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嵘:都装聋作哑怎么行

时间:2011-03-13 01:21 来源:半壁江 网 作者:《读者》(原创版)供稿 点击:
有一个人,在网络进入微博时代时,以微博为平台,坚持为底层发声,成为底层人物的话筒他就是学者于建嵘。当很多知识分子普遍失语或惯于发出正面声音时,他的大声疾呼与常有的振聋发聩之语,重新给了很多人信心与希望。 一幅画 有这样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

  有一个人,在网络进入微博时代时,以微博为平台,坚持为底层发声,成为底层人物的话筒——他就是学者于建嵘。当很多知识分子普遍失语或惯于发出正面声音时,他的大声疾呼与常有的振聋发聩之语,重新给了很多人信心与希望。

  一幅画

  有这样一幅令人触目惊心的画。画面上是一位老人,头戴一顶白色的帽子,帽子正面是一个大大的黑色的“冤”字。老人的面容是历尽磨难的愁苦,是无力反抗的悲哀。

  于建嵘说,这幅画的原型是湖北的一位农村老太太,上访者。这幅画具有千钧之力,冲击过很多人的心灵。在近十多年轰轰烈烈、红红火火的城市化浪潮中,白色帽子上的一个“冤”字,刻画出了现实生态的另一面。

  这幅画挂在于建嵘位于北京通州的家里,有许多款式,摆在好几个房间。大者一米见方,小者不过二三十厘米高。“怎么样,画得不错吧?”于建嵘很自得。他是画的作者。这幅画被作为背景,与很多人合过影。对于这些上访者,于建嵘成为承载他们希望的唯一稻草。

  于建嵘将这些照片陆陆续续地发到自己的微博上,起了一个统一的标题,叫“我的兄弟姐妹”。一度,于建嵘还将这幅画作为自己的微博头像。从这些行为上,不需过脑辨别,就会知道作为学者的他站在了哪一边。

  心理学家分析一个人成年后的所作所为,常常要从其幼年时的经历上探究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于建嵘今日为底层人说话,与其幼年遭遇恐怕不无关系。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于建嵘的父亲十几岁就成了流浪的孤儿,与人打架后逃进山里,碰到了湘南游击队,从此开始了吃粮当兵的军旅生涯。

  新中国成立后,他父亲当了个小干部,“文革”期间,厄运来临,他父亲被闲置,母亲带着他和姐姐被下放回农村。村人不希望他们留下,在冬天偷走了他们家的棉被,母亲无奈,带着两个孩子流落到县城,成了“黑户”,没有布票、没有粮票、没有工作、没有住的地方,一无所有。

  “有很长一段时间,母亲去粮站免费帮忙打扫卫生,就是为了在扫地时搜集米袋里漏出来的米粒。”于建嵘回忆说。

  后来,于建嵘考上了大学,并短暂以律师为业,在上世纪90年代初,挣到了万贯家财。

  然而,早年动荡不安的记忆,注定要影响他的一生,会让他迟早思考此生此世到底应该做什么。这促使他后来进入学术界。

  在一条微博中,于建嵘写道:“当‘文革’结束后,我考上大学离开家乡时,我曾经发过誓,我这一生的目标就是:一、搞清楚是什么人为何要把一个黄皮肤的孩子变成“黑人”;二、要想尽一切办法使我们的后代再不这样被人变成“黑人”。我为此奋斗了近30年。”

  旁观者

2010109日,于建嵘开通了微博。虽然初期大量发微博,已经认识到了微博的威力,但于建嵘在微博上的影响力,仍然要用“不温不火”来形容。第一次让他引起广泛关注的是“宜宾事件”。

20101024日,于建嵘发了一条关于宜宾某地粗暴对待上访者的微博,对当地政府事前事后的所作所为提出强烈质疑。

  之前,于建嵘在微博上公布的照片和录像反映的情况是,一批手无寸铁的上访者,遭到劈头盖脸的殴打。有网友统计,在这条微博发出的一个多小时里,评论达到1514条,被转发2413次。通过于建嵘微博上的线索,多家媒体报道了宜宾粗暴对待上访者的新闻。在上海浦东干部学院讲课时,于建嵘还将“宜宾事件”作为素材,融进讲义里。一位听课者说:“刚听了于老师的课,我老家在四川,为家乡有人如此对待老百姓感到愤怒。”

  “色色猴”是一家影视类网站的中层,于建嵘的微博打动了他。

  随着更多的接触,为老百姓说话的于建嵘给了“色色猴”很深的印象。自此之后,在他的双休日中,自愿“捐出”一天,为于建嵘帮些小忙,收集上访者递上的材料,做些简单的登记工作。

  著名时评 熊培云说:“有学生和我说了句‘老师,这么多媒体关注于建嵘,也不好吧’,我说,不是关注于建嵘的媒体太多了,而是像于建嵘这样的学者太少了。本来一个阶层要做的事情,却只有一两个人勉力维持,而且做成了近乎悲怆的明星,才是当下中国最需要改变的。”熊培云一语道破了“色色猴”和很多网友、媒体人士被于建嵘打动的深层原因。于建嵘自己也说:“都不说话,都装聋作哑,那怎么行?”

  《读者·原创版》:你的微博有近二十万“粉丝”,每条微博的转发和评论非常多,会经常回复吗?

  于建嵘:有时间就会回复。因为现在可以用手机回复,在等车的时候、堵车的时候,会发微博跟网友交流。我现在发现,微博里很多人都特别有水平,可以互相学习,比开学术讨论会好(笑)。因为开学术讨论会,我们那些人都认识,所以他不讲我们都知道他要说什么。微博里面的人你根本不知道他想说什么,有时候像开会一样,有一个议题,大家一起讨论。我认为很好。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微博就是天天骂,微博里面有很多非常理性、有水平的人。

  《读者·原创版》:怎么想起来上微博的呢?

  于建嵘:新浪公司一位搞微博客户服务的人找到我,他是北大毕业的学生,原来我在那边做演讲时认识的我。他跟我说:“于老师,开个微博吧。”我说,没有时间呀。他说,可以用手机上。他跟我开玩笑说,你开个微博,我们老板会奖励我的。后来他们老板真给他奖励了5000块钱(笑)。

  《读者·原创版》:你这是助人为乐。

  于建嵘:(笑)微博给了我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现在想说什么话,对微博说就可以了,你们媒体可以跟着去写。原来有什么事情,我需要去找媒体,现在发在微博上,媒体自己就会跟进。微博就像是一个新闻中心。

  《读者·原创版》:让你变“被动”为“主动”。

  于建嵘:以前有事情,我找记者,他可能不方便发稿。现在我发到微博上,会发现很多人关心这件事情。而且我还发现,原来我讲一个事情,《读者·原创版》登了,《南方周末》并不一定登,现在微博不一样了,我讲完以后,所有的媒体都可以去关注,容易引起更多的社会各界的人士来关心。微博改变了交流的方式,就像我前面说的,它像是一个新闻中心。微博还有一个好处,它能够引起对一些事情的讨论。

  《读者·原创版》:你认为,微博会对整个社会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于建嵘:微博可以形成议题。我把一个问题讲出来,大家一讨论,就形成了一个公共话题。不单是微博,现代科技使信息交流的手段改变了,社会动员和组织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读者·原创版》:你经常给各级官员们讲课,效果怎么样?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匿名?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成就人一生的修身好习惯:修身养性

    作者:吴伟丽

    一盎司自己的智慧抵得上一吨别人的智慧,但是没有人给我们智慧,我们必须自己找到它。…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