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序

推荐序一

将新三板打造成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又一高地

(世界500强企业前总裁、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九霖博士)

多年来,与企业家朋友交流或者出席论坛活动的时候,经常有人会问我:“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做得风生水起,有的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出名堂来?”这是怎样把握机遇的问题。当下的机遇就在新三板,谁能抓住新三板的机遇,谁就可以独占鳌头。

实际上,我是中国少有的很早就关注和研究新三板领域的人。在新三板还没有推出之前,我就推动几家企业到类新三板的交易所平台去挂牌,并且号召公司全体员工学习新三板有关知识。2014年8月17日,由我发起并与《中国经营报》、新浪网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新三板与创业企业大赛”在北京举行,成果丰硕。创业者和新三板上市企业都需要引导、辅导,我们举办的活动正顺应时代的需要。

根据2015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已达到1 57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每年为国家贡献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但是,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呈现一种“倒三角”的畸形结构,资本市场的重心过度集中在大企业身上。我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应该把重心转移到99%的中小企业上来,新三板就是应运而生的投资平台,而且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新三板可以看作是对我国既有股市的一种补充,也是发挥中小企业活力,提高股权流动性,促进资金流转的重要途径。2013年底,新三板方案突破试点国家高新区限制,扩容至所有符合新三板条件的企业,这体现出国家对新三板的重视。由主板、创业板、场外柜台交易网络和产权市场在内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即将形成,在经济下行态势下,完善的资本市场将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新三板即将成为其中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一个版块。

然而,新三板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还需要进行创新和完善,在我看来,新三板要在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转板系统需要完善。此前有消息称,新三板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转板到创业板这一个特殊的板块中。针对此观点,业内展开了讨论,有人认为,新三板是垃圾市场,挂牌的股票品种少,且多数质量较低,不值得投资。我并不认同这一观点。我认为新三板有其内在的优势,并完全支持监管层关于转板的决定。首先,新三板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具有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在经济新常态下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再者,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案即将出台,新三板将最先受益。在纳斯达克,转板率虽然只有6%,但是却起到了刺激作用,给企业提供了信心和出路。

针对这一事实,我建议:以后转板不要只局限于互联网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眼光要放长远,不能以行业作定论,而要以创新为定论。不管什么样的企业,只要他有创业的机制,具有核心竞争力,具有高成长性,就应该允许他转板,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契机。而且,也不一定只是转板到创业板的特殊板块,也可以转到创业板,甚至中小板、主板等。各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板块。

第二,把新三板发展成有多个层级的上市平台。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是有三个层级的,最低级的是资本市场,次高级的是全球市场,最高级叫做全球精品市场。这样一种体系架构,是纳斯达克有别于其他股票市场的优势。我们的新三板市场也可以去设置三四个甚至更多的层级,让在市场挂牌的企业,根据自身的成长性及创新性自主进行选择,并不断地提升。把我们的新三板打造成一个类似于美国纳斯达克这样一个具有提升等级机制的一种真正的上市平台。通过多层级的设置,可以发挥新三板企业的主动性,使企业产生内在推动力,让市场更具有活力。

第三,新三板也应该设计退市机制。完善的退市制度,不仅可以保证市场自身的完整性与竞争性,同时,也可以促进市场资源的流通,避免出现腐化现象。退市制度也可以让企业产生危机感,从而增强自身的能动性,促使企业做大做强。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也可以避免一刀切,让资金更加集中到需要的地方。就像美国纳斯达克一样,你做得好,你可以待在纳斯达克;你做得不好,可以下调到OTCBB市场,甚至可以退市。

第四,在适当时机,应该把新三板打造成一个像中小板和创业板一样的真正的上市平台。当前,新三板正处于发展的最初阶段,我们要逐步完善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上市平台。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新三板的发展节奏也必将越来越快。例如,美国纳斯达克是1971年设立的,经过了好几十年,到2006年才正式成为一个上市平台。但是,我觉得我们中国没有必要走那么长的路程,因为前人已经为我们做了榜样。而且,我国已有成熟的股市运作体系,再结合我国自身的经济特点,相信经过不大长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将新三板,将全国股权交易系统打造成另外一个上市的平台。这必将是我国市场的一个重要选择。

值得重点提醒的是,新三板应该如当初设想的那样,尽快成为场内交易,形成等同于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纳斯达克交易所、纽交所等一样的资本交易平台。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行百里者半九十”。良好的开头虽然是成功的一半,但一定要持之以恒,要把好事办好,不能半途而废。新三板不能像A股市场那样,九次暂停IPO,更不能像B股这样,成为一个估值扭曲的市场。既然新三板先天基因优秀,就应该好好维护后天的发展,不能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要有所区分,为优秀企业提供机会。

令人欣慰的是,全国股转系统投资者范围酝酿扩大,在原有基础上拟允许公募基金赴股转系统投资。一系列利好消息都为促进新三板的发展壮大提供契机。新三板已经走过试点和改革,我建议具备资格的企业应该解放思想,利用新三板激发企业活力,将新三板打造成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又一高地。

做投资要顺势而为,不要逆势去当孤胆英雄。我从1990年就开始做投资,华南蓝天航空油料、天津国际石油储运、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等都是业界经典案例。2009年7月15日,我创办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领域主要包括能源、节能环保、稀有矿业、大健康、教育文化传媒、互联网6大领域,目前已经投资40多家企业,其中10多家准备上市。约瑟投资从1100万元起家到现在近10亿市值,预计明年会挂牌新三板。做一家有价值的成功企业,一定要赶上波峰,现在的新三板就是波峰,如果错过就只能赶上制度红利的尾巴。

不过,我在此必须提醒所有已经挂牌或即将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家:上市只是加油站,而不是终点站。经营企业如同登山,通过上市补充“营养体能”之后,面前的山路可能更陡峭险峻,荆棘密布,甚至还有雪虐风饕,得忍受饥寒交迫。我们也许过得并不轻松,或许会变得惶恐而谨慎,因为对失败的敬畏和对成功的渴望都将压力和责任不断放大。这时候,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无论创业、管理企业还是做投资,一定要保持好心态,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取决于你的心态。

作为一名真正的登山者,勇攀高峰应该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姿态,也是不变的心态。

推荐序二

新三板的市场化精神具有划时代意义

《中国民商》执行总编辑,CCTV证券 频道、央广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 张立栋

认识陈润是在几年之前,我们一同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点评财经话题,他言辞不多但句句切中要害,让人印象深刻。这几年陈润的事业勇猛精进:在企业史、商业史研究方面取得了越来越多可圈可点的成绩,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佳作问世。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背后有太多不足为外人道的辛勤付出和汗水。

陈润长期关注企业实操层面,每写一本书他都会进行长时间深入细致的采访,在与企业家的深度交流中,捕捉他们创业和发展过程一个个鲜活的生活横断面,再用生动的文字展示给更多读者。

这本《激荡新三板》也是一样。书中他为读者准备了44个新三板挂牌和拟挂牌企业的故事,讲述了他们如何一步步从“实业为船”到新三板市场寻觅“资本之帆”的或曲折或有趣的过程。

我一直认为,资本市场是一片既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的大海。在这里,如果能够识别海流,顺势而为,就能让你的实业之船一帆风顺;如果只求风帆之利而盲动甚至乱动,就很可能从巨涛之巅跌落到万劫不复的深渊。

因此,企业家对资本市场既要真心拥抱,同时也需保持相当的理性。

回过头来再说说本书的故事发生地——新三板市场。从当年中关村的老三板开始,我对这个市场的关注可以说不算短。然而,近一年来它的突然爆红以至于后来出现剧烈的波动却也有些让我始料未及。

不过,这种爆红背后的逻辑并不难理解,它是基于中国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以利实体经济的长远改革发展为目标的。

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塔基”之一,新三板正在迅速扩大。截至2015年12月初,新三板挂牌企业达4500家,超过沪深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和,未来两年超过万家没有悬念。

但是,规模大和速度快,甚至连门槛低都不是这个市场的真正价值所在。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新三板所表现出的真正的市场化精神才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在这个市场上,只要合规经营,诚实披露,你就可以用最快速度进场挂牌。只要投资者认可,你就可以快速融到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且不受主板市场融资比例的约束。如此等等的游戏规则,不一而足。

换言之,市场规模和速度的加大表面上源于门槛低,但实质在于市场之门开得足够大。新三板就是这样一个门槛低同时门开得够大的一个市场,这与中小板甚至创业板有着巨大的差异。

我们知道,一个市场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否通过公平透明的交易,让企业的价值得以体现。而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引进以及未来推出分层管理等等,新三板市场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即将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已不再是句简单的口号。

激荡新三板,就是要激荡创业梦想。透过陈润这本书,让我们与中国的创业加速器一起前行,与那些未来伟大公司的年轻身影一起前行。

自序

聚焦新三板,发现中国未来商业力量

财经 、企业史研究专家、《激荡新三板》主编 陈润

2015年是我从事财经写作的第七个年头,在激动与失落、成就与熬苦的交替往复中,不觉间开始体会“七年之痒”。坦白说,写作是一种孤独的坚守,我所涉足的企业史范畴更考验操守与人格。每到痛苦艰难时刻,我就会翻阅百看不厌的案头书,读几段文字,自我挠抓“痒点”。

美国 威廉·曼彻斯特的《光荣与梦想》(两卷本)很厚,他精彩描述哈里·杜鲁门当选总统时的句子我倒背如流:“他三步两步冲上台阶,两只睾丸撞得叮当乱响。”财经 吴晓波的浪漫情怀和诗人气质令人着迷,他在《跌荡一百年》里写民国大商人说:“他们穿越百年风尘,身着青衫,面无表情,正砸响门环。”我也像吴晓波一样将李普曼视作偶像和标杆:“我们以由表及里、由近及远的探求为己任,我们去推敲、去归纳、去想象和推测内部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它昨天意味着什么,明天又可能意味着什么。”甚至还涌动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如时政 凌志军在《联想风云》中所说:“这不只是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历史,也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时代的历史。”

这四位先行者都是我的写作榜样,我的作品中时常可见类似风格。我就这样以无知无畏的勇气和理想主义的情怀,完成联想、美的、小米、华润(专题图册)等著名公司的企业史写作,还把视野瞄准国外,耗时三年磨出《全球商业一百年》,并雄心勃勃持续笔耕五卷本“全球商业史”系 列。

可是,即便我能写出“睾丸撞得叮当乱响”的传神情节,饱含“砸响门环”的深情,也无法做到探求、推测后的百分百还原,更难承担记录国家和时代历史的责任。而且,过去一年间碰到的几件小事,让我常有无力感,甚至自我怀疑。

2014年秋天,我受青庐读书会马翠女士邀请前往山东潍坊,给当地企业家演讲“百年商史的变与不变”,并与京广传媒的刘晓阳、香港体会的周宇两位企业家谈商论道。晚上一起喝茶闲谈,刘晓阳痛陈革命家史,经历创业所有的对错,作过商人所有的善恶,终于熬到京广在“新三板”上市的曙光。从茶舍出来,坐在他新买的路虎上,刘总问我:“那些大牌企业家的烦恼是什么?最近富豪出国盛行,南方那些老板都去了哪些国家?”我懂他的焦虑,却无法给他可复制的解答,他显然还没做好财富敲门的心理准备。

年底,现任《中国民商》执行总编辑张立栋先生约我去保定,给太行集团的魏田艳女士出出主意。经过三个多小时跋涉终于抵达,高管和员工们身着蓝色工装热烈欢迎,真把我们当作腰挂锦囊的诸葛亮。魏总刚接手家族企业,面对继续为哥哥的长城汽车做配套还是大举进军净化水,她犹豫不决,四五个小时的脑力风暴更像是对她的围攻批判。我不能说服她,她也无法从我赠送的作品中找到答案。夜色中抵达北京,车窗外下起小雪,纷纷扬扬,想起所出的主意,我很清楚,魏总需要的其实是信心,我为她出谋划策,不如引入资 本。

2015年4月初,媒体传出“华图教育借壳*ST新都转板”的消息,华图由此成为首家借壳主板上市的新三板企业,而且前后只用了半年时间。我从2011年春天开始,此后长达半年内采访调研,梳理易定宏的企业如何从一家攒稿公司发展成中国最大的公务员考试培训机构。那时候易定宏已经为上市东奔西走,曾一度联姻美国资本大鳄凯雷投资,最终牵手达晨创投,可是后来几次因政策原因搁浅上市计划,A股、纳斯达克都成梦境,新三板成为他实现从“实业家”到“投资家”过渡的最佳平台。

华图的故事让我想起深圳聚成,2008年我为其梳理企业史时,80后企业家刘松琳就雄心勃勃地谋划两年内上市,可两年后遭受创始人分裂、高管出走的动荡,尽管拿到联想投资、和君咨询的投资,仍然没有为上市铺平道路,至今仍在资本大门之外。7年过去,如果当年上市成功,今时今日聚成又是怎样的境 地?

2015年春天,新三板几乎一夜爆红,我身边好几位企业家朋友已经在兴奋焦虑中豪迈上路,摩拳擦掌又忐忑不安。这情形就像1971年美国纳斯达克问世场面的重演,没有人会怀疑新三板近2200家企业(截至2015年4月)中不会诞生世界级巨头,就像当年的微软、苹果、甲骨文、思科、戴尔一样,我如此毫不保留地满怀期待,可纳斯达克集团中国区首席代表郑华还不满意:“新三板是中国非常具有特色和创新的市场,新三板是中国真正创新出来的一个市场,全世界独一无二,将其比喻成‘中国版纳斯达克’,这是对新三板自主创新的抹 杀。”

尽管新三板已热火朝天,但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它的潜力、价值和对中国市场经济、商业进化的影响力一定会超乎我们的想象。我坚信新三板就是中国未来的纳斯达克,甚至超过纳斯达克。我决定花更多精力学习、研究、关注新三板,与占中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结伴同行,并从中发现中国未来商业力量。

2015年4月中旬,我和老朋友、资深整合营销专家刘四海吃饭闲谈,他奇思妙想,提出打造“激荡新三板”自媒体的设想,并鼓动我带着团队立即行动起来。虽然我还未想清楚该如何“激荡”,只是朦胧觉得可以用曼彻斯特的手笔、吴晓波的情怀、李普曼的思辨和凌志军的视野大胆试验,以有趣、有料、有态度的风格,写尽新三板各路大佬的创业、财富和人生故事。

4月20日,“激荡新三板”自媒体上线,按照每天至少一篇原创文章的标准,4个多月时间积累了上百篇文章,无论是执行主编还是专栏作者、产品经理,我们团队每天都为见证、参与新三板的蓬勃兴起激动振奋。关于华图教育、分豆教育、福昕软件、亚太能源等新三板明星企业的文章陆续问世,一些新三板重要活动、发布我们都跟踪采访,许多热点优秀文章被新三板媒体、财经媒体合作伙伴转载、引用。依托“激荡新三板”自媒体平台,我们成立新唐智库新三板研究中心,邀请战略、营销、商业模式、资本运作、创业、传播方面的专家作为顾问智囊,为新三板准备上市或已上市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过去的5个月之间,“激荡新三板”得到各方的积极反馈和广泛关注。

财经图书出版人、亨通堂创始人陆新之先生是最早发现“激荡新三板”价值的老朋友之一,他眼光敏锐,见解独到,亲笔写作并出版了许多优秀财经作品。2015年8月,当我的同事与他聊起将“激荡新三板”精品文章结集出版时,他毫不犹豫表示赞同,大力支持,并希望加快进度尽早出版。在此向陆新之先生以及策划编辑、责任编辑表示感谢。

将自媒体文章公开出版并非简单收集、编辑这么容易,除了标题修改、文风统一、数据确认之外,最重要的是优中选优。我们以行业领导者、明星企业家可复制借鉴为标准,从3442家企业(截至9月13日)中精选39家标杆典范和5家即将挂牌新三板的未来之星,深入企业,挖掘案例。从8月到9月将近一个月时间内,历酷暑秋寒,写作团队辗转北京、山东、河南等省市实地采访、调研新三板企业,但因时间仓促、数量众多,我们只能尽最大努力采访到足够多的企业,尽力还原真实案例,剖析内在价值。

内容驱动是公众号影响力扩大的主要原因,但共享经济、社群化的运营方式也很重要。确定图书出版计划之后,我们8月份在“激荡新三板”自媒体平台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图书众筹活动,反响强烈,影响广泛,即将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尤其踊跃,到9月20日,活动圆满成功,所形成的文字成果都将在《激荡新三板》书中集体呈现。

在这个喧嚣浮华的镀金年代,愿意扎实采访、安静写字的年轻人已经不多了。《激荡新三板》书中案例写作、企业访谈几乎都出自我们团队85后、90后的年轻人之手,再次对俞志荣、葛永慧、王丙午、曾庆山、丁克强5位作者表示感谢,也对我的创业伙伴路卫军先生的支持深表谢意。另外还有三篇文章由《渝商杂志》的谢力、王明明特约赐稿,谢谢重庆的媒体朋友。

大部分时间我只负责通盘策划,对标题、内容、文字把关,协助大家将作品精彩呈现。有时候也会忍不住,比如对熟悉的老朋友倪加元的采访《快乐格子:格子无界,快乐有形》,我是他创业路途的见证者之一,而今又要见证他挂牌新三板,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跨越一大步。《易定宏:中国公考教父》《刘红军:盛于忧患》这两篇文章在公众号、网络媒体反响强烈,我将其推荐到《企业观察家》杂志的封面栏目发表。这是一家充满人文情怀的主流财经媒体,我长期在此撰稿耕耘,以往的观察对象都是王健林、张近东、曹德旺、何享健、宋卫平等财富大佬,代表未来商业力量的新三板企业家的出现将令阅读体验丰富生动。

专业研究机构和资深观察人士的助力为《激荡新三板》增光添彩,从新三板的平台价值、未来趋势到上市流程、投资知识、股权激励、传播技巧等,本书尽可能详尽的告诉你想知道的关于新三板的一切。在此特别感谢刘四海、贾红宇、Home君、新三板TMT分析师、啃哥张驰、谢力、王明明的支持,你们的智慧和才华令人深感钦佩。

最后,特别感谢陈九霖先生、张立栋先生拨冗作序推荐。陈九霖先生从1990年就开始从事投资工作,是可以写入中国商业史的企业界风云人物。这几年陈九霖先生对我提携、帮助很多,使我受益匪浅。张立栋先生是一位谦虚、勤奋、用心的财经媒体人,在证券、金融、资本方面颇有造诣,堪称跨界纸媒、广播、电视的“三栖明星”,对我鼓励与支持良多。

在财富与成功划等号的时代,新三板企业名单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豪榜、光荣榜。这里面不只是创业成功者的盛宴与狂欢,也是财富路径与经济规律的直观表达。梳理、剖析新三板背后的故事,既能还原富豪的成长路径,更可窥探投资风向、经济走势。如果将视野拉长,微观洞察,这其实就是改革开放的精彩纪录片,正是各种喧嚣与宁静、挣扎与沉沦的镜头交替出现,中国商业故事才显得生动鲜活,这种向上、不屈的力量才激荡震撼,摄人心魄。

我依然会写商业史、企业史,走进百亿、千亿规模的顶级企业,但我更愿意和这些今日新贵、未来巨头站在一起,带着我们团队的年轻人,继续做一些有意义的尝试。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