眼,万般不情愿地翻下沙发,嘴里不知嘟囔着什么整理房间去了。
我心想,这招真的好有用,以前忍住不用是不是错了?
趁着睡前说故事时间,我装作不经意地问:“今天晚上,妈妈一说你马上就收拾房间了,很不错哦!不过,你那时候嘴里在嘟囔什么啊?看起来好像不太开心。”
妹妹很不高兴地说:“不然就没电视看啦!这两件事又没什么关系。”
“是没什么关系,但是这样说你就有反应啊,否则你一定又会拖延很久吧?不然要怎么说?你来当妈妈,你教我。”我继续往下挖。
“可是我觉得房间并不是很乱啊,干吗一定要今天收拾?而且你这样说,以后我也不会自己收拾啊!”看来有放话的意思。
睡前不宜争论,赶紧亲亲抱抱道晚安。
我猜得果然没错,这种方法真的有问题。
至于我的朋友,她回去后选择直接问孩子的感受,毕竟她都直接采用这种管教方法了,应该不用做什么“试验”。
这样的惩罚,伤透了孩子的心
我和朋友再度碰面,说好了要交换心得。
朋友迫不及待地开口:“我那天问我家儿子,他没想那么复杂啦,不过他说这种感觉的确不太好,有点像被威胁。”
“我们家的跟我放话说,这样会让她屈服没错,但也没办法说服她养成什么好习惯。”我也先说出妹妹的想法。
大概是这个结论让两个妈妈没了头绪,备感挫折,所以我们一时沉默了下来。
“我后来想想,这种方法其实是一种权力的展现,有权力的人才能制定游戏规则,这样好像又把我跟孩子的距离拉开,回到了传统权威式的管教。这大概是我最不能接受的部分。”我开口打破沉默。
“可是家长或老师本来就有权威在吧,这不一定是我们选择的,而且我认为应该要有权威,我们现在把权威太污名化了。”朋友提醒我。
“没错,可是我希望我对孩子的权威,是来自她的信任和尊重,就好像我们人生中总会有一两个人说话很有分量,有什么事会很想问问那个人的意见,而不是上对下的那种高压式权威。”我觉得我还没有能力表达得那么完整,权威对我而言,应该像是孩子认可后颁发给我的皇冠一样。
“我才管不了那么多。那你说应该怎么办?”朋友一脸无奈。
不是剥夺最爱,而是创造另一段亲子时间
“当你惩罚他不能做什么事之后的那段时间,你跟他都在做什么啊?”我突然好奇起来。
“各做各的事啊,都气死了还管他在干吗!”
“那你觉得,孩子那时候会不会也满脑子都在生你的气,根本没有反省你要他改的事情?”
“嗯,还蛮有可能的。”朋友陷入思考。
“那不然下次你惩罚他的时候,陪他一起做别的事情好了。这样感觉不是剥夺他的最爱,而是创造另一段亲子时间,你觉得怎么样?”虽然不知道这是不是好主意,但我总觉得这样会好一些。
接下来,我们互相帮对方想了适合自己孩子个性的“惩罚时间亲子活动”。
虽然这未必是最完美的教养方法,但现实生活里的双薪家庭一定要有一些“高效率”的管理方法。在拿捏自主尊重和时间速度的平衡之间,或许这是最容易执行的改进方式。
后来我在其他书籍中发现,澳大利亚的学校会在教室角落设立“思考角”(Thinking Corner),当孩子犯错时,老师就会礼貌地请他到“思考角”安静下来想一想。
我觉得这也是个不错的方法。剥夺孩子的最爱反而模糊了事件焦点,不如让孩子思考一下“为什么要做”或“为什么不能做”这些事,孩子一定也有他们自己的道理。彼此冷静一下,再通过对话讨论,找出根本的解决之道,才能让每次的亲子冲突都更有意义和收获!
思考的延伸
●你也常使用这样的句子吗?“你不……就不能……”“再不……就不准……”“你再这样……就没有人喜欢你了。”
●如果不用这种方法,我们有办法“叫得动”孩子吗?为什么孩子不接受我们的说法?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这种“交换条件”的管教方法,会不会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其实是“有条件”地爱他们呢?该如何在惩罚孩子的同时,也传递支持、同理的讯息呢?
●若孩子说出原因或道理,你愿意聆听、接受并改变自己原来的决定吗?改变决定会让自己觉得很没面子,还是很高兴有共识呢?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