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叛逆”的美丽,“叛逆”的快乐——专访洪晃

时间:2010-07-05 23:27来源:《读者》(原创版)供稿 作者:一盈 点击:
你们总说我叛逆,我真不明白。她略有些无辜地说。 她便是被人称为叛逆的洪晃。说这话时,她正坐在办公室的小沙发里。说是办公室,其实不过是用铁架搭建在半空中的一个半开放式格子。下面是废弃的厂房,高大裸露的钢结构、粗糙的墙体、老式篮球架。还有,一本

  “你们总说我叛逆,我真不明白。”她略有些无辜地说。
  她便是被人称为“叛逆”的洪晃。说这话时,她正坐在办公室的小沙发里。说是办公室,其实不过是用铁架搭建在半空中的一个半开放式格子。下面是废弃的厂房,高大裸露的钢结构、粗糙的墙体、老式篮球架。还有,一本又一本鲜亮前卫的时尚杂志,从这里奔向四面八方。
  这是一个典型的“LOFT”(阁楼),位于素有中国先锋艺术领地之称的北京798工厂。此时还不到早晨八点半,但洪晃已经早早出现。一袭灰色中式长褂、简单清爽的短发、五彩的平底鞋子、大红色边框眼镜……叛逆与传统、庄重与诙谐、沉稳与灵动这些矛盾的元素在她身上体现得却很和谐。
  爷爷是著名学者章士钊、母亲是著名外交家章含之、养父是上世纪70年代如雷贯耳的外交部长乔冠华、前夫是著名导演陈凯歌。所以人们说,洪晃想不出名都不行。

   《读者》(原创版):你觉得自己目前的名气与家庭背景有多大的关系?
  洪晃:如果说我的名气与家庭背景没有任何关系,那我肯定不诚实。我的婚姻、身世的确容易引来眼球。但是,一个人在吸引到眼球后,如何能长久锁定这些眼球,这就不能简单地靠“背景”了。有时,父母的名气会让孩子变得特别不自信,甚至会迷失自己。这是一条很难走的钢丝绳,一方面它是压力,另一方面它又是动力。我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在走这个钢丝绳。不过还好,我做到了我自己,并没有湮没在父母的光环中。

  《读者》(原创版):你曾经说过一句话:“我这一辈子的信念便是走出一条自己的路,不靠家庭吃饭。”你是否一直在坚持这个信念?
  洪晃:这句话有些“物极必反”了。我有逆反心理,当觉得一件事情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得到时,偏要选择一种艰难的方式。其实,这个信念很幼稚,很理想主义。说白了,挺傻的,因为白白浪费掉许多令普通人梦寐以求的便利条件。比如我刚办这份杂志时,许多人都冲我瞪眼睛,问我为何不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做房地产、开公司?我也承认自己这么做有点苦、有点累、有点傻,但我非常喜欢自己目前的生活。“性格决定命运”,我认命,可能我天生就是劳碌命吧。当然我不觉得自己崇高,更不建议别人像我这样生活。

  在许多人看来,洪晃是另类的、叛逆的。而她自己也说自己是“非正常生活”。但她喜欢正话反说,正是这种俏皮幽默为猎奇者提供了太多八卦素材。

  《读者》(原创版):你的书名叫《我的非正常生活》,你的生活真的“非正常”吗?
  洪晃:我的生活非常正常,很有规律。我每天七点起床,早早来到办公室,实属朝九晚五那一族。长假时间,我一般都会与家人呆在一起。我是女儿、妻子,现在还做了母亲。我刚刚领养了一个女儿,马上就一岁了,活泼可爱。工作之余,我会用很多时间照顾女儿。
  ……

  《读者》(原创版):这个事情似乎没怎么听媒体说过。
  洪晃:是的。中国一些娱乐媒体偏向于报道耸人听闻的、八卦的、离奇的花边新闻,喜欢渲染、夸大、主观。他们只关注我的前夫、八卦、性观念,甚至会故意诱惑我说出一些过激言论,然后添油加醋地公之于众。就是因为太多不切实际的报道,我的形象已经被媒体定格为“叛逆”、“离经叛道”,其实那根本就不是真实的我。对于我真实的一面、正常的生活方式,他们觉得无法吸引眼球,不感兴趣,也就不予关注。对于这点,我非常无奈。
  
   《读者》(原创版):当你看到种种失真的报道,当你的形象被不负责任地扭曲时,你难道不愤怒吗?
  洪晃:开始的时候的确愤怒。但幸运的是我有自己的话语权,可以在自己的博客、书、杂志上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不是一个记仇的人,当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后,感觉就会好很多。相信看了我的博客和书的人,不会被那些不负责任的报道所迷惑。

  《读者》(原创版):你目前也在从事传媒业,对于娱乐界的八卦,你有没有切身的感受?
  洪晃:娱乐是有底线的。对于某些媒体无休止的八卦和无聊倾向,我觉得非常可怕。因为当一个国家的媒体丧失尊严的时候,它将败坏整个民族。但我还是乐观的,我认为一直以来,人们听到冠冕堂皇的高调太多了,所以一旦八卦诞生,它必然会吸引很多公众的眼球。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维会逐渐冷静成熟,也会更加需要一些客观、高质量的报道,娱乐也会更加多元化,会更加成熟、客观。

  她喜欢别人叫她“晃”;她的博客叫“洪晃找乐”;她的杂志从《ILOOK世界都市》到《乐·北京》、《乐·上海》、《乐·英文》。毫无疑问,“乐”是她生活中的关键词。

  《读者》(原创版):“乐”,是一个很大的字眼。“乐”,是需要找的吗?
  洪晃:“乐”,绝对是需要找的。英语里有一个单词:“bored”,指烦了,没意思了。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人们说,“没意思”。记得我在纽约上班时,一个周末,我突然感觉很烦,于是便对一个德国同事抱怨:“真他妈的没意思。”结果那个同事非常郑重地告诉我:“我奶奶说过,只有笨人才会觉得生活没意思,因为你不会找乐。”这句话对我来说非常重要。的确,生活这么丰富,你自己如果不去寻找乐趣,而是天天责怪、抱怨生活,那只能说明你自己的无能。一个叫着“没意思”的人,他自己本人肯定是没意思的,因为他不懂找乐,看不到生活中的乐趣。

  《读者》(原创版):可能就是因为你这种“找乐”的生活态度,所以有人送给你“名门痞女”、“京城作女”的称谓,你觉得这种称谓是褒是贬,你喜欢别人如何称呼你?
  洪晃:大部分是贬吧。我不喜欢给人“挂牌”,因为人是复杂的、立体的,很难用一个“牌子”或者“称谓”准确形容一个人。还有,中国媒体特别喜欢给人下定义,这点很不好。“著名媒体人”、“痞女”、“作女”……这些都不能代表我。我喜欢别人叫我“晃”。简单、直接。

  《读者》(原创版):中国人的生活态度一直是庄重甚至略严肃的,你的“乐”字是否适合中国人的生活哲学?
  洪晃:中国人不应该是沉重的。只是中国人的伪装太厚重、太要面子了,而且这种伪装已经严重影响了国民素质。我认为,“乐”是中国最必需的。如果我们都有一种“乐”的心态,知道寻找生活中的乐趣的话,我们的心态就会平和许多,也会更加善意地对待别人。

  不可否认,洪晃是目前中国文化领域里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谁也说不清她是如何成名的,总之,她一路吸引着公众的眼球,当然,也引来拍砖无数。

  《读者》(原创版):别人之所以称你“痞女”,或许出于你一些过于偏激的言论。比如你说“男人分两截”,再比如你的某些话竟然引起一个“男色消费时代”的争议。
  洪晃:(大笑)对我来说,这其实是一个好玩的事。我喜欢玩弄语言和文字,但不喜欢板着面孔、高高在上地说教。我希望所有看了我的文字的人,都能笑出声,认为作者真能“瞎白唬”。所以,我用俏皮话把两个本没有关联的事情联系到一起,(哈哈大笑)这是我的专长啊。就像郭德纲的相声一样,把对社会非常严肃的评论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是一种本事呢!

  《读者》(原创版):但是你的某些言论的确大胆,而且经常一语激起千层浪。
  洪晃:我觉得,很多中国人口是心非地活着,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一旦你说出真话,你就成了“不正常”。实际上,虚假地说话、生活,太扭曲,也太累了。我从没想到,在中国,一个人说点真话,竟然能引起那么大的反应。如果把我说的很多话放在国外,不会有任何人关注,别人甚至会嘲笑:“这点常识还用你说?”

  《读者》(原创版):你送给韩寒等一些“80后” 一个“拗造型”的概念,也引发了网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口水仗。
  洪晃:我觉得韩寒是文人的一个特例。他玩赛车、玩音乐,忙个不亦乐乎。我想起海明威,他斗牛、找女人,也被当时的文人贬为“不正经”,但谁也无法否认韩寒和海明威对整个时代的影响。可另一方面,“80后”某些 的明星做派,靠拥有众多的“粉丝”便能“K”掉一个网站的现象,也非常可怕。尽管很多事不一定是他本人发动的,但也是一种文化流氓现象,有点类似“文革”时代。其实我的观点是很中性的,但读者的反应却非常奇怪,大部分人都没有读文章,没有独立思考、判断,便盲目地干仗、对骂了。这件事只能说明我们的思维状况出了问题,我们太缺乏思考与独立精神了。

  这是一个“恶搞”的时代。从陈凯歌的《无极》开始,“恶搞”便成为最“IN”的字眼,瞬间便席卷中国各个领域,令众多名人在劫难逃。

  《读者》(原创版):从《无极》开始,恶搞之风愈演愈烈,你如何看待当前社会中的恶搞?
  洪晃:我不明白中国一些导演为什么对社会舆论如此在意。其实,那些导演也是从有争议的时代走过来的。比如《黄土地》,当时社会舆论也批评他们在恶搞中国农民。然而,一旦他们成为权威,便要打压不同的声音。这是中国的婆媳关系在艺术舞台上的反应。一旦导演或者艺术家从媳妇熬成婆婆,便试图控制所有舆论。中国之所以被人称为“世界工厂”,就是因为我们只有廉价劳动力,没有创造力,这太令人惆怅了。我们为什么不能从“世界工厂”变为“世界的创意源泉”呢?就是因为我们的接受能力、态度太差了。很多新东西一旦产生,我们第一个反应便是“掐死它”!

  《读者》(原创版):所以你就写了一篇文章《前夫与馒头》,讽刺陈凯歌?
  洪晃:那件事是我不厚道,后来冯小刚也批评我不厚道。但我当时只是从一个创新角度来谈,觉得打击新生事物有些可惜。我不了解为何我们一旦有权有名了,便无论如何也无法接受别人的批评。我也听到许多人在骂我,甚至画漫画丑化我,但我不太在乎。因为如果所有人都赞扬我的话,那只能证明我是最虚伪的。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应该有一种自我嘲讽的心态。

  10月18日晚,在那场盛大的“2006中国十大魅力女人”颁奖典礼上,洪晃穿过如云的美女,高高捧起一个奖项——“叛逆之美”。
  看着电视,我“扑哧”一声笑了。因为我相信,可能一会儿在回家的路上,洪晃又会习惯性地摸着耳朵,一头雾水:“我怎么会得这样一个奖?”
  洪晃是叛逆的。关于这点,“叛逆之美”便是铁证。但叛逆的洪晃却始终不明白自己叛逆在何处。“难道就因为说了几句真话吗?”她常常这样问别人。
  我无法回答。但不管怎样,能把曾经令人侧目的两个字上升到“美”的高度,这是洪晃的本事,更是时代的进步与宽容。“橫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美,原本就是如此多姿多彩。
 
 

顶一下
(4)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精品图书在线阅读

说话要懂的22个分寸:懂得说话分寸的法门

作者:华良庭

好口才不仅仅来自勤学苦练,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说话分寸的法门,让你 在任何场合都能说得得体、说得到位、说得聪明、说…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热点内容