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第三章
-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分数
很少有悲剧比生活受阻更悲惨,很少有不公比失去奋斗的机会甚至希望更痛切,它们源于外部强加的限制,却被错误地认为出自人的内心。我们居住在一个人各有别、各有所爱的世界,但半真半假的偏颇理论却成了意识形态。
——斯蒂芬·杰伊·古尔德
“从2 岁开始这些小孩子就在竞争! 3 岁时,为了进幼儿园,他们就开始接受训练和指导。幼儿园!他们的父母紧盯着他们,告诉他们如果不能进入这个幼儿园,就不会进入好的小学或中学,然后高中也会失败,他们的生活就会一败涂地。竞争从幼儿开始,而且越来越激烈。”
父母的恐慌已经达到了面对流行病的程度,从而刺激了一类书的出现,这些书的目的就是提供建议,有时它们能起到缓解的作用,有时却是火上浇油,让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感到害怕、颤抖。不管你认为蔡美儿(Amy Chua)的《虎妈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是一个笑谈还是一个指导手册,该书对成功的描述明显触动了美国精神的神经。
追求成功带来的焦虑感已经高涨了几十年,但全球经济危机以及年轻人的高失业率已经将恐惧变成了可自我延续的歇斯底里。如果薪酬丰厚的工作为数不多,那么,光彩夺目的学历就显得至关重要,而教育的风险、成绩的代价也都很大。过去十几年以来,美国年轻人的失业率超过了欧洲,25~34 岁之间的美国人的无业率一度超过了26%,这种情况发展得虽然缓慢,却是真实发生了。年轻工人是唯一一个工资下降的年龄组,因为他们在2013 年的工资比2000 年时还低。因特网、机器人和全球化淘汰了初级工作岗位,因此,要想出人头地,一流的教育显然是唯一的生存方法。你可以忘记逆袭的传奇了,现在,成败都取决于并只取决于学校教育。
对这种恐慌的每一种反应都会促生出几种竞争性的教育市场,在这些市场中,孩子相互竞争,教师相互竞争,并且学校之间为了抢夺优秀的生源而狂乱竞争。因为预期新的特许学校会加剧市场竞争,那些落后的学校必须提升它们的竞争能力。但是,随着竞争市场成为常态,学校开始操纵这个体系,选择并留住进取心最强的学生,同时“劝退”那些成绩不达标的学生。竞争战略从不会提高每一个人的成绩(但所有取得最好业绩的学生能完成学业)。相反,竞争加剧了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恐慌和绝望,使得他们不得不独辟蹊径,以便可以穿越这个危险的教育丛林。
某些孩子学习数学不费劲,或者阅读速度比其他学生要快,学习慢的理应给予更多的时间,而学习快的不应被他们拖了后腿。在分轨制中,孩子得出了一个更简单的信息:你要么是学习快的,要么是学习慢的;要么是聪颖的,要么是天赋不高的;要么是胜者,要么是输家。孩子们或明或暗地被分类。
我们坚持认为激励孩子(和成人)的方式就是给他们提供奖励,这是严重违反直觉的。不管是分数、星星、证书、金钱或奖品,“每种预期可以拿在手里的奖品对完成任务的激励只是暂时有效,事实上,它削弱了内在动机”。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郭保(SamGlucksberg)发现:如果要求某人带有一定独创性地解决一个问题,并且解决的话会得到一定的现金奖励,那么,相比得不到现金奖励的人,此人解决问题的用时更长。许多其他的实验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不管是分数、奖品或汉堡优惠券,只要对外部回报有所期待,创造活动所需要的丰富思维就会枯竭。而且,真正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需要的是发散性思维、尝试不解决问题的答案和检验概念,关键是要允许犯错。当大家全都关注于考试及其结果时,这些做法根本不会产生。
父母都是为了孩子好,他们想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孩子有天赋、有才华,事实上却让问题随之恶化。我们知道,兴趣要比才能重要,但兴趣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容易受鼓励、开发、善意和耐心的影响。教育体制就像是一个越野障碍赛的赛场,考试和评价将学习变成了商品,而且其中弥漫着对失败的恐惧,这个体系大大限制了对学生的鼓励。学生学会了各种应付考试的方法,但这与学生的能力没有关系。相反,看上去似乎是我们的基因决定了谁喜欢考试,并且还能考得很好。“许多孩子现在对于他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没有概念。没关系。我告诉他们任何的分数只是在某个时点的测量,成绩不能证明‘你是谁’或‘你是否优秀’。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