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节 智能家居从科幻成为科普
-
在互联网逐渐渗透进人们生活各个角落的大环境之下,智能家居本质上就是一种物联化的体现,与普通的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备基本的居住功能,同时在住宅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将与家居生活相关的设施集成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可以管理家庭日常事务的管理系统,为人们营造了一个安心、舒适、便利和环保的居住环境,在智能家居系统中可以实现全方位的信息交互。
智能家居联合物联网,可以为人们打造一种高效的智能服务社区,可以保证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流通的流畅性,为人们提供一种更便利的生活方式,同时还可以帮助用户合理安排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此外,智能家居也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更安全的生活环境,甚至可以为用户节约能源,降低生活成本。智能家居与物联网的结合,将会推动智慧社区的形成。
智慧社区将是未来智能家居发展的升级点
智能家居可以说是物联网在家庭生活中应用的基础性的一环,可以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而智能家居在未来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有数据显示,智能家居产业平均每年以20%的增速在持续增长,预计到2015年年底,整个产业的产值将达到1250亿元,目前为止,智能家居产业仍然是一种新兴产业,对于想要进入这一行业的创业者来说,及早地进入市场把握市场的主动权,可以使其在未来的竞争中抢占更多优势。
智能家居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与多行业相互促进的局面,形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硬件的升级和创新。此外,高效的市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也是促进智能家居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和潜力也吸引了众多资本家的关注,他们都纷纷试水,试图在这个产业占有一席之地。
从清科研究中心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13年1月到9月的时间里,智能家居行业一共发生过41次投资事件,获得的融资额度为3.66亿美元,累计的融资额度达到了7.7亿美元。并且在这部分投资中,美国地区占了一半以上。在智能家居产业中,企业主要经营的范围包括家电智能,水、电、暖气等能耗管理,空气、水的净化设施,节能建筑的设计开发等环节。
未来,智能家居将会朝着家庭浓缩版的物联网方向发展,实现家庭内部所有家居的相互连接和通信,将整个家庭中的家居都融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统一的调配和控制。智能家居系统还将与未来即将构建形成的智慧国家智能系统、智能城市系统、智能小区系统等都实现连接。
智能家居到目前还只是能实现单个住宅的智能化,虽然能够高效地实现智能化,但是这个系统仍然存在很多缺陷,有时候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智能化,还需要智慧社区系统来作为一定的支撑。
在清科研究中心看来,传统的智慧社区应用在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联上比较差,不能真正走进人们生活,因此如何将这一应用落地,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是智能家居行业实现突破性发展亟须解决的一个难题。未来,智能家居将逐渐向智慧社区方向靠拢,并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在功能上会更加丰富,在应用的范围上也会得到极大的延伸,推动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
物联网的应用将促进智慧小区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物联网的应用可以有效弥补小区智能系统存在的缺憾,为人们的智能家居生活提供更多的支撑。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并不是为了颠覆现有的技术,而是在现有技术综合运用的基础上,创新通信模式,物联网与现有技术的融合必将会带来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提升,并促进新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物联网大致有三个层次,分别是感知层、传送层和应用层,感知层位于物联网的最下层,就相当于人身体的皮肤和五官,功能是识别物体和收集信息;传送层则相当于人体的神经系统,将感知层收集到的信息传送到大脑进行处理,这也是物联网应用在小区中的一个关键点。
那么物联网在小区的智能系统中的应用具体有哪些呢?
1.无孔不入的网络覆盖
在小区中加入物联网,并在物联网中接入各种智能化系统的前端探测器,各智能化系统将各自收集的信息数据通过智能化的专网集成传输。在小区中,网络的覆盖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A.利用光纤传输距离远和宽带的特点,主干传输主要采用的是光纤介质,末端接入可以选择光纤或者电缆;
B.按照系统的特点,在进行前端点位接入的时候可以选择直接接入,也可以选择通过网关等设备接入;
C.根据小区的特点可以构建不同的网络,比如在别墅区,虽然占地面积比较大,但是前端点位却比较少,这时就可以采用无源光纤网;
D.网络的覆盖要为将来新应用的发展腾出有效的空间。
2.数据和网络中心
将智能化系统接入物联网,并将数据各网路机房设置为数据进行交换和存储的中心节点,各智能化系统的服务器、磁盘阵列等存储设备全部放在中心机房中,中心机房的配置要达到GB50174-2008这个标准。
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小区内的各智能化系统的服务器和数据库仍然要进行单独设置,然后利用云计算等智能计算技术对系统收集的庞大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智能化。
3.智能身份卡
为了保证小区的安全性,可以在小区出入口设置远距离读卡器,并给业主配备相应的RFID卡,小区外的闲杂人员就很难进入小区。
RFID卡实质上就是身份识别卡,可以对小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定位和管理,让居民生活在更具安全性的环境中。RFID卡具体的功能包括:
A.进行身份识别;
B.获知业主的照片、汽车的照片以及业主的车牌号;
C.可以记录业主出入的时间;
D.可以加载显示业主的住址,具体到哪一栋楼、哪一单元、哪个楼层以及具体的房间号;
E.还可以通过RFID卡了解业主的有关水电气和物业管理费的缴纳情况;
F.其他与业主有关的信息。
业主在进入小区以及具体的楼宇时不需要出示相应的证件或者刷卡进入,小区的智能化系统可以自动读取业主的身份卡信息,如果确认无误,则会将门打开,这样既保证了安全性,又可以省去一部分人力成本。对于进入小区的车辆,系统也会自动进行身份卡的识别,如果能够与系统中录入的信息相匹配,则道闸就会自动放行。
小区内的保安通过身份卡可以对具体的巡逻情况进行记录,然后通过物联网将数据信息传送到数据中心的数据库,管理者就可以根据发来的数据与预设的数据进行比对,从而了解保安的工作状况和负责任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小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4.公共区域的监控
在小区的各个角落会安装有环境监测器,环境监测器将在小区中收集的有关温度噪音等环境信息通过物联网传送至数据中心的数据库,并将这些信息数据同时公布在小区的信息发布平台上,让居民随时掌握小区的情况,同时也可以绕过管理者及时对小区发生的状况进行处理。
同时小区的风机、水泵、配电等机电设备也可以通过控制器接入物联网,并通过预编程的方式对这些设备进行控制,将控制数据传到数据中心的数据库进行分析,然后监控中心会根据数据进行人机交互操作,以实现对设备的有效控制和管理。
此外,在小区的公共区域中,也有专门安全监测的前端探测器,比如摄像机、双鉴探测器等,将这些设备接入物联网,这些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会将收集的数据传送至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和磁盘阵列,并在监控中心进行人机交互的操作。
摄像机实时码流的数据量比较庞大,需要应用视频分析技术对庞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对存在的异常状况实行自动处理和存储,降低存储空间的压力。同时也可以触发各种探测器的预编程,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为居民带来时时刻刻的保护。
5.户内监视
业主中也可以安装相应的探测器,将这些探测器通过智能家居系统接入物联网,系统就可以随时掌握室内的温度、湿度、天然气的浓度等状况,如果发现异常,系统就会自动开启报警装置,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小区安全事故的发生。业主还可以通过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对家居设备进行远程监控。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