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学钢琴
时间:2010-08-20 01:01
来源:《读者》(原创版)供稿
作者:谢一泓
点击:次
陈丹青在他的《退步集》中写道:假如一定要问为什么要学油画,我只能说,我不知道。在他有名的《洛克协奏曲》中,可以看到他对巴洛克时代的完美诠释,但是看不出他在30岁离开中国之前除了现实意义上的绘画技术外还得到了什么。 我不是钢琴大师,但是很想问一
陈丹青在他的《退步集》中写道:“假如一定要问为什么要学油画,我只能说,我不知道。”在他有名的《洛克协奏曲》中,可以看到他对巴洛克时代的完美诠释,但是看不出他在30岁离开中国之前除了现实意义上的绘画技术外还得到了什么。
我不是钢琴大师,但是很想问一句:“我们,为什么要学钢琴?”钢琴热潮在我们出生的上世纪90年代时已经是非比寻常,到了现在,非但没有消退,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假如有人有兴趣统计一下城市人口的钢琴拥有率,其增长速度恐怕不亚于私家车;在街上,走几步就有一个琴行;一个3岁以上孩子的家长,总会面临这样的提问:你的孩子学琴没有?天哪,还没有学啊!那打算多大让他学呢……
一对一的基础钢琴课的价格飙升到每45分钟200元,实在让我后悔,为什么当初不好好练琴当个钢琴老师呢?学费如此昂贵,但是家长们宁可自己节省些,也要把孩子送到钢琴老师那里,“让他们感受一下音乐”。这样的情形,让人不由得联想到拥有歌德的魏玛公国的文学气氛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俄国人对法语的热情。我们所处城市的音乐氛围果真是这样的浓厚吗?上个月伦敦交响乐团在杭州的一次要求正装出席的严肃音乐会上的过分静寂就足以说明一切。我们周围根本没有那些可敬的买不起面包也要攒钱去听一场音乐会的俄国青年。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钢琴教学只是教纯粹的钢琴演奏(“演奏”这两个字都有点勉强,还是“弹奏”确切些)。也就是说,一个能够完美地弹奏肖邦的乐曲的学生,无论他弹得多么流畅准确,踏板和强弱的配合是多么到位,他都有可能连肖邦是波兰人都不知道!钢琴老师是不会告诉你肖邦属于什么时期、是以什么而闻名的,他的基本创作是怎样,他的风格又得之何处。但是,请不要怪老师,那么高的学费,谁敢“浪费时间”讲解乐曲的背景和感情?
我们对西方音乐的了解,是如此肤浅,甚至根本称不上了解!但是,我们对于中国音乐的了解呢?更是少之又少。多么悲哀啊,在西汉时代就出现多声部的中国传统音乐,到现在,即便是生长在中国的我们,又欣赏了多少呢?一个外教曾经问我:“我来中国是为了寻找传统的中国音乐的,我深深地感动于《牧童短笛》,期盼能听到中国的笛声,但真正来到这里以后,我发现我的愿望是不切实际的。我班上的一半学生或多或少都会点西方乐器,会小提琴和钢琴的看起来非常普遍,但没有人学那不可思议的两根弦的提琴(二胡),中国钢琴(我认为他指的是古琴)。对于古筝,学生都表示竖琴更让他们喜爱。琴行里最醒目的位置放着钢琴,再就是一把把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传统吉他和奇形怪状的电吉他,还有一些廉价的管乐器。最后我看到一架古筝!我用手指轻轻抚过,听到一串多么完美的声音!后来在一条传统的中国式的街上,我看到了葫芦丝和竹笛,还有笙。当我恳求那些卖乐器的人演奏一下的时候,他们只是吹出了几个空洞的音,就笑嘻嘻地把乐器塞到我的手里,想让我买下它们。我买下了这些传统的中国乐器,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中国音乐’。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在音乐课上学的是口琴和竖笛而不是竹笛?”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旅法画家邀请一位久负盛名的大师看一眼他的画,但是被拒绝了。那位大师说:“你19岁来法国,只在中国待了19年,你是不可能领略中国文化的;你现在35岁,在法国也只待了16年,不可能得到法国文化的精髓。没有文化的画,还有什么必要看呢?”
文化的交融具有积极意义,但却常常导致如此尴尬的现象。为什么要学钢琴?异域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但是其冲击之强和接受之浅让人对民族的文化自尊和文化层次产生怀疑。
本文作者谢一泓为17岁的高三学生。关于青春,关于生活,你可想说些什么?欢迎广大学生朋友和学生社团踊跃投稿!
|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