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图书频道> 官场财经> 支付红利:小支付、大金融的互联网+时代> 第 3 章 第三方支付VS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支付撬动了谁的奶酪?
第3节 用户为王时代,有用户才有未来

当前,电商产业蓬勃发展,以支付宝钱包、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移动支付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关注,并显示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移动支付模式正逐渐取代传统的银行卡支付模式,成为新的产业热点!

◆各方竞相逐鹿,新局面尚未形成

相对于传统银行支付产业,目前的移动支付仍处在蛮荒生长阶段,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1)我国特殊的金融环境使得移动支付行业的产业链较长,业务横跨多个行业,参与的各方利益难以平衡,因此,仅有少数机构有能力推出移动支付C端产品,也使得客户规模相对较小、结构单一。并且,对大多数传统消费者来说,其移动支付习惯尚待培养。

2)目前,移动支付仍然与银行有扯不断的关系,银行的支付通道限制使得C端产品的客户体验不良。

3)独立的移动收单机构仍处于组建阶段,一线收单机构的移动支付战略也未确定,这些都造成了线下商户移动支付端建设滞后。与此同时,试点阶段形成的商户收单应用系统既不完善也不成熟,还需进一步地整合、推广和普及。

4)标准收费模式尚未成形,各方究竟以怎样的利润来分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市场验证。

5)尽管微信、支付宝已抢占先机,但目前,移动支付业务的开展只能在区域范围较小的规模上摸索运营,整体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各方依然有时间谋篇布局。另外,与移动支付业务相关的技术、运营、清算标准和流程等尚未形成体系。

◆捷足先登,商业银行占据优势地位

对于支付产业而言,“通道”和“场景”是其最为核心的两个竞争优势。

通常,“应用场景”是线上支付的竞争优势。支付宝一直是线上支付领域的老大,而中行的银联在线CHINAPAY、腾讯的财付通则没有这样的实力,这除了与淘宝、天猫的业务体系息息相关外,与其交易应用场景的差别也有直接影响。

而对于传统线下支付而言,其核心竞争优势则是“通道”。十多年来,中国银联通道由于唯一性,成为市场通道的垄断者。而2013年央行最新发布的规定,则默许了避开银联通道的线下支付行为,这使得银联不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为众多第三方支付企业提供了绝佳的发展契机。

但就目前而言,虚拟账户体系最终依然需依靠银行通道完成充值,所有开放平台都与银行通道密切相连。控制账户者控制通道,拥有广阔用户资源的传统商业银行依然在移动支付产业中占据有利地位。但在大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只有抓住机遇,顺势而上,才能在移动支付行业中谋有一席之位。尽快确定移动支付战略,才是商业银行进驻移动支付领域的当务之急。

就短期战略来看,未来3~5年,在移动支付产业中,商业银行应牢记自己“账户提供方”的定位。在这一阶段中,将关注点放在妥善安排业务、稳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加强技术研发、完善运营,以及风险控制和相关的人力资源储备等一系列基础配备上,才能为移动支付的中长期战略的实施奠定基础;中长期战略则应当着眼于沟通支付通道、发展合作伙伴、继续积累商户资源和为用户提供极致体验。

1)移动支付账户提供方

账户连接着银行与客户,是银行开展一切业务的基础。而面对移动支付的汹汹来势,银行再想牢牢掌握账户基础,除了拥抱移动支付之外别无他法。因为,银行只有与移动支付合作,才能够提供客户所需要的移动支付产品和体验,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才能进一步地凝聚客户、管理客户、让客户感动、提升客户的忠诚度。

2)开放支付通道

就银行和移动支付机构二者的关系而言,移动支付机构对银行的依赖性更大。移动支付机构的账户绑定、交易通道和清结算服务一直都是由银行提供的,这是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产业链中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不同模式的移动支付均受银行支付通道稳定性、便利性和安全性的影响,银行支付接口标准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产品的体验。

银行开放支付通道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可以积聚和协调各方资源,以形成良性金融生态体系。

★可以减弱用户更改账户的意图,增强对自有通道的控制能力,巩固银行账户固有的控制地位。

★可以便于为本行客户提供跨行支付服务,并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移动支付功能。

2012年12月6日,时任中信银行行长的朱小黄代表中信银行与中国银联签署移动支付合作协议,此举也标志着中信银行正式加入移动支付大战。

第三方银行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对其部分业务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朱小黄认为,银行未来的战略重点应该是消费金融,而消费金融是与支付结算联系在一起的,所以,移动互联时代,金融行业的主战场之一应该是手机移动支付。而通过上述合作协议的签署,中信银行不仅成为了首批与中国移动“空中发卡”项目合作的银联体系银行,而且成为了首批接入银联应用管理平台(Trusted Service Management,简称TSM)的银行。

应用管理平台是移动支付业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中发卡”功能可以将用户银行卡所携带的信息下载到其手机SIM卡,这样一来,用户的SIM卡也就自然具备了银行卡的功能,用户就可以手机刷银联的终端而完成支付。除近场支付领域之外,中信银行与银联在移动远程支付的商圈共享方面也展开了一系列合作。

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2011年全球移动支付的市场规模为2400亿美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能够达到10000亿美元。所以,移动支付的市场前景相当广阔。

与其他股份制银行相比,2012年以前,中信银行的优势领域主要为对公业务,而朱小黄任行长之后,其“大零售”的运营理念已经愈来愈清晰。任职第一个月,朱小黄便组建了中信银行网络银行部,此后又谋划了一系列网上业务,如网上财富管理、创新结算支付、网上开户、网上存贷款等,以期建立一个全新的“网络中信银行”,通过新模式发展金融业务。

前期,中信银行的布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提高物理网点的数目,二是加强虚拟空间网络银行的建设。目前,在中信银行的网上交易平台之上,对公大客户业务和对私零售业务均已经展开。中信网络银行部总经理杨晓认为:“网络化是银行的一个趋势,个人业务在网上进行的替代率可以达到70%,而公司业务预计能够达到50%。”

除网络银行之外,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中信银行未来极有可能以全新的开放式的电子商城的形式,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3)积累商户资源

银行要想建立移动收单业务,就应该积累足够的商户资源,而商户资源的不同,也就决定了其受理的环境应该是比较多样化的。所以,银行就应该针对商户所处的行业及具体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比如收购合并、合作运营、自主运营等。

★针对行业应用或大中型客户,由于一些独立的移动收单机构或收单服务机构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商户资源,所以,银行应对其提供支持,并尽可能地使它们统一商户收单界面;另外,为了防止行业垄断,银行也应该对其他能够提供移动收单服务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平台给予支持。

★针对高端客户,由于其基本已经被一线收单机构如通联支付、银联商务等所掌握,所以,银行所需做的应该是更加合理地配置资源。

★针对小微客户,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控制变动成本,所以,结合自身经营定位,银行为其提供的移动收单服务甚至可以采取免费政策。

4)聚集合作伙伴

银行的实力虽强,优势地位也十分明显,但要想立足于移动支付市场,就应该尽可能地聚集合作伙伴。因为行业内竞争的实质,是产业链的竞争,再加上支付业务均需要三年以上的培育期,所以在业务拓展的初期,银行的一己之力尤其会显得微弱。为了进行移动支付生态系统的融合,聚集更多的合作伙伴,银行应该尽可能倡导互利共赢的收费方式和利润分配模式,在合作伙伴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实现银行移动支付业务的长远发展。

在移动收单业务之外,银行也应该尽可能地发现和挖掘潜在的合作伙伴,比如,旅游服务机构如携程、二维码业务运营商如翼码、独立零售软件开发商如石基信息、智能POS终端生产商如百富等。另外,为了减轻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银行也应该寻求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

5)为用户提供极致体验

在移动支付崛起之时,已安稳多年的银行不得不反思:为什么阿里巴巴等企业会给自己的业务带来如此大的冲击?答案无外乎一个—更好的用户体验。因此,为了使自己的业务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银行应不断致力于提升用户的体验。

★商户方面:发扬综合金融优势,学习免费的商业模式,降低甚至免除小微商户的移动支付收单费用;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降低商户的使用成本,增加商户的收益。

★个人用户方面:发挥自身的优势,使用户体验到更快捷、更方便、更安全、更贴心的金融服务。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